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我国因泌尿系统疾病住院儿童的部分回顾性调查资料显示,在慢性肾衰竭住院患儿中,先天/遗传肾脏疾病所占的比例高达30%左右。遗传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不一定都有特异性或者有典型表现,在疾病早期往往难以发现,容易漏诊误诊,且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疾病或可导致患儿死亡,或可贻害小儿终生,最终进展至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 标签: 遗传性肾脏疾病 先天性 慢性肾衰竭 泌尿系统疾病 住院患儿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脾破裂的诊治水平,探究诊断与治疗创伤脾破裂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创伤脾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例患者经过相关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6.88%,12例保守治疗患者均成功康复;52例手术治疗患者一期手术成功50人,2例患者术中死亡。结论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通过超声、CT、腹腔穿刺等方法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现阶段,脾修补或脾修补联合脾动脉结扎是能达到保留患者脾脏功能中治疗创伤脾破裂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鼻炎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变应鼻炎伴哮喘的小儿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变应鼻炎症状评分和哮喘症状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鼻炎伴变应哮喘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匹多莫德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方法对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为患者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家庭环境特征问卷以及患者服药依从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服药依从得分为(12.22±3.02)分;大约有50%左右的患者有过不按时服药、自行停药、出现好转便不在服药、出现不适感时才服药、擅自改变服药剂量等经历。常模知识得分为(5.61±2.11)分,显著的高于家庭环境得分(4.32±2.24)分(P<0.05);家庭环境得分与常模在亲密度、组织和矛盾差异不显著。患者家庭矛盾与服药依从为显著负相关关系(r=-0.235,p=0.040<0.05);患者家庭知识、亲密度和组织与服药依从性相关不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与患者家庭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家属应重视家庭环境对患者服药依从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复发,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家庭环境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间歇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可行。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长期间歇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间歇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且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可行水平较高。

  • 标签: 长期间歇性 小剂量 利尿剂 慢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氯胺酮相关膀胱炎临床症状与现代医学微观指标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方式调查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2016年收集的100例氯胺酮相关膀胱炎患者,通过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及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镜检查、病理等情况,探讨氯胺酮相关膀胱炎临床症状与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关系。结果100例患者均存在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及夜尿增多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镜下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急性炎症状态,膀胱黏膜各壁可有充血、水肿,常覆盖输尿管口,其中34例可见大片黏膜坏死、剥脱,尿色浑浊、视野不清;活检证实膀胱黏膜表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固有层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肉芽组织生长;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最大膀胱容量均低于正常值,最大膀胱容量平均值为(52.2±20.1)ml,59例患者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下降,32例正常,9例逼尿肌收缩增强,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平均值(41.7±19.6)cmH2O;随着吸食氯胺酮的时间延长,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加重,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可见,膀胱刺激症状越剧烈,膀胱内壁炎症越严重,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越多,尿流动力学指标提示,症状严重者的最大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明显低于轻微者。结论氯胺酮相关膀胱炎的临床症状与现代医学微观指标有效结合有助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临床症状 微观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6.1月-2016.11月间急诊科收治的104例酒精中毒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提供针对护理干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50例(96.15%),优于对照组35例(67.31%),(χ2=27.851,P=0.000)。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提供针对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

  • 标签: 急诊科 酒精中毒 依从性 并发症 恶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侵袭真菌鼻窦炎患者运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非侵袭真菌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非侵袭真菌鼻窦炎症状、诊断与治疗等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对鼻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56例患者均有效痊愈,随访期间2例复发后经治疗后基本康复,全部患者术中与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真菌鼻窦炎,效果确切,病灶能够彻底清除,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溃疡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6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8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然后利用自制的遵医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1、3、6个月的遵医行为评分为(70.52±11.55)、(68.05±4.63)、(64.42±6.45)分,与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68.53±11.53)、(51.09±6.79)、(37.26±3.47)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16.67%)与对照组患者(4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溃疡结肠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溃疡性结肠炎 遵医行为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表格式清单在病房物资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病房摒弃传统清点方法,每周根据表格式清单进行物资、仪器、药品检查。结果2016年度应用表格式清单后,病房仪器设备管理质量得分率99.45、病区环境管理得分率99.64、抢救车管理质量得分率94.6,均明显高于2015年度应用表格式清单前,(p<0.05)。整理用时平均缩短分38分钟,医生、护士物资管理满意度得分率分别提高0.39和2.01(p<0.05)。因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改变。结论应用表格式清单进行病房物资安全管理,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责任明确,利于自我监督,故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安全,方便临床护士实施。

  • 标签: 表格式清单 病房物资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方法调查我院的护理人员以及调查我院住院的患者,向他们询问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结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为了急诊的患者能顺利就诊,确保生命的安全,并且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 标签: 急诊护理 应急预案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骨折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骨折住院的患儿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我院自2016年初开展加强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所处治疗时期为我院未加强安全护理对策时期,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时期为加强安全护理时期,统计两组患儿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在出院前对患儿家长开展满意度调查,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统计家长对住院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发生3.33%,对照组患儿发生16.3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骨折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骨折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抽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接收的120例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护理文书书写水平、护理差错、应急预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 眼科 护理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脑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并在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脑外科开展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活动,作为研究组,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脑外科护理活动作为参照组,观察和比较两个时期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果参照组期间共发生368起医疗纠纷,研究组期间共发生184起医疗纠纷,研究组医疗纠纷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针对措施预防脑外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外科 康复护理安全 常见安全隐患 医疗纠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中影响医患安全的因素,总结归纳安全问题出现原因及类型,提出具有针对对策,为急诊治疗过程中医患安全提供保障,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治疗记录进行研究,并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按类型不同进行分类,经分析研究后制定相应预防与解决措施。结果急诊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护理环节,其具体影响因素按类型总结可分为医患沟通不畅、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双方法律意识低、耐心责任心不足等问题,而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又造成护理工作出现纰漏、具体操作流程不符合规范标准、急救能力低等,给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阻碍。结论医护人员护理水平是影响急诊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急诊医护人员管理,定期举行培训与学习,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提高满意度,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

  • 标签: 急诊 安全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提高护理工作的缺陷,保证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老年患者护理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的讨论和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老年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压疮、用药、管道滑脱、跌倒、烧伤等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护理风险因素的潜在或存在的评估分析,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探讨安全管理制度,显著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 管理 老年患者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认识,加强对眼科手术室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针对的进行改进管理,确保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果针对护理安全隐患,落实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未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结论保证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和护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完善制度建设。

  • 标签: 眼科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前,以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的,护理工作情况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对两个措施实行前后我院骨科护理水平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我院的护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院骨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骨科护理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有助对骨科护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护理安全隐患,值得在我院今后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 护理水平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防范对策,为提供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护理人员配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弱以及护患沟通问题、患儿的违医行为、等都是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P<0.05),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文书记录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实施对症干预措施,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儿科护理安全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