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引入了目前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工作辅助手段——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借用图像处理手段、数学统计方法等,探讨了震后房屋破坏红外图像表现效果,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各影响因素关系。文中以汶川地震现场建筑物典型震害为代表,重点分析了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简单结构房屋红外图像表现。本文所涉及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红砖、黏土、楠木、石棉瓦、水泥板等;表面装饰层材质有红漆、白色抹灰、黄色涂料、白色壁纸、红色瓷砖、白色瓷砖等。材料物理性质不同,其表现出红外图像特征差别较大。统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图像表现效果在下午时段优于中午时段和上午时段;晴天拍摄图像表现效果最佳,雨天次之,阴天最差。同时,要考虑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漏水破坏优势,充分利用雨天对建筑物破坏影响;光照射情况与红外图像表现效果关系为:直面照射条件优于倾斜照射和不能照射;破坏程度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构件"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递进,图像表现效果增强;而构件"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递进,图像表现效果无显著变化;对结构类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底框架结构图像表现效果优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简单结构;装饰层材质分类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图像表现效果与材质性质、颜色、表面粗糙状况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 建筑物震害评估体系 建筑物结构类型 典型震害红外热像 无损检测技术 统计相关分析
  • 简介:计算了2004年6月甘肃临泽地区发生震群前两种地震学参数——尾波Q值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得到两种参数随时间变化进程,并与已经研究震例进行对比,讨论了这两种地震学参数在地震预报方面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甘肃临泽 地震学参数 尾波Q值 地震空间相关长度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多种遥感卫星图片(包括美国专题制图卫星TM三波段假彩色合成图片,时相为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八日;美国地球资源卫星CCCT计算机处理,采用比例拉伸、矩阵变换、对数直方化、北东向增强、北西向增强等方法处理不同图片),对福州市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解释,结合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评判潜在地震地质灾害。

  • 标签: 遥感 断陷盆地 地震地质灾害
  • 简介:为了获取近场永久位移,通常采用基线校正方法,对近场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并积分得到永久位移值,但这一结果主观性较强,其可靠性也往往缺乏验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产生包含永久位移振动过程振动台实验方案,采用振动台加滑动机构方法,模拟记录到永久位移台站测点真实振动情况;在实验中分别采用加速度计、摄影测量方法分别直接得到加速度和位移时程,对加速度时程进行基线校正并积分得到位移时程,将其与直接获得位移时程进行对比,以验证采用基线校正方法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现有的基线校正方法校正后,通过积分能得到可以接受位移时程。

  • 标签: 近场 强震动记录 基线校正 永久位移 振动台实验
  • 简介:砂卵(砾)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河谷地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重要参数,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商洛市地震小区划项目砂卵石动三轴试验结果,结合其他砂卵(砾)石动三轴试验结果,分组统计得到了稍密、中密、密实砂卵(砾)动三轴试验推荐结果。建立了典型场地模型,研究了其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不确定性对场地地震反应影响。研究表明: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平均值±1倍标准差不确定性对砂卵石场地峰值加速度影响较小,说明了分组及统计结果合理性;不同概率水平下,动剪模量比、阻尼比变化导致高频部分反应谱有明显差异,0.04-0.1s反应谱变化范围在20%左右,但对大于1.0s长周期反应谱影响很小。针对砂卵(砾)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研究对提高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砂卵石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不确定性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简介:在全面认识青海东南部及其邻近地区构造背景和深入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基本特征基础上,利用《中国震例》资料,系统总结和研究了青海东南部地区中强震前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阶段地震活动性和前兆异常,获得了青海东南部地区具有区域特色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震例资料及相关结论。

  • 标签: 青海东南部地区 地震活动性 前兆异常 群体异常
  • 简介:通过研究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四川省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二关系,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向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转换与更新;并以芦山地震为例,利用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验证了更新后数据可靠性。

  • 标签: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转换 更新 地震灾情评估
  • 简介:在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中,为满足无线图传系统等通信设备在复杂地形进行大范围和远距离通信作业需求,提出利用系留式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保障无线电(超短波)远距离传输。目前,对该系统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尚未在地震应急中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本研究利用多次试验数据,分析验证系留式无人机供电系统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计算中继通信系统升空效益,并形成一套完整、可操作性强系统实施方案。在城区、郊区以及起伏较低山地、丘陵等地区,实现了移动图传系统在距离通信车5—10km范围内稳定、实时、快速数据传输。

  • 标签: 地震现场应急 系留式无人机 中继通信 无线图传 升空效益
  • 简介:南北地震带南段大震活动频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震近场范围场点地震危险性与地震破裂面产状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南北地震带南段需要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研究。本文在充分搜集大震发震构造资料基础上,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构建了考虑震源尺度和产状潜在震源模型,改进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进而对该地区进行地震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南北地震带南段发震构造产状和尺寸特征,提高地震区划结果合理性。

  • 标签: 南北地震带南段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 简介:概述了双差分定位法及其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双差分定位法在柴达木西部狮子沟油田微地震定位中应用:对研究区内微地震定位后,发现微地震分布与区内断裂带具有一定相关性,另外,油田油井生产与注水对微地震诱发有着影响。双差分定位后,数据残差平均值为0.36s,水平和垂直方向估算误差平均值都在0.15m左右。利用高精度双差分定住结果,可以对深层地质构造进行解析,为油田油气资源调查和评价提供信息。

  • 标签: 双差分定位法 微地震 速度模型 背斜构造 断裂带
  • 简介: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高低频信息识别和小波基选取,并对南京地区2006-2012年数字化应变观测整点值资料进行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六合台体应变小波分解7-9阶是频率最低部分,异常信号周期在24-30天左右,持续时间在1-2个月之间,具有明显短期、临震异常特征;江宁台四分量应变整点观测值第9阶小波分解表明,在发生2次地震前,四分量中至少有3个方向分量出现了明显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周期通常在20-30天左右,其与高淳台异常周期时间相当,它可能是地震前兆信号.

  • 标签: 小波分析 数字化形变 异常特征 南京地区
  • 简介:研究报告以非线性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外敏性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岩体失稳突变问题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不仅给出了气-地耦合一般表示,更连续分析了云南近35年来大气压力场演化与场内近百次5级以上地震(内含19次6级,4次7级)基本关系,系统地证明了绝大部分强震都是在其上覆大气涨落加剧及与邻区气压梯度增大时突然爆发,这种自然共性揭示,既是对理论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科学依据。

  • 标签: 气-地耦合 气压场 涨落 临震预报
  • 简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重要组成部分。经验提取及震例总结分析在地下流体日常数据分析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日常资料分析处理运用各种方法中选取了映震效能较好水氡变化率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 标签: 水氡的基值变化率 水氡滑动变化率 映震效能
  • 简介:微博平台有用户群大、公众参与性强、实时性等优点,同时微博平台信息又具有信息真伪难辨、地址信息模糊等缺点.本文以芦山地震为例,针对微博内容如何提取和地址如何定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如何在网络微博平台中及时提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提出了聚焦爬虫技术,并对微博地址进行了分类,同时将正向最大匹配和特征词地址分词中文地址匹配模型应用于地址信息提取和地址匹配中;最后将不同地址类别定位为不同行政级别,使微博平台和微博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通过研究认识到微博信息在反应震前异常发生趋势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动物异常和气象异常所占比例较大),是不能被忽略:地址方面可以看出异常随着时间逼近有向震中聚集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微博平台 聚焦爬虫 地震宏观异常 分词技术 地址匹配
  • 简介:针对“十五”地震现场卫星集成箱系统诸多缺点,陕西省地震局进行了应急通信指挥车车辆改造,将地震现场通信设备安装于应急车内,并对各业务系统进行了设计集成,提升了地震现场通信保障和应急指挥能力。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通信指挥车改造和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应急通信指挥车优势,总结了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应急通信 系统集成 车辆改造 地震应急
  • 简介:选取中国大陆西部地区1970年以来6.5级以上强震,对其震前周边地区中等地震活动分析研究表明,88%6.5级以上强震前震源区及附近区域ML4.0~5.0级中等地震呈现出大面积平静现象.研究认为平静-发震为该区强震主要发震模式.平静时段以6~15个月为主,平均为10个月左右.强震发生部位在平静区内部居多,其余位于平静区边缘地带.该异常特征可以作为未来强震时间、地点预测主要依据之一.

  • 标签: 6.5级强震 中等地震平静 强震标志
  • 简介:<正>如何从事地震科学研究金星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12月内容介绍一、引子二、如何提炼科技问题三、如何确定研究途径四、如何评估研究结果五、结论引子地震科学1.以观测技术为基础科学观测系统:传感器、记录器、传输系统、分析系统频带范围:“窄”→“宽”(数百秒到n+Hz)动态氛围:“小”→“大”(120dB~160dB)高智能化:时间服务系统,计算机化2.理论基础是震源理论和地震波传播规律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孕育过程应力积累过程——应力场、形变场震源理论:研究地震破裂、发展、停止过程位错理论、动力学理论——表象定理地震波传播:研究地震波在各种介质条件下传播规律走时——费尔马原理、因果律振幅——衰减、频散

  • 标签: 地震科学研究 表象定理 地震波传播 应力积累 孕育过程 费尔马
  • 简介:研究金寨台地倾斜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提取地倾斜正常变化形态及干扰形态.对安徽安庆4.8级、江西瑞昌4.9级等地震前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当倾斜仪出现打破以往年变正常规律形态及多项指标超出二倍标准差时,即可视为异常出现.当趋势异常出现转折,即可视为进入短期阶段,应注意未来1个月左右地震发生可能,矢量方向大致指向或背向震中.

  • 标签: 形变观测 地倾斜 地震前兆 异常指标 金寨台
  • 简介:通过分析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日本气象厅仪器烈度算法,认为计算仪器烈度要综合考虑幅值、频谱、持时等地震动参数影响,创新地提出了利用三分向合成加速度、速度计算仪器烈度,并通过汶川8.0级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推荐仪器烈度算法,其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地震烈度速报提供参考。

  • 标签: 仪器烈度 地震动参数 三分向合成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