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护理中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骨科患者共110例,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平均55例。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B组构建压疮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产生情况。比较两个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得分。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的压疮产生率大于实验B组。实验B组的护理质量比实验A组好一些。实验A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在骨科护理中构建压疮护理质量指标能对压疮进行有效性预防,值得推崇。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筛选我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创面修复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30例,品管圈活动)。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品管圈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并且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品管圈 品管圈 构建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压力源的调查情况。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42名研究对象,均是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利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同时,要求所有研究对象填写疫情时期压力源问卷调查表,总结调查表内容,分析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源。结果:42名一线护理人员的CD-RISC总分为(73.85±14.26)分,其中乐观性评分为(10.85±1.47)分、力量评分为(24.38±4.52)分、坚韧性评分为(38.62±6.75)分。42名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为:担心被感染占比30.95%(13/42),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的不舒适占比23.81%(10/42),担心工作出现差错事件占比16.67(7/42),患者不配合占比11.90%(5/42),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占比9.52%(4/42),担心社会舆论占比7.14%(3/42)。结论: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较低,担心被感染、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的不舒适、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件、患者不配合、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以及担心社会舆论等是一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源,医院及科室管理人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相关对策来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减轻压力,舒缓心理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疫情,更好地服务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磁电刺激组和肌肉锻炼组,每组42例。肌肉锻炼组予以盆底肌肉锻炼,磁电刺激组予以磁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膀胱颈旋转角、后角及治疗前后漏尿量、尿流动力学、盆底功能变化。结果磁电刺激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肌肉锻炼组(80.95%,34/42),P<0.05。治疗后,磁电刺激组漏尿量[(3.62±1.17)ml]少于于肌肉锻炼组[(4.85±1.52)ml],P<0.05。治疗后,磁电刺激组最大尿道闭合压高于肌肉锻炼组,最大尿流逼尿肌压低于肌肉锻炼组(P<0.05)。治疗后,磁电刺激组持续收缩力高于肌肉锻炼组,肌肉静息状态肌电值低于肌肉锻炼组(P<0.05)。治疗后,磁电刺激组膀胱颈旋转角、膀胱后角均小于肌肉锻炼组(P均<0.05)。结论磁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尿失禁,减少漏尿量,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 标签: 尿失禁 女性 磁电刺激疗法 盆底肌肉锻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神经损伤,具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特点。椎管内压力(ISP)监测是通过前/后入路椎板或椎体切开减压术后在脊髓损伤最严重部位的硬脊膜下放置压力感应探针,通过压力传感系统动态实时客观地监测ISP数值。近期研究发现其在TSCI的临床管理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现围绕ISP监测在TSCI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TSCI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创伤性脊髓损伤 椎管内压力监测 临床管理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河池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产后女性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42 d内是否发生SUI分为有SUI组(52例)和无SUI组(168例),比较分析两组盆底超声参数及临床资料,探讨各参数对产后SUI的影响,构建ROC曲线并计算超声参数的曲线下面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后SUI的危险因素。结果(1)有SUI组患者的产次(≥ 2次)、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及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无SUI组(χ2=4.13、3.30,t=4.43,均P < 0.05);在静息状态时两组患者的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3.09,均P < 0.05);在Valsalva动作状态时两组患者的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颈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4、4.27、15.64、8.54,均P < 0.05)。(2)静息状态时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状态时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颈活动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25、0.730、0.771、0.813、0.836,联合参数诊断SU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次(≥ 2次)、静息状态时膀胱颈位置(> 27.286 mm)、肛提肌裂孔面积(> 16.663 cm2)、Valsalva动作状态时膀胱颈位置(< -2.774 mm)、肛提肌裂孔面积(> 21.915 cm2)、尿道旋转角(> 80.445°)、膀胱颈活动度(> 30.501°)为产后SUI的危险因素。结论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诊断产后SUI的价值较高,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颈活动度的异常改变与产后SU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优先选用于产后妇女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筛查。

  • 标签: 产后期 女性 超声检查 尿失禁,压力性 骨盆底 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压力-应变环技术评价左束支起搏下不同起搏模式(单/双极)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因症状性心动过缓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左束支起搏(LBBP)的患者29例为LBBP组,以同期基线条件相匹配的29例右心室起搏(RVP)患者作为RVP组。所有LBBP患者术后1周内分别程控为单极、双极起搏模式,评价心室间及左室内的机械同步性,并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获得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LBBP组与RVP组之间、LBBP组内不同起搏模式下的心脏机械同步性和心肌做功。结果与RVP组相比,LBBP组室内及室间机械同步性显著改善(均P<0.05);LBBP组GWI、GCW、GWE增大,GWW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BP组单极与双极起搏对比,心室机械同步性、GWI、GCW、GWE、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提高输出电压后上述参数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RVP患者相比,LBBP患者能保持更好的机械同步性,心肌做功效率更高;LBBP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效率无影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束支起搏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机械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桥蛋白(OP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45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60例。比较2组间血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水平,观察2组间肺动脉压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分析不同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患者血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MGB1、IL-6、TNF-α、OPN、HIF-1α与肺动脉压、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高压组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均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值分别为7.67、4.94、17.29、17.55、15.23,P值均<0.01)。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16.06,P<0.01),FEV1/FVC、FEV1%pred均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值分别为9.94、11.61,P值均<0.01)。肺动脉高压组45例患者中轻度肺动脉高压20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5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均低于中度和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均低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36、25.93、138.83、33.34、30.77,P值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IL-6、TNF-α、OPN、HIF-1α与肺动脉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0.55、0.75、0.80、0.81,P值均<0.01),与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7、-0.77、-0.81、-0.66、-0.82,P值均<0.01),与FEV1%pred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0.86、-0.84、-0.68、-0.85,P值均<0.01)。结论血清HMGB1、IL-6、TNF-α、OPN、HIF-1α与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有关,可作为评估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骨桥蛋白 低氧诱导因子1α 肺动脉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压力性损伤防治及质量指标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压力性损伤动态评估及护理、压力性损伤分级监控及质量管理、压力性损伤数据收集及统计三大模块,基于循证科学设置质量监测指标,实现压力性损伤的全程、动态、实时管理,比较2018年4~12月(应用信息化管理前)采用传统纸质报表管理,2019年1~9月(应用信息化管理后)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压力性损伤防治与管理质量。结果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应用信息化管理后,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上报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应用信息化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压力性损伤评估及上报方面的满意度、在压力性损伤文书质控方面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压力性损伤的信息化管理能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满意度,有利于数据的规范化收集和管理,最终有助于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信息化管理 质量指标监测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状态下经气管压力(TTP)对重症气管切开(简称气切)患者说话瓣膜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佩戴说话瓣膜的50例气切患者相关资料,根据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时长是否≥30 min将其分为耐受组和非耐受组。检测2组患者平静呼吸、用力呼气及发音时TTP,并探讨不同状态下TTP对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情况的预测价值;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说话瓣膜佩戴时长的相关因素,并采用超声评估患者佩戴说话瓣膜前、后呼吸肌收缩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对说话瓣膜应用的满意度。结果发音时TTP对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耐受性具有预测价值(Cut off值为11 cmH2O,敏感度为83.78%,特异性为61.54%)。对说话瓣膜佩戴时长的正性影响因素包括基线膈肌增厚分数和身体功能评分,负性影响因素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佩戴说话瓣膜后2组患者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收缩幅度均较佩戴说话瓣膜前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对应用说话瓣膜的整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11±1.71)分和(5.00±1.63)分)]均较高。结论发音时TTP可帮助预测重症气切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耐受性,同时APACHE-Ⅱ评分、基线膈肌增厚分数及身体功能评分也可影响气切患者说话瓣膜佩戴时长。

  • 标签: 经气管压力 重症 气管切开 说话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IAPU)形成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21 560例,将发生IAPU的121例患者纳入IAPU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出现IAPU的患者纳入非IAPU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术前和术中相关资料,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科手术患者IAPU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21 56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21例(0.56%)发生IAPU,Ⅰ期压力性损伤占86.78%,最为多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APU组与非IAPU组在年龄、BMI、术前活动能力、术前感知能力、麻醉方式、手术体位、体温变化、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是IAPU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外科手术病人IAPU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高危人群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 标签: 外科手术 术中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抑郁状况与人格、妊娠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或在产科住院的符合调查要求的29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确诊产前抑郁分为对照组(正常情绪组,n=245)与观察组(产前抑郁组,n=45),对比两组孕妇的人格状况与压力大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量表E量表,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N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其他压力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有人格P、E、L、N评分,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P<0.05)。结论产前抑郁症的发生与孕期压力应激及孕妇的个性特征有关,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将心理评估纳入产前检查。

  • 标签: 孕妇 产前抑郁 人格 妊娠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危重新生儿压力性损伤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危重新生儿2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护理结局、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压力性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NICU危重新生儿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压力性损伤程度,减少其住院时间,提升其治愈率,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危重新生儿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行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8例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并行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差异和出院后3个月时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压力性损伤治愈及好转占比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病情的改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较高,且压力性损伤病情也得到了缓解,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家庭联动护理 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医院女职工心理压力的有效缓解不仅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亦是维持医院稳定长久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在工作环境复杂以及医患纠纷问题的影响下,医院女职工的心理压力呈现出逐渐增大的态势。鉴于此,本文从医院与职工心理压力形成因素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尚具体阐明医院工会减轻女职工心理压力的措施实施。

  • 标签: 医院工会 心理压力 工作环境 女职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于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工作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探究其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病例系统中随机抽取55例具有压力性损伤高风险的患者(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探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临床资料登记顺序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28例、B组(观察组)27例,对A、B两组分别施以普通护理和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方案,实验结束后综合评估分析两种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满意度(92.59%)明显高于A组(78.57%),且B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例,7.41%)明显低于A组的(6例,21.43%),P<0.05。结论: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而言,合理应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方案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 标签: 临床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治疗效果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管理在减少手术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程序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Ⅰ期1例发生率2.86%,对照组术后压力性损伤Ⅰ期、Ⅱ期、Ⅲ期分别3例、2例、1例,发生率7.14,两组对比,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管理在减少手术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程序化护理管理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医院实施老年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病例选择,选取120例入组,为患者实施抽签法分组,两组例数相同,探析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探析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老年高危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价值。

  • 标签: 高危 压力性损伤 老年患者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根本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整理自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压疮的32例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手术名称、时间,压疮部位、分期等并分析风险发生因素。结果:压疮发生是由于患者和护士及医生等多方因素引起的。结论:相关护理人员要做好原发疾病干预工作,术前进行访视及全面评估、术中采取相关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及时有效对患者进行观察,医院要注重加强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工作。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 压力性损伤 护理对策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对其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