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背景调查发现2016年1月呼吸内科发生A类抗生长嘱给药时间差错率达到54%,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目的对A类抗生长嘱给药时间偏差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相关工作及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以此来降低给药时间差错率。方法由9名护士组成“呼拉圈”,分析A类抗生给药时间差错的原因并制定标准给药时间窗,充分掌握时机情况,设定合理目标,并探讨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成效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A类抗生临床给药时间的差错率降到9.2%,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品管圈 A类抗生素 差错率 给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长抑对急诊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生长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炎性因子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腹部症状缓解、肠呜音恢复、治愈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治疗,生长抑能有效促进急诊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诊腹部损伤 胃肠功能恢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D3与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2~4岁已确诊为自闭症的患儿150例,均进行Gesell评估并检验血清25羟维生D3,比较语言能区DQ>86与语言能区DQ<86的患儿的血清维生D3水平。结果语言能力正常患儿的血清维生D水平高于语言落后的儿童。结论血清25羟维生D3水平与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自闭症 语言
  • 简介:摘要番茄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保护心血管、提高免疫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和药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现综述番茄红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保持其稳定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番茄红素 理化作用 药理作用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在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胱抑C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至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例健康人群作为参考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对2组对象的胱抑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及分析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血清胱抑C水平与参考组对象相比显著更高(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单项检测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应用胱抑C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胱抑素C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维生D的经典作用是调节肾-肠钙磷代谢,进而影响骨质代谢及血钙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维生D在非骨骼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生D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保护作用,如防止内皮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等;因此,维生D缺乏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维生素D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催产静脉滴注在产科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90例产妇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使用微量催产静脉滴注,对照组则不使用催产,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的用时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用时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助产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P<0.05);观察组产妇未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对照组产妇中1例出现产后出血;两组各有1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现象,两组产妇在上述两项指标的对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催产可以明显缩短产妇的产程用时,降低产妇的手术助产率。

  • 标签: 微量催产素 无痛分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和模式。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研究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手术病患80例,为非干预组,对用药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参考《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应用实施细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与合理性判定标准》的管理规定,选取普外科围手术期相应病患80例实施干预措施,为干预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非干预组中病患使用抗生主要以头孢唑林为主,抗生使用率高达100.0%,其中90.0%(72/80)的病患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抗生使用不合理情况,大多数病患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方面、抗生选择使用剂量不合理等方面。切口感染率为10.0%(8/80),感染的病患的住院时间和体重增长情况均比没有感染的病患要高。干预组采取有效措施后,抗生使用不合理情况明显比非干预组低(P<0.05),且没有感染情况出现(P<0.05)。讨论普外科手术切口细菌感染需要严格控制抗生的选用。需要结合病患的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防护手段,能够减少病患感染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比较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产后出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缩宫联合索米前列醇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卡前列氨丁三醇肌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卡前列氨丁三醇的疗效显著优于米索前列醇,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停用生长抑后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份共100例使用生长抑的患者,应用生长抑停药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生长抑停用后低血糖发生率。结论对生长抑停药后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生长抑素 低血糖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其对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控制情况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提高医嘱依从性,控制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疾病认知 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方法,探究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科室于2016年11月—2017年9月接诊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到强化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护理干预的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强化组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文书书写四个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均比常规组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的有效率同常规组相比均提高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强化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我院的护理工作效率,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接受度提高且护理质量有所保障。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男性人群血清骨钙(OC)水平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7年2月共纳入70例男性,年龄35~75岁,平均(52.13±7.21)岁,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对照组26例,超重组20例和肥胖组(n=24)。采集代谢参数包括腰围(WC),空腹胰岛(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OC,C反应蛋白(CRP),脂联(APN)和内脏脂肪面积(VFA)。通过胰岛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程度,同时通过磁共振成像量化VFA。结果骨钙水平在对照组(11.45±2.51μg/L)和超重组(6.73±2.31μg/L)与肥胖组(4.25±1.29μg/L)比较有下降趋势(P<0.01);在所有超重和肥胖者中,WC,HOMA-IR和VFA是O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随着内脏脂肪含量的不同,超重和肥胖男性受试者OC的变化与VFA密切相关,提示OC可能参与腹型肥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c水平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50例)、糖尿病(50例)患者,再抽取同期时段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目标,将前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人员实施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血尿素、肌酐)、血清胱抑c水平检查。结果血清胱抑c水平、尿mA1b水平异常率对比显示实验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0例患者的血清胱抑c水平、尿mA1b水平异常检出率高于血尿素、肌酐。结论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c水平对检测早期肾功能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检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标志物。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胱抑素c水平 早期肾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性骨折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抗生敏感性,以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0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清创前及清创后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对主要致病菌进行总结,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及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80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培养出的菌株阳性率显著低于清创前(P<0.01)。在伤口分泌物标本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定等抗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开放性骨折伤口分泌物培养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及时的清创对于降低感染率有积极意义。临床应参考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伤口分泌物 细菌培养 抗生素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瘦功能性受体Ob-Rb表达对胰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抽提RNA的逆转录后以cDNA作为模板,使用RT-PCR验证Ob-Rb的mRNA表达情况;使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WB)法检测Ob-Rb与瘦蛋白的关联性;使用细胞划痕测定法检测瘦处理对胰腺癌细胞迁移情况影响。结果Ob-Rb全长1071bp,WB显示Ob-Rb识别瘦蛋白受体的抗体;瘦处理后,胰腺癌细胞相对迁移距离明显长于未用瘦处理的胰腺癌细胞(P<0.05)。结论瘦功能性受体Ob-Rb能在人胰腺癌细胞中表达,瘦处理能增加胰腺癌细胞迁移距离,Ob-Rb表达与胰腺癌细胞迁移显著相关。

  • 标签: 瘦素功能性受体 胰腺癌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低剂量缩宫静脉缓慢推注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与讨论。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疤痕子宫采取二次剖宫产手术的99例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及对照组49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宫体注射宫缩剂10u,胎盘娩出后立即缩宫3U+0.9%NS10ml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宫体注射催产10u,胎盘剥离娩出时立即缩宫10U+0.9%NS10ml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就两组孕妇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深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副作用,在用完缩宫之后,做好如下两方面观察工作其一,患者呼吸困难、呕吐、胸闷、面色改变、恶心情况;其二,心电监护仪监测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变。结果在出血量方面,实验组产后出血总量为(430.26±50.67)ml,对照组为(437.45±56.24)ml;实验组进行静脉缓慢推注后心率和血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血压开始下降,心率增快;在副作用方面,实验组不良反应数量都普遍低于对照组,总体副作用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应用缩宫3U+0.9%NS10ml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联合缩宫10U宫壁注射,可有效减轻副作用,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也不会对术中抗生的使用产生影响。

  • 标签: 低剂量 缩宫素静脉缓慢推注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3岁小儿佝偻病发生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319例我院门诊就诊疑似有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幼儿,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检测小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随访1年。结果简易诊断佝偻病254例(79.6%),BALP诊断佝偻病264例(82.8%),实际随访240例;佝偻病以3~12月、1~3月较为多发;BALP≦200U/L占55例,其中临床分期为初期有10例,漏诊率为18.2%。简易诊断佝偻病254例,其中230例BALP>200U/L,检出率90.6%。无佝偻病65例,其中BALP≤200U/L仅占31例;干预后患病人数108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0~3岁小儿佝偻病患病率较高,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对减少佝偻病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筛查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清促胃液-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慢性胃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将其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80例)以及萎缩性胃炎(观察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促胃液-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的水平,以评定血清促胃液-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诊断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促胃液-17(9.60±4.22)pmol/L、胃蛋白酶原Ⅰ(114.02±17.91)ug/L与胃蛋白酶原Ⅱ(10.99±2.29)ug/L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清促胃液-17(18.01±6.90)pmol/L、胃蛋白酶原Ⅰ(219.83±23.91)ug/L与胃蛋白酶原Ⅱ(20.91±2.30)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中血清促胃液-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辅助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血清促胃液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