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ALD、FM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康复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总体满意度46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79.17%),两组干预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康复组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塞患者 早期康复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106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3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发现观察组 53 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为 51 例,治疗有效率为 96.22% ,对照组 53 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为 44 例,治疗有效率为 83.01%.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人数为 52 例,护理满意度为 98.1%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人数为 45 例,护理满意度为 84.9%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护理模式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19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8例,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满意度83.67%高于对照组59.78%(χ2=10.452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入院后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结果89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僵硬,减缓肌肉萎缩,四肢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和家属学会锻炼方法。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康复效果与脊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脊髓损伤 肢体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社区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9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在吞咽功能方面改善程度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对其康复进程有益。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6周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重新评估,了解2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被认定的急性脑中风患者 60 例分成对照群和实验群。 方法 对照群用以前的方法进行了康复护理。 实验组 在对照群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到了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康复护理的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 93.3% )明显高于对比群( 76.7% )。结论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障碍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探讨,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及其重要性。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病患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强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主能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控制效果差异性。结果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Barthel指数上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改善神经功能自主控制能力,缓解偏瘫程度。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偏瘫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2月,选择16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进行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患有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早期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病情恢复的可能性更大,且早期康复治疗的一组患者其生存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的方式更适合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应对该种护理方式进行广泛的推荐和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脑瘫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4例在我院就医的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家长均同意参与实验。同时,将54例脑瘫患儿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康复情况。结果:据Barthel知识及GMFM评分评估分析看,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实施早期干预有助于提高康复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能力。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早期干预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策略,包括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营养支持等。通过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神经再生和重塑,提高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合理的饮食也是保持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康复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 训练 营养支持
  • 作者: 吴春晓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纤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治疗的86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两组均干预8周,评估两组肌纤维变化、尿失禁改善率、子宫脱垂消失率、盆底肌力恢复至Ⅲ级及以上占比及漏尿和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8周后,观察组快肌评估阶段、10s慢肌阶段及60s慢肌阶段的盆底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失禁改善率、子宫脱垂消失率及盆底肌力恢复至Ⅲ级及以上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及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可促进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提升产妇盆底肌力,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改善产妇生命质量。

  • 标签: 产后 早期盆底功能康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