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0年代中国生育政策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议题,一方面是它关涉国家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和人口目标,对民众生育子女的数量实行了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受传统生育文化以及当时较落后的社会经济、较欠缺的社会保障背景等多重作用,民众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意愿和要求超出了国家对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通过对1980年代国家为了满足民众适当的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最后制定出国家和民众都较满意的生育政策这一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关乎冲突双方现实利益面前,冲突双方是有可能寻求现实利益上的妥协,实现国家政策与民众意愿两者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双赢的。

  • 标签: 国家政策 民众意愿 生育政策
  • 简介:有同志提出,当前在农村出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否意味着向50年代合作经济转轨?答案是否定的。规模经营是指经营主体通过适度扩大或收缩生产规模,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合作经济则强调个体生产者联合从事经济活动,通过集体力量的优化组合,以提高其经营效益。如果说前者表示生产者或经营主体如何去选择某种经营方式,后者则说明了生产者或经营主体内部的组织形式。确切地说,规模经营更注重于劳动力、物资和资金即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而合作经济首先考虑的是独立生产者及其财产的

  • 标签: 农业合作经济 规模经营 最佳配置 经济活动 生产要素 集体力量
  • 简介:在20世纪,针对如何使中国摆脱落后的局面,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都在思考、探索如何实现现代化。其中20—40年代期间,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具体方法上曾出现了“农工立国之争”,基于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原因,该争论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想要成功几无可能。但该时期知识分子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之路的探索很有特点,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启示作用。

  • 标签: “农工立国之争” 中国知识分子 现代化意识
  • 简介:在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中,除了对科学派进行批判外,玄学派对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质疑,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知识理性、价值理性、实践理性功能.为此,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真理性、价值真理性、实践真理性.具体体现为:初步阐述了科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真理性;深刻论述了自由人生观或自由意志的不“自由”,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真理性;较为正确地分析了通过变革实行社会主义救国论的现实依据,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理性.这些回应,既巩固了之前批判东方文化派所取得的成果,即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更重要地在于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如何正确地推进指明了方向.

  • 标签: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玄学派 挑战 回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重庆解放后的前两年,市总工会在市委领导下将大批机关干部组成若干个工作组分别深入到冶金、机械、煤矿、纺织等工矿企业和商店、码头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组建各级工会组织,大力恢复生产。同时,协助政府整顿建立社会正常秩序,肃特、反霸,进行民主改革,打掉封建把头,废除搜身制等侮辱人格的成规陋习,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增加生产,解决人民生活用品之所需,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 标签: 邵子言 五十年代 重庆 工会工作 生平事迹 工会组织
  • 简介:1920年代,湖南相继成为自治新潮和革命大潮荡涤的中心,同时,迷信与佛化运动亦激荡于城乡各地。新旧两种社会潮流(或称风潮)的逆向并存使湖南成为颇具特殊性的省区。这一特殊现象理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确乎表明社会潮流可以由社会思潮转化而成,也可以由政治力量直接造就。但是,不管出于何种路径,社会潮流都只能在不断给民众带来实际利益的条件下方可长期涌动,否则必然骤起骤落。任何政治力量也改变不了这一历史逻辑。

  • 标签: 社会思潮 社会潮流 政治力量 历史逻辑
  • 简介: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维度内,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传媒叙事进行历史透视,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传媒进行意识形态叙事的表达姿态。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既参与了对抗外族入侵的文化讨伐,又参与了民智启蒙、政党政治的舆论发动和国家政治的话语建构,直至20世纪90年代,传媒叙事的历史语态才发生新变化,即传媒叙事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式微,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取代政治意识形态,并且日益成为当代传媒新的宏大叙事。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意识形态 传媒
  • 简介:自二战后奥地利成立社会党、人民党、共产党临时政府以来,其政治结构处于不断演变之中。战后初期由人民党和社会党长期联合把持奥地利政坛,而后联合政府让位于单独执政,先是1966—1970年人民党一党政府,接着是1970—1983年社会党一党执政,政治结构呈...

  • 标签: 社会党 奥地利 政党政治 人民党 社会民主党 自由党
  • 简介:云南藏区社会由于民族、宗教、地理等多种原因,在历史上,其社会治理表现出相应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特殊性。20世纪50年代以后,云南藏区的社会治理与历史上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个社会中秩序形成主要受到纠纷解决机制选择的影响。这个时期,国家在云南藏区对社会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的作用表现各不相同。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推进,总结云南藏区50多年来社会治理的经验,提出新时期的社会治理对策,将对构建和谐云南藏区、和谐民族地区和和谐边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云南藏区 纠纷解决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 简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高增长态势,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学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这当中就包括陈云和马寅初。马寅初提出的节制生育主张一直受到陈云的坚决支持。陈云还曾经担任了我国最早成立的计划生育机构的负责人,他在长期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科学认识。然而,当时的中国推行计划生育还面临不少困难。毛泽东虽然支持计划生育,但他的表述前后不尽一致,表明他在这个问题上是犹豫的。

  • 标签: 陈云 马寅初 毛泽东 人口 计划生育
  • 简介:采访地点:上海市黄浦区北海路8号10楼会议室采访时间:2018年11月30日上午一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是上海第一印染厂党委副书记兼政治处主任,后调到团市委。据说当时本来不是我。团市委召开七届团代会前,下面先提供了我们纺织系统的诸阿根,也是党委副书记。后来,他们一看不行,这个人和王秀珍在上棉三十厂一起'造反'的。

  • 标签: 共青团 团委书记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具体而言,亦即1982年,中国对外战略由70年代以“联美遏苏”为基本特征的“一条线”战略开始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外战略。这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同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从此,中国不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不再联合一个超级大国反对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 标签: 中国对外战略 对外战略调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美国学 20世纪80年代初
  • 简介:叶文玲长期致力于"无尽人生爱与美"的书写,构筑了一个内容丰实、充满现代性审美张力的文本世界。文章在对其中的审美价值和文体机理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透视作家在应对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创作姿态和精神境遇,并以此文化个案,探讨20世纪40年代出生作家的群体性文化心理人格特征、精神样态、代际制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

  • 标签: 叶文玲 20世纪40年代出生作家 文化透视
  • 简介:加拿大国家能源计划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民族主义为核心,包括能源安全、重新分配税收和“加拿大化”三个政策目标及一系列相应措施。该计划从能源、贸易和投资等多个方面对美国在加拿大的经济利益构成挑战,也是战后美加特殊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美国政府、国会和石油公司分别表达了对计划的反对意见,并向特鲁多政府施压,其效果却不尽人意。由于对美国市场和资本的高度依赖,国家能源计划事实上损害了加拿大油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终因美国石油公司大规模撤资而难以为继。

  • 标签: 能源安全 国际关系 加拿大国家能源计划 美加关系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对50年代后期统战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了纠正和调整,浙江省委在贯彻中央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本省实际,采取积极措施,有步骤、有层次地对本省的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整,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就.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的调整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开展进行的,因此,调整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 标签: 浙江 统战工作 知识分子 民主党派 调整
  • 简介:干部匮乏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区基层建政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川北区为例,中共川北区委采取上级训练输送与下级自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依靠南下干部的同时,着力培养地下党干部、民主人士干部以及乡村干部,使干部匮乏的状况得以迅速缓解,为该区政治经济秩序的恢复奠定了组织基础。在此过程中,川北区干部呈现出地方化的特征,这反映了整个新区地方干部群体的转型与发展趋向。与地方化趋向相伴随的,则是地方干部对于国家政权向心力的强化。

  • 标签: 新解放区 干部培养 南下干部 地方化 川北区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化在上海兴盛并广泛传播的关键时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知识青年介入其中。本文解释了这些青年群体是通过怎样的渠道、网络和资源被吸纳到左翼文化的历史潮流,而其在上海的公共生活网络和私人生活世界是如何构建的,阶层、地缘、书店、学校、报刊等各种媒介等如何影响了这个群体的聚集与分化,最终试图阐释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城市中小知识青年的动员机制。

  • 标签: 中小知识青年 左翼 革命 空间 中间地带
  • 简介:读李长春同志《辽沈大地改革潮——20世纪80年代振兴辽宁的探索与实践》一书,辽沈大地上改革实践者的形象,从著作的字里行间,跃然于我们面前。第一,研读本书,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论;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深切感受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卸任的中央领导人出书频密,已成良序常态.他们的著作常见有三种形式:一是政论文选。更多凝聚着全党阶段性的集体智慧;二是政事感忆,重在记录个人从政往事的思绪心得;三是传记以及非政治主题作品。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 实践者 李长春 大地 辽宁
  • 简介:<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战争中增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镇压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又利用西欧国家和日本在战争中遭到严重损伤和削弱而不得不有求于它之机,既向这些国家进行渗透,又对其殖民地附属国大肆扩张。非洲就是美国扩张的一个目标。

  • 标签: 五十年代 西欧国家 摩洛哥 美国政府 阿尔及利亚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