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的一首《临江仙》以极淡美自然的意境倾倒了无数后人。回忆里的淡月、流水、疏影、杏花,流溢着外物冲淡、朦胧、静谧的自然之美,而美酒、好友、笛声却是词人愉悦、亲切、趣雅的人事之乐,人与自然,物与我在这里自然交汇,融合如一,意境极疏淡远致,真可谓词中“极品”。回忆之余,也寄予着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身一生的境遇感慨,宦海的起伏、靖康之难后的颠沛流离、担任高官的恩荣以及晚年体弱多病的恬淡,这些情感都夹杂在这首词中,增加了词的情感和历史厚度,使词的意境清丽自然之外兼具高远疏旷。

  • 标签: 《临江仙》 意境 物我 境遇
  • 简介:广义“因声求”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说加以对比。

  • 标签: 语源学 词族学 广义“因声求义”说
  • 简介:从分析词语的显性素和隐性素关系入手,从3个方面探讨了行业词语全民化的过程,并着重分析了隐性素如何在特定的时空和语境条件下由表示非本质特征、非理性意义和单一色彩的潜在素,凭借比喻、联想、烘托等手段表现为显性素即新义项,从而使某些行业词语成为全民共同语的来源之一。

  • 标签: 行业词语 隐性义素 显化 比喻 新义项
  • 简介:近年来,关于汉语词汇语义场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抽象动词的研究相对欠缺。拟对先秦两汉时期“思考”类语义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选取这一时期内典型的文献来统计各成员的使用频率,对“思、图、虑、念、惟”五个词的发展情况进行详实的调查与描写,进一步分析这一语义场在上古时期呈现出的演变迹象及原因,为梳理“思考”类语义场在整个历史中的演变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先秦两汉 语义场 “思考”义动词 演变特点
  • 简介:《天主实》是利玛窦著述的宣传天主教教理的著作,同时也是首次被介绍到朝鲜的汉译西书。该书传入朝鲜后,书中关于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灵魂不灭、众生平等观、知与行理论,以及西方的风俗、哲学原理等吸引了一批进步儒生,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渐渐地脱离了传统性理学,进而影响了朝鲜实学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利玛窦 《天主实义》 朝鲜实学
  • 简介:从孟子到王阳明,中国哲学始终存续着一个“良知”的主题,并在历史的演进中生发出善性、知性与自性的三个面向。并基于此三个面向的性,而结构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性观。善性的良知为这种人性观奠定了一个道义准则的基调;知性的良知为这种人性观开放出一个形上源力的空间;自性的良知则为这种人性观明确了最终落实的主体。

  • 标签: 良知 善性 知性 能知 自性
  • 简介:<正>2009年12月,《学志》编辑部先后聘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志忍教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教授为学术委员。周志忍教授1993年于英国利兹大学(LeedsUniversity)政治学系获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后,即回母校北京大学任教,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

  • 标签: 学志 子义 周志 中国人学 政府管理学院 公共行政学
  • 简介:空间构建模式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成果之一。随着人们对语言研究从形式到意义的转变,意义在线构建成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新的出现和流行丰富了词汇意义和表达的多样性。它的出现依赖背景知识,语境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概念整合,三者联系和作用,化解语义跳跃,产生首创层次,新出现。

  • 标签: 空间构建模式 新义 在线意义建构 整合 语义跳跃
  • 简介:关于'纳'的释义,各辞书众说纷纭,不能统一.为此,现先从'纳'的声符入手,指出'纳'的本质特征是缝纫多层衣物.再以此验之中的诸多文献例,皆能得解.这样,不仅与传统缝纫工艺的技法相符,也与后代'纳'的引申相合.由此可得出结论:各辞书对'纳'的释义应解作'缝补多层衣物'.

  • 标签: “纳” 缝纫 辞书
  • 简介:禅宗高僧济公因其特立独行而被视为佛门另类,至现当代转而成为寺院热点。这是艺术与宗教互动、僧俗两界合力打造的结果。以小说和电视剧为主要推手的二度"济公热",具有有利于弘扬人间佛教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宗旨、有利于开发和整合特色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 标签: 佛门另类 济公热 寺院热点 小说 电视剧 意义
  • 简介: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荣知耻,德之大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深化;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视市场关系的泛化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严重影响,而要使“八荣八耻”成为社会风气,还必须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和对某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重视发掘和利用关于“荣辱观”的传统文化资源。

  • 标签: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风气
  • 简介:在大型工具书中,常用'门槛'来解释在古代被训释为'门限'的单音词.纵观前人训诂,'门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位于门中、门下的用来固定门扇的竖木、横木;狭义的用法同今'门槛'.

  • 标签: 门限 门槛 工具书 释义
  • 简介:中国百年新诗发展一直秉承重视语言本体的创作精神,借助语言形成诗的结构"张力"与审美空间。陈仲教授的专著《现代诗:语言张力论》吸纳西方"新批评"理论成果而又自我创新,使诗的各种形式、技巧展示与研究均指向了"张力"之美。此书的出版对现代诗的话语研究与诗人创作实践均具理论指导价值。

  • 标签: 张力 现代诗 语言 文学空间
  • 简介:明末,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而展开的争论,使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区别得以凸显。在批驳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后,利玛窦提出"三父"说,抹平了儒家五伦的差异,这在明末部分士大夫看来无疑"悖伦"。为调和儒家和天主教关于孝的观念,利玛窦附会儒家文化,用儒家的价值规范来比附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一比附中,人与神之间的无限距离这一神学维度隐匿不见。围绕孝论的冲突,另外一个问题得以凸显,那就是天主教重视个体救赎与儒家重视维系血缘亲情之间的张力。对于如何重估这一争论的意义,学界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在解释学和社会学理论视角的洞见下,笔者认为围绕孝论而展开的争论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 标签: 五伦 “三父”说 个体救赎 血缘亲情 对话
  • 简介:通过对海峡两岸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比较研究,分析各自做法的优缺点,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以期完善大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从而帮助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 标签: 海峡两岸 高校 资助工作 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