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方法。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行院内培训与院外培训。结果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专科培训,能够明确护理人员的学习方向,减少盲目性,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化。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的实施,能够提升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护理人员的综合发展,进而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规范化专科培训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我国育婴师短缺的实际,结合中职护理专业的特点,在中职护理专业中,开展育婴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育婴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为切入点,为中职卫校培训专业育婴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途径。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专业育婴师奠定基础。

  • 标签: 育婴师 培训模式 实践
  • 简介:摘要护患关系不和谐始终是医院的热点问题,故笔者从临床护士护患沟通现状及影响因素着手,阐述了培训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几种方法,旨在为改善护患关系做出一点贡献。

  • 标签: 临床护士 护患沟通技能 培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一年后的工作感受,反映开展急诊急救专科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某地18名首届急诊急救专科学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及NVivo10.0中文版软件辅助分析资料。结果首届急诊急救学员的工作感受可归纳为3个维度,各维度之间编码权重不同。其中“临床护理”表现为培训后临床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更加扎实、自我效力感增加;“组织影响”表现为专科培训对学员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学员与组织的应答中存在两面性;“教学境脉”下,在来至不同级别医院的学员中表现出一定的教学分离现象。结论本地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提升自身价值感,丰富职业角色。专科培训模式还需结合医院等级及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调整,重视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与规范化管理。

  • 标签: 兵团 急诊急救 专科护士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分层级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根据护士层级采用不同的方式培训。结果通过分层级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使各级别护士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管理、带教、写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提高。

  • 标签: 层级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我国城乡卫生服务在公平性、可及性和费用分担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使得农村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农村医病患者纷纷涌向县级或大城市医院,造成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分析、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基层卫生组织状况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层卫生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状况,并挖掘了这些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满意度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规范院前急救技术管理、统一现场指挥调度是一项重要的培训课题。面临突发灾害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现场,破坏性大、情况复杂,急救环境差,施救者不仅仅需要有急救复苏知识,还需要具备诊治各种灾难损伤的专门学识。

  • 标签: 院前 医疗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情景模拟教学在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教学中的优、缺点;方法确定PCCM情景模拟教学的病种、预备相关的设备和医护人员,设计演练脚本、制定评价的量化指标、项目,通过评分和参加者的讨论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PCCM专科医师培训中有效;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虽有局限,但在PCCM专科医师培训中值得应用。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PCCM 专科医师培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之有效的医院伤口专科学组护士培训方法。方法依据伤口专科学组护士入组年限并结合理论考核将77名学组护士分成为初级成员48名、中级成员27名和高级成员2名(均为造口治疗师,主要负责培训),分别设计伤口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同时对科研、教学和专科质量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设计考核进阶标准,予以考核进阶。结果培训后伤口学组成员分层次理论考核平均分由74.57±8.68,上升至84.60±7.84,学员对培训的课程设计、内容适宜性、模式实效性、教师授课技巧以及培训后对临床的指导性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伤口专科学组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和考核,能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和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士专科护理实践技能。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科护理 分层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强化培训,使基层的医护人员能够快速的掌握白内障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工作。方法采取集中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医护同时培训。结果通过集中培训,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结论理论培训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医护人员,通过培训老师的共同努力,严格培训计划,是顺利完成此次培训的关键。

  • 标签: 白内障 围手术期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变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效果难以巩固的现象,利用流程提示卡,达到反复记忆,巩固培训效果的目的。方法制作操作流程提示卡,用于日常操作提示。将临床护士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技能培训完成后,实验组将操作流程卡运用于日常操作;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日常操作。分别于一月、三个月对常用八项操作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远期效果(三个月)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操作流程卡对巩固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效果作用显著,方法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技能 培训 操作流程卡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常态化院感“三基”培训考核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成效。方法于2013-2015年采取院科两级培训,全员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相统一等系列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院感“三基”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由41.5%、86.2%分别提升至66.7%、96.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22.4%提升至41.2%;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由88.7%提升至98.6%。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由3.2%下降至1.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4%下降至51.2%;锐器伤发生率由4.1%下降至2.2%。结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能显著增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和实施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院感&ldquo 三基&rdquo 培训考核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医学生考取执业医师考前培训的重要性,为医学生成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准备考取执业医师20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名医学生,对照组复习考试规定用书三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100名医学生进行考前培训。结果统计和分析两组医学生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即通过率,分别对比两组的实践操作技能及笔试的通过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学生进行执业医师考前培训有利于提高执业医师的通过率,为社会带来更多合格的医生。

  • 标签: 医学生 执业医师 考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培训应用于内科护理人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8名内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培训前后风险意识的变化。结果经风险管理培训,在风险因素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倾向等指标上的评分,较培训前都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培训应用到内科护理当中,有利于完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内容的认知、改善工作态度,并提高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风险管理 培训 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标本规范采集培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前301257份标本和2017年2月-2018年1月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后383245份标本进行不合格份数统计。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前后对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规范化培训前标本不合格率为0.77%,规范化培训后不合格率为0.27%,培训前后不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标本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护理人员标本规范采集培训,保障标本合格,检验结果正确对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检验前质量控制 规范化标本采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与式互动方法在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既往雨花台区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用参与式互动培训,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内容和技能分为5个项目,让培训人员各自选取1个项目,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现场实景讲解说明,然后开展集体讨论和总结。结果参与式互动培训提高了培训人员对健康教育培训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结论将参与式互动方式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可以提高培训成效。

  • 标签: 参与式 互动培训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式培训对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12月进行参与式培训的2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传统培训组以及参与式培训组,传统组主要采用“灌输”授课的形式进行痰标本采集的宣教;参与组亦接受“灌输”授课,但增加了责任心宣教、分组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提升方案制定,在培训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进行测试,同时对比2013年1月份两组护理人员的痰标本送检情况。结果参与组和传统组在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得分分别为(3.85±0.88vs3.00±0.97)、(3.90±0.85vs2.90±0.79)、(11.40±2.56vs8.60±2.41),差异显著,p<0.01;参与组与传统组的送检率以及停留时间分别为(92.9%vs79.5%,χ2=19.776,p=0.000)、(3.4±0.26vs4.8±0.31,t=7.693,p=0.000)差异极为显著。结论护理人员进行参与式培训后可以提升痰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的理论水平,并提高送检率以及送检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参与式培训 传统培训 痰标本 送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培训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提高陪护服务质量。方法成立陪护培训管理中心,制定统一规范的各项制度,对陪护人员进行素质与技能培训,定期进行护士长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护士长及患者的满意度与前期比较明显提升(P<0.05)。结论通过陪护培训管理新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病房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 管理模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并评价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项目,提高护士对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知识和认知,减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我院老年病房的35名护士实施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项目培训。结果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知识有显著性提高(χ2=101.97,P<0.05),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有显著性提高(t=-4.13,P<0.05)。结论包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知识培训”和“跌倒高风险患者识别与提示系统”的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培训项目,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房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知识与跌倒风险的认知。

  • 标签: 预防跌倒 老年患者 培训 项目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药师参加培训及参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笔者参加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学习经历,探索临床药师学习及今后参与临床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临床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的参与临床工作。

  • 标签: 临床药师 临床实践 培训体会 抗感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