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冠心病心力衰竭(简称冠心病心衰)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据统计大约65%的心力衰竭由冠状动脉疾病引发的。冠心病心衰在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衰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冠脉缺血诱发的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所致,慢性心衰主要是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和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由于冠心病导致心衰的成因不同,因此治疗上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下面就对冠心病心衰发病机制及诊治作一浅谈。

  • 标签: 冠心病心力衰竭 冠心病心衰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舒张功能异常 心肌收缩
  • 作者: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7期
  • 机构:冠心病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可发生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之后,也可以由隐性冠心病发展而来。是冠心病的主要死因(约占冠心病死亡病例的40%)。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衰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以左心衰为主(具体见第三节“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的证治”);本节主要讨论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并给予多巴胺5μg/(kg?min)持续泵入每天6h,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米力农10mg加入5%葡萄糖150ml中静滴6h,每日一次,共7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于减少左心室舒张末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然而,与对照组比较,米力农明显改善了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了静息心率。结论米力农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米力农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我院中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出现冠心病的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需要使用常规的治疗,其中实验组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各项的心功能的指标改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的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因而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组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就心功能指标作比对。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各数值全部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等症状,在冠心病的末期,患者还会出现心理衰竭的情况,这是因为这些症状的不断发展而导致的。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者,不伴房颤、严重感染、无静脉血栓形成、无窒息和肺栓塞征象者,不需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目的是提高存活率,减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缓病程的进展。

  • 标签: 冠心病致心力衰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筛选入院时间2015年——2016年的9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详细记录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较重,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对照组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饮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信心以及治愈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5例,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情况、治疗信心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它可以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护理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6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等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记录患者随访期内死亡情况。结果86例患者平均随访(29±10)月,随访期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38例(44.2%),其中猝死10例,心力衰竭恶化19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单变量显示高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肌酐水平高,心功能、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DSV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距离与病死率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6mg/L、肌钙蛋白T〉0.01μg/L、血肌酐≥116μmol/L、心功能分级≥Ⅲ级、LVEF〈0.3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305m/6min是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血肌酐、心功能分级、LVE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对照组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饮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信心以及治愈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5例,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情况、治疗信心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它可以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对照组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饮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信心以及治愈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5例,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情况、治疗信心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它可以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及100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临床特点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3年回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9%、死亡率为47%;对照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24%、死亡率为17%。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心力衰竭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较差,并且死亡率高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

  • 标签: 冠心病 瓣膜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法分为传统组(n=60)和人性化组(n=60),对传统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对所有人性化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人性化组患者护理后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情绪良好、合理运动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优良。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人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简称丹参酮)、麝香保心丸联合加用基础药物(未用其他血管扩张剂)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药物基础上(未用其他血管扩张剂)给予丹参酮IIA磺酸钠60-8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滴每日一次,麝香保心丸一次两粒,一天三次口服。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2.3%。结论诸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且有协同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酮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我院112位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记录研究,找出切实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疾病的适合方法,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便对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患者病情外,利用X射线、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对于冠心病引发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有所帮助。给予患者狄高辛、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进行治疗。结果112位患者均进行正确的诊断,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治愈108位患者,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发生死亡1例患者。证明利用上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明显。结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单纯进行强心、扩张血管、利尿等短期的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变为侧重于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进行阻断,并对心肌重构的长期生物学进行修复性治疗。同时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诱因,正规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 标签: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及100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临床特点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3年回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9%、死亡率为47%;对照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24%、死亡率为17%。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心力衰竭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较差,并且死亡率高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

  • 标签: 冠心病 瓣膜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