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患者行内镜下全层切开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行内镜切除治疗的护理方法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行EFR治疗的20例患者,经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及指导术后锻炼和饮食宣教,所有患者均出院,未出现穿孔、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间质(GST)是胃肠道间质(GIST)中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临床诊断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因为该肿瘤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性,临床应给予充分的了解和重视。本文就GST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要点、外科治疗原则、外科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原则、预后判断、以及临床注意事项等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间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标本送检免疫组化,其CD117(+)和CD34(+)例数分别为30例和36例,S-100和SMA例数分别为31例和30例。除去失访的十例,随访的56例中良性及潜在恶性46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恶性10例中4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病因死亡,其余4例均生存良好。良性间质质地偏硬,交界性及恶性间质大多质地较软,常有出血坏死灶。结论胃镜+活检、免疫组化是诊断间质的有效手段;良性和潜在恶性间质治疗预后良好,恶性间质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胃间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迷走神经切断术。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迷走神经切断术去除了壁细胞的直接迷走刺激,降低了壁细胞对泌素的敏感性,对十二指肠溃疡有确切疗效。

  • 标签: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颈椎管内神经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体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术前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参与病例讨论,完善特殊器械的准备。术中及时沟通、主动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根据手术需求进行体位调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结果避免了压疮、眼部压伤、电灼伤的发生。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合理摆放仪器设备,注意保暖,术后精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椎 计算机导航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14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36例(95.7%),次全切除6例(4.3%)。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32例(93.0%),面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无法保留10例(7.0%)。本组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后组颅神经受损7例、眼睑闭合不能90例,无脑脊液漏病例。所有病人术后均随访3个月到2年,无术后复发病例;按House—Braekmann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78例(54.9%),Ⅲ~Ⅳ级53例(37.3%),Ⅴ~Ⅵ级11例(7.8%)。结论充分了解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知识,特别是了解听神经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监测及面神经的保留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护。

  • 标签: 听神经瘤 面神经保护 显微手术 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脂肪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浅表良性肿瘤,一般脂肪体积偏小,巨型脂肪不常见,而位于腋的巨型脂肪更是罕见。该文报道了1例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腋窝皮下脂肪并腋巨型脂肪病例,临床经验不足导致术前诊断考虑为体表脂肪,仅行彩超检查即在门诊局麻下行手术治疗;因术前检查的不完善给手术造成诸多困难和许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将其过程分享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指正。

  • 标签: 脂肪瘤 腋鞘 腋窝
  • 简介:神经精神狼疮(NP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EE)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SLE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对其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2004年3月-2006年9月我科对12例NP狼疮住院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精心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精神狼疮 鞘内注射治疗 精心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严重并发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外沟通型三叉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颅内外沟通型三叉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为3.0~7.5 cm,7例肿瘤突破中颅底向颞下窝生长,3例肿瘤突入翼颚窝,2例肿瘤向颅后窝侵犯;10例患者的颅中窝、岩尖区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例肿瘤包裹颈内动脉岩骨段,3例肿瘤包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术后1周内复查头颅CT和MRI。MRI显示肿瘤切除率100%为全切除,肿瘤切除率≥90%但<100%为次全切除,肿瘤切除率<90%为部分切除。定期门诊和电话随访患者,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复查头颅MRI评估肿瘤有无复发。结果1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1例,均在出院前治愈;术后新发手术同侧面部麻木感6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不同程度的手术同侧咬合无力6例。无一例出现颅内出血或脑脊液漏。1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4.7±4.3)个月(6~50个月);至末次随访,8例肿瘤全切除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另2例患者肿瘤复发;术后出现新发症状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初步观察发现,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三叉神经的肿瘤全切除比例较高,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神经鞘瘤 三叉神经 颅底 治疗结果 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外沟通型三叉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颅内外沟通型三叉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为3.0~7.5 cm,7例肿瘤突破中颅底向颞下窝生长,3例肿瘤突入翼颚窝,2例肿瘤向颅后窝侵犯;10例患者的颅中窝、岩尖区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例肿瘤包裹颈内动脉岩骨段,3例肿瘤包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术后1周内复查头颅CT和MRI。MRI显示肿瘤切除率100%为全切除,肿瘤切除率≥90%但<100%为次全切除,肿瘤切除率<90%为部分切除。定期门诊和电话随访患者,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复查头颅MRI评估肿瘤有无复发。结果1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1例,均在出院前治愈;术后新发手术同侧面部麻木感6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不同程度的手术同侧咬合无力6例。无一例出现颅内出血或脑脊液漏。1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4.7±4.3)个月(6~50个月);至末次随访,8例肿瘤全切除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另2例患者肿瘤复发;术后出现新发症状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初步观察发现,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三叉神经的肿瘤全切除比例较高,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神经鞘瘤 三叉神经 颅底 治疗结果 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听神经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完全切除肿瘤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 标签: 听神经瘤 治疗
  • 简介:患者,男,64岁。进行性眩晕,伴右耳耳鸣,头痛、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味觉丧失及走路不稳1月余入院。体检:共济失调,眼球呈旋转性震颤,右侧头面部痛觉、温觉、触觉丧失。右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右侧变干,张口下颌略偏向右侧。听力右侧较左侧稍差。CT检查:右桥小脑角小脑侧有一约4cm×3cm的液性暗区,密度较均匀,边缘规则,诊断:右小脑囊性占位(外院)。MRI所见:右桥小脑角区有一囊性占位病变,靠近小脑侧。边缘光滑,与小脑分界清晰。

  • 标签: 桥小脑角 囊性 MRI诊断 听神经瘤 下颌 鼻唇沟
  • 简介:神经(AcousticNeuroma,AN)原发于第八颅神经膜,主要源于第八颅神经的前庭神经分支,故又称前庭神经雪旺氏(vestibularschwanmonoma,vs)。至今听神经无论是诊断评估还是手术治疗皆有长足进步。随着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的确诊例数有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耳神经外科领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 标签: 听神经瘤 外科治疗 前庭神经分支 影像学检查技术 神经鞘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听神经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按医嘱及时、准确使用降颅内压药物和足量抗生素。

  • 标签: 听神经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患者发生1型神经内分泌(g-NE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3例AIG患者,其中37例合并1型g-NET,86例未合并1型g-NET。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和内镜下表现,包括确诊AIG时的年龄(以下简称确诊年龄)、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有无底和体息肉等。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G患者发生1型g-NET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独立危险因素预测AIG患者发生1型g-NET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结果与未合并1型g-NET的AIG患者相比,合并1型g-NET的AIG患者确诊年龄更低[(57.49±11.16)岁比(48.49±10.96)岁]、泌素17水平更高[200.21 ng/L(121.85 ng/L,244.40 ng/L)比244.40 ng/L(182.50 ng/L,248.02 ng/L)],有底和体息肉的患者占比更高[18.6%(16/86)比56.8%(2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Z=-3.06、χ2=17.90,P<0.001、=0.002、<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诊年龄[OR=0.931,95%置信区间(95%CI)0.895~0.967]、泌素17(OR=1.012,95%CI 1.005~1.019)、PGⅠ(OR=0.974,95%CI 0.950~0.998)、底和体息肉(OR=5.742,95%CI 2.461~13.399)均为AIG患者发生1型g-NET的影响因素(P<0.001、=0.001、=0.033、<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诊年龄(OR=0.921,95%CI 0.881~0.964)、泌素17(OR=1.011,95%CI 1.001~1.020)、底和体息肉(OR=7.696,95%CI 2.710~21.857)是AIG患者发生1型g-NE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0.024、<0.001)。ROC分析显示,确诊年龄、泌素17预测AIG患者发生1型g-NET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6.50岁、206.40 ng/L,灵敏度分别为83.8%、70.3%,特异度均为54.7%(P<0.001、=0.003)。结论确诊年龄<56.50岁、泌素17>206.40 ng/L、有底和体息肉是AIG患者发生1型g-NE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胃炎 胃神经内分泌瘤 胃泌素类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在听神经显微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分析9例听神经手术中内窥镜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对内听道肿瘤的暴露,达到肿瘤的全切;面神经、听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以及与显微镜的配合.结果内窥镜的使用加强了对脑组织的保护,提高了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有利于肿瘤的切除.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符合微创原则,提倡在听神经手术中应用内窥镜.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神经占颅内肿瘤的8%~10%,是桥脑小脑角区(CPA)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小型听神经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对于这些小型听神经的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尤其是以微创外科为特点的内镜手术。而锁孔技术是针对患者的解剖特点和病变的具体情况实现个体化的设计和选择,

  • 标签: 听神经瘤 治疗方法 锁孔技术 神经内镜 桥脑小脑角区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间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及疼痛8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术前内镜、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行楔形切除术15例,近端大部切除术4例,远端大部切除术2例,肿瘤平均直径4.5cm。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术中应尽量彻底切除肿瘤,结合伊马替尼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间质瘤 胃楔形切除术 伊马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