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附子中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及对组织学和血清促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中医门诊及病房、康复科病房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AG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60例) 和治疗组(60例,附子中汤联合穴位敷贴) ,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G17、PGI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P<0.05) ,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17、PG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17、PGI水平显著升高(P<0.05) ,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CAG采用附子中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升高血清G17、PGI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附子理中汤 穴位敷贴 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治疗采用附子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腹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从我院2020.3-2022.10期间我院收治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选取80例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症候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和中医汤剂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治疗过程中采用附子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腹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桂枝茯苓丸 腹针治疗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对促进神经内科实习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50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名。结果:研究组实习生各项思维能力评分与学习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在神经内科实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采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实习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各项操作的掌握程度。

  • 标签: 评判性思维教学法 神经内科实习 思维能力 学习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非洋地黄类性肌力药左西孟旦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 HIF-1α活化水平的影响。 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 76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其入选时间均为我院 2015 年 3 月 -2016 年 6 月期间,通过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入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左西孟旦,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和 HIF-1α 活化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间 LEVF 、 SV 、 CO 、 CI 水平 NTpro-BNP 以及 HIF-1α 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对比后均形成统计学意义。 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过程中选择左西孟旦可将血流动力学异常现象予以改善,有助于 NTpro-BNP 水平的降低。

  • 标签: 左西孟旦 冠心病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HIF-1α活化水平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高加速度(+Gz)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inaltrigeminalnucleuscaudalsubnucleus,Vc)内P物质(substanceP,SP)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antagonists,NMDAR),以及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ganglia,TG)内前速激肽原A(preprotachykininA,ppTA)、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β-calcition-generelatedpeptide,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法选取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5Gz组(5G),+10Gz组(10G),将各组大鼠依次固定于实验用小动物离心机。在不同+Gz数值条件下行高+Gz模拟处理程序:在+5Gz条件下(+5Gz峰值持续作用时间为30s,间隔峰值为+1Gz、60s)持续离心5min,每天连续离心5次,每周4d,持续3周;在+10Gz条件下(+10Gz峰值持续作用时间为30s,间隔峰值+1Gz、60s)保持离心5min,每天连续离心5次,每周4d,持续3周;对照组大鼠依照上述同样作用时间和频次,只在离心机的相同固定装置上保持固定5min,不做任何持续高+Gz离心实验干预。实验完成后即刻取大鼠三叉神经节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SP、NMDAR、ppTA、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较,+5Gz组、+10Gz组TG与Vc内的SP、NMDAR、ppTA、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说明在高压环境下,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生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神经活性物质在颞下颌关节疾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TMD)引起的疼痛传导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明高压环境下上述神经活性物质与颞颌关节疼痛的外周及中枢的传导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正加速度 P物质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