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门诊2010年至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在前列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药(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良好,符合指南的用药要求。

  • 标签: 抗高血压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H1抗组胺药(H1antihistamines,以下简称抗组胺药)逐渐成为变应性鼻炎(AR)治疗一线用药,在AR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第2代抗组胺药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1次,d用量、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AR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指南2010修订版强烈推荐使用口服第2代或新型抗组胺药治疗AR,可有效缓解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对鼻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组胺H1拮抗剂 糖皮质激素类 受体 白三烯
  • 简介:摘要抗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抗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在临床的治疗当中,药品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常用物品,对病患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所使用的治疗药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而药物的制作形式也随着治疗的需求而呈现出多样化。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是常用的一种制药工艺,通过将药物制作成固体颗粒通过水冲服的方式让病患服用,能够更好的对病患进行用药,并提高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保存的时间。本文对药物口服固体制剂制粒工艺风险的分析,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制药服务。

  • 标签: 药物口服固体制剂 制粒工艺 风险
  • 简介: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它有许多不足。氯吡格雷口服后需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生物转化,转化率不一致,受伴随疾病治疗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变异性制约,血小板抑制作用差异大,不同的患者对其反应性差异较大,药物转化率低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
  • 简介:摘要Ⅱ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或者遗传引起的内源性疾病,因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及难于根治而成为摆在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已经乏力几十年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安全的单独治疗药物的出现。现有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大致可以分为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氯茴苯酸类药物,DPP-4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关注。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这六种药物的优缺点,讨论几种治疗Ⅱ型糖尿病新型药物的趋势。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敏感药物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DPP-4抑制剂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上升与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糖尿病从少见病逐渐变成如今的多发病,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发展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疾病之一。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而口服降糖药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尽管2型糖尿病现在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的干预糖尿病成了当今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

  • 标签: 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口服抗过敏药物的应用状况,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过敏药物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高效、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的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是我院当前口服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用量合理,经济性较好。结论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首选药物,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新的抗过敏药物,对传统剂型进行改良是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抗过敏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DDC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出血风险因素,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回顾性分析多个临床研究和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我们发现主要出血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抗凝药物类型、合并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以及使用其他药物的情况。年龄大于75岁的患者、使用华法令(华法林)的患者、合并多种疾病、肝肾功能受损以及与抗凝药物互相作用的其他药物使用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我们还发现,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临床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是降低不必要出血的关键。最后,本研究强调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共同决策,以权衡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房颤 口服抗凝药物 出血风险 年龄 华法令 国际标准化比率 共同决策
  • 简介:口服从咽部经过食管进入胃中,药片或胶囊可能嵌顿在食管狭窄处。当药物被溶解后,在局部形成高浓度蓄积,就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长时间反复刺激,就容易引起食管炎症,甚至形成糜烂、溃疡,导致药物,性食管炎。老年人慢病多,服药次数也多,

  • 标签: 药物性食管炎 服药方法 老人 口服药物 食管狭窄 食管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抗高血压药物服药时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血压未控制着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时间治疗学的指导下实施血压监测、服药行为及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只做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并在干预后第三个月末对两组进行血压测定。结果经血压监测、服药行为及生活方式连续4个月的综合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88.33%,而对照组为43.33%,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时间治疗学实施个体化指导,血压控制效果好,在高血压防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服药时间 时间治疗 血压控制 效果
  • 作者: 张艳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省济宁市272002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误服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6月间儿科急诊门诊就诊中65例诊断为误服药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年龄、性别、误服药种类总结主要误服的原因,并根据此开展研究探讨儿童误服药的防范措施。结果:在儿童主动误服药案例中,主要原因是看护人随意放置药物导致儿童发生误服药的机率增加,部分自服药为大龄儿童,与青春期叛逆与学习压力大有密切关系。结论:家长和社会需加强对儿童误服药的关注,重视对公众家庭备用药物管理的教育,在医疗机构、社区、学校等地方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建立微信公众号平台社会化宣教,提升看护人安全意识,提高看护人用药依从性。

  • 标签: 误服药物 儿童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服药中毒患儿使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误服药中毒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浆置换联合CVVH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

  • 标签: 药物中毒 儿童 血浆置换 CVVH 肝功能 凝血功能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对 2018年 1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例 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恶心呕吐患者 5例,便秘患者 6例;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 6%,恶心呕吐患者 1例,便秘患者 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采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提高治疗有效率,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人均寿命延长、肥胖、人口老龄化等均使糖尿病患者人群持续增加。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患。

  • 标签: 糖尿病患 口服降糖药物 老年人 慢性代谢性疾病 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样本,根据给药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联合给予硫酸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普拉格雷片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PA(40.23±0.10)%、PRI(24.98±0.43)、治疗有效率96.43%、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5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应将普拉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改善患者MAP等各项指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口服 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普拉格雷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小板聚集率(MPA)、血小板反应指数(PRI)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聚集率(MPA)、血小板反应指数(PRI)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致,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