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传染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手足口病,其诱发因素与多种肠道病毒共同作用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该疾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主要临床症状以手、足及口腔出现皮疹或疱疹、发热为主。由于该疾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加强该疾病的进一步认知。本次研究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现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对其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耳鼻喉科患有鼻窦炎患者1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闭眼类型分为观察组(真菌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对照组每组6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病程、头痛、斑钙化、涕血、鼻腔侧面病变是导致患者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观察组鼻塞、流涕、脓性引流物、下鼻甲肿大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涕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鼻鼻窦炎在上颌窦发生钙化斑均显著高于蝶窦患者。钙化斑在上颌窦的发生率与在蝶窦及颌窦的发生部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临床特征明显且CT诊断特异性强,可作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 标签: 真菌性鼻鼻窦炎 临床特征 慢性鼻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与20例正常人群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80例多发性患者分为研究组,20例正常人分为对照组,将所有患者与正常人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血细胞参数进行测量,将所有的测量数据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测量值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成负相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数(PLT)成正相关。结论对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的伤情状况,对患者的预后能够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患者的病发早期能够做出相应的治疗指导,从而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凝血与纤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住院1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伴有抑郁症的患者在住院2周、4周和10周时再次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抑郁症组(43例)和非抑郁症组(24例)。应用自动思维问卷(AT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患者ATQ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症组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发生的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MMSE(简易将神状态检查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病灶数目、消极应对。结论消极性自动思维在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自动思维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包括病灶数目、ADL、消极应对、MMSE和社会支持,这些因素可预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自动思维 影响因素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已有的医学技术提供对症治疗。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三组进行研究,按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分为①23例<18岁的少年组;②113例18~64岁的成人组;③82例>64岁的老年组。回顾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各不相同,给予对症治疗后,老年组、成人组以及少年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例(50.00%)、79例(69.91%)、10例(43.48%)。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医学技术和治疗措施给予对症治疗。对于少儿患者而言,则需要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成年患者而言,则需要针对临床症状和特点,确保充足的休息,进而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则需要结合患者其他的基础疾病,降低血液粘稠度,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年龄段 突发性耳聋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与MRI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颈椎病中的特征,以进一步探讨两者在临床中运用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与CT、MRI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扫描对于颈椎椎管出现狭窄、脊柱后纵韧带出现骨化以及椎小关节出现异常增生或硬化的图像显示明显优于MRI检查;在显示颈部椎间盘突出情况时,MRI检查较CT扫描更加敏锐。结论颈椎病病变的CT检查诊断与MRI检查诊断均具有非常好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对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有利于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分型诊断,从而有利于颈椎病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

  • 标签: MRI检查 CT扫描 颈椎病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 胃胃肠道 不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进行总结,探讨其预后。方法:对我院 20 14 年收治的 120 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研究组);并选取同期5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对全部入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及预后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组间患者的病理特征与预后情况等。结果通过对全部入选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分析显示,将组间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表现特征分析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对组间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生存率等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低,而其病理恶性程度通常比较高,预后情况往往也比较差。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与转归,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IPFI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04例IPF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其确诊时的中医证候,并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PFI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中医症状表现为咳嗽,痰色白,痰液黏稠或呈拉丝状,咯痰不易,喘息,胸闷,咽干,口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呆,寐差,便秘,小便短赤等。舌象以舌红,舌苔黄腻、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数为主。(3)IPFI的证候分布以痰热壅肺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4)IPFI的转归与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热陷心包证的预后最差。结论IPFI具有其独特的证候学特征,其转归与确诊时的中医证型相关;在病原学证据尚不足阶段通过详辨其证候特征,综合施治IPFI,有望提高疗效。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 证候 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血糖值、血压值和左心功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bAlC与LVMI和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3、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2、-0.614,均〈0.05);NT-proBNP与LVMI和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r=0.695、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4、-0.688,均〈0.05);空腹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457、0.741、0.623,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372、-0.482,均〈0.05);餐后2h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508、0.809、0.70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433、-0.405,均〈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发现NT-proBNP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NT-proBNP具有较高相关性,且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望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筛查,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糖化血红蛋白 N端前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学生结核病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哈尔滨市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学生结核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2011-2015年全市学生结核病患者报告登记17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93/10万;发病率从2012年的26.55/10万,下降到2015年20.64/10万,不同年度间学生人群发病率差异显著(χ2=17.598,p<0.05);每年的3~5月和9月为报告发病高峰期;学生结核病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42∶1;15-24岁年龄学生结核病报告发病数最多,占报告总数的82.61%。结论哈尔滨市学生结核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但存在疫情高发月份和高发年龄,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特征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2015-2016年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为之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流感监测 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病例,通过 PCR检测核酸为第一步,第二步采取 MDCK 细胞对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第三步对分离的流感病毒进行培养,统计流感病人的年龄信息、性别信息以及流感毒株型别,并进行比较。结果:南京市 2015-2016年收集流感病人信息 6852份。其中 2015年流感阳性率为 12.48%, 2016年阳性率为 16.82%,比较, p<0.05,2016年阳性检出率高于 2015年,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 2015年和 2016年南京市流感发病情况,一年内不同季节的优势菌不同,但流感高发与夏季、秋季和冬季,故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流感的发生。

  • 标签: 流感 流行特征 流行病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收治的255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月、10~12月两个时间段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儿童、青少年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危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民、学生等职业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应继续提高流行性感冒监测力度,大力宣传相关预防控制知识,并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降低疾病发病率。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vaginitis,AV))的临床情况和微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的36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临床诊断及阴道微生态检测情况。结果本组3613例患者中,检出AV患者112例,占比3.1%,包括单纯性AV有27例(24.1%),AV混合感染85例(75.9%),其中,AV+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50例(44.6%),AV+滴虫阴道炎(TV)30例(26.8%),AV+细菌性阴道病(BV)3例(2.7%),AV+TV、VVC有2例(1.8%)。AV患者的阴道乳杆菌功能均存在异常,伴炎性反应,以优势菌群居多,占到84.8%。结论AV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阴道病症,易合并其他感染;微生态表现为需氧菌增多,乳杆菌功能异常伴炎性反应,在临床诊断中应加强阴道微生态评价。

  • 标签: 需氧菌阴道炎 临床诊断 微生态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儿接种疫苗后死亡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的特征。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省疑似预防接送异常反应检测系统报告的数据及死亡病例,分析病发人群、季节分布及临床诊断,分析评估死亡个案接受疫苗的安全性及死亡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生预防接种后死亡婴儿25例,接受疫苗共35剂次,其中在预防接种后12h死亡41.89%,偶合症22例,接种异常反应1例,不明原因死亡2例。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AEFI报告发生率与死亡率报告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致婴儿预防接种后死亡的最主要类型为偶合症,婴儿死亡发生的风险与预防接种无显著相关性,明确死因的重要因素为尸体解剖和个案调查。

  • 标签: 婴儿 接种疫苗 死亡 疑似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特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7例(肝炎后肝硬化组)及同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2例(酒精性肝硬化组),对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男性均占多数,酒精性肝硬化组男性比例(91.46%)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64.23%),女性比例(8.54%)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3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8.9±6.4)岁较酒精性肝硬化组(51.7±4.3)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6.8±2.5)年比(5.9±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肝掌(24.09%)、蜘蛛痣(28.47%)、男性乳房发育(1.46%)及肝大(6.57%)的发生率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70.73%、80.49%、9.76%、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脾大(59.85%比62.20%)、黄疸(13.87%比13.41%)和腹水(80.29%比76.83%)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肝炎后肝硬化组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G及TBIL比较(0.81±0.10)比(0.86±0.22)、(47.3±25.6)μmol/L比(49.4±27.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8.03%、29.20%)均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37.23%比43.90%)及肝性脑病(20.44%比26.83%)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炎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