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研究组的患者来说,主要开展综合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采取一般护理模式。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研究组在这方面的数据是96.67%,对照组的患者在抢救的平均时间上是43.4分钟,研究组的患者是22.1分钟,在抢救所需要的费用方面,对照组的平均费用是580元,研究组的费用是503元,在住院的天数方面,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是23.7天,研究组的住院天数是18.2天。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帮助。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外伤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常规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缺损、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91例角膜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45例,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常规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缺损、水肿,可促进水肿消退和创面上皮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80例脊柱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分析。观察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中漏诊1例,误诊1例,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外伤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7.5%(78/80)和95.00%(76/80),征象显示单纯屈曲压缩外伤32例,爆裂型外伤28例,骨折脱位型18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对患者病情快速成像,有利于分析病情,并迅速对患者的病灶发展情况有准确了解,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脊柱外伤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收治的48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加强病情观察,并给予对症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治愈率为89.6%,死亡率为4.2%。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aO2、PaCO2水平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 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外伤性的肝脾破裂中应用血管介入技术展开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在2012—2016年8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7例患者展开肝、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经过DSA检测,肝破裂、脾破裂及肝挫伤分别有19例、17例及1例。对36例肝脾破裂的患者展开超选择肝脾动脉栓塞止血,所有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结论对外伤性的肝脾破裂患者采取血管介入技术展开治疗,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 肝脾破裂 介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骨外伤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按两组进行分配,即参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各有34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治疗影响效果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后可见,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更优,且P<0.05,具有分析讨论价值。结论对骨外伤急诊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外伤急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使预防及救治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5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发性脊柱骨折、创伤严重度评分以及骨折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55例脊柱骨折患者当中主要的致伤原因就是摔伤,占到了45.4%的比例(25/55),随后就是高处坠落伤25.4%(14/55),生活伤20.0%(11/55),车祸伤7.2%(4/55),重物砸伤5.4%(4/55)。相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男性在生活伤、重物砸伤以及高处坠落伤方面具有明显较高的比例,相对于男性患者而言,女性患者摔伤比例明显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ASIA分级为根据,可以将患者的骨髓损伤划分为,A级7.3%(4/55)、B级3.6%(2/55)、C级5.4%(3/55)、D级16.3%(9/55)。男性患者脊髓损伤分级当中A级共计有3例,占到了10.7%(3/28)的比例,女性患者为3.7%(1/27)的比例,两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分级、致伤原因等方面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在防治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性别差异的特点。

  • 标签: 老年人 外伤性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辖区内三甲医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153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53例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比例和类型,按照是否并发精神障碍将153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3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48例,发生率为31.4%(48/153),其中躁狂型比例高达47.8%(23/4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精神障碍发生比例(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外伤部位、GCS评分、颅内感染及低氧血症是并发精神障碍的独立作用高危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和治疗。

  • 标签: 颅脑损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1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外伤患者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颅脑外伤治疗中应用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一月到2018年一月43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2例,B组21例。A组的患者采取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采取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瞳孔异常、呼吸异常、颅内高压和意识障碍的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且B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治疗中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相关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如果能够大大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胸外伤后迟发性血胸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46例闭合性胸外伤后迟发性血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采取患者坐卧,行胸腔积液超声定位,于患者腋中线,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胸腔约5cm后进行缝线固定。结果治愈44例,开胸2例,46例患者经有效治疗痊愈。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出现不良肺复张1例,经开胸手术,证实该患者为凝固性血胸;2例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出现进行性血胸,经开胸手术,证实该2例患者为肋间血管破裂。结论闭合性胸外伤后迟发性血胸发生,应及时进行胸腔闭合式引流,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闭合胸外伤 迟发性血胸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理论在重型颅脑外伤营养支持及其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80名营养学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2组,每组包括患者30例、学生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支持和教学方式进行干预,PDCA组采用基于PDCA理论的营养支持和教学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白蛋白指标和学生的出科考试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PDCA组患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学生出科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理论的营养支持及其教学方式在重型颅脑外伤营养支持及教学中具有确切的效果。

  • 标签: PDCA理论 营养支持 临床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在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选取我院中ICU重症颅脑外伤的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为实验组,实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机械通气的时间均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减少治疗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ICU重症 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重度脑外伤患者麻醉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专业的术中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专业的术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脑外伤患者实施有效的专业术中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手术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相关措施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至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