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胃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X线诊断,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X线诊断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X线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 X线诊断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以电子病历为基础,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平台,于医嘱系统中设定临床路径病例的治疗及检查范围,通过对变异的实时管理,不断改进医嘱内容,每季度对实施病种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达到临床路径持续改进。结果对同一病种在实施路径管理进行环向比较,医疗费用得到较好的控制,药费比例明显下降,医嘱出院率显著提高。结论医院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 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老年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病人均采取常规抗感染、吸痰、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手叩法排痰治疗,治疗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行叩振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痰量、呼吸音、呼吸频率(R)和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痰量减少、呼吸音改善、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振动排痰机能更好的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振动排痰机有助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老年人 骨科卧床患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超声诊断在临床治疗中已经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为疾病的检出提供有力的依据,尤其是在腹部疾病、意外创伤的诊断上。超声医学检查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诊断效率,还能够提高疾病诊出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争取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患者能够获得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本次研究对超声医学检查在临床急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引用实例探析了临床急诊检查中超声医学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 标签: 临床急诊 检查 超声医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烧伤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皮肤热力烧伤(如火焰、开水等)最为多见。在治疗烧伤方面,经历了由干燥疗法到湿润疗法的转变。烧伤外科所遇到的创面,由于有严重的污染及软组织的不同损伤,以至造成局部抵抗力的下降,往往面临着感染、溃烂及长时间的不愈合等问题。以往的做法是清洁换药,以各种消毒药涂擦创面,而后是无菌纱布包扎以与空气隔离。虽然起到了清洁、消毒和保持无菌的作用,但同时药液也刺激了创面,加之纱布的紧密包扎,延缓了创面的愈合,容易延误下一步的治疗。本文分析了湿润烧伤膏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皮肤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关注度也持续上升。钙是人类身体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对于钙在临床方面的主要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 标签: 人体健康 临床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在呼吸内科中得到普遍应用。呼吸内科中电视胸腔镜也就是内科胸腔镜,在发展初期通常被用于诊断胸膜疾病,但随着适应症范围的不断扩大,内科胸腔镜在胸膜肺病症的诊断中有着良好效果。本文针对呼吸内科中胸腔镜的临床使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实现内科胸腔镜应用水平提升,保证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呼吸内科 临床应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甲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选用甲巯咪唑进行长期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甲巯咪唑进行短期治疗,病情好转停止使用该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改善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巯咪唑 长期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对5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观察CT检查在腹部创伤病症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CT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病症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创伤 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抗生素是较为常见的抗菌杀菌性药品,这种药品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对多种炎症以及细菌感染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这种药品的滥用情况也很常见,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普遍,直接促使了很多细菌抗药性的大幅增长,尤其多重耐药菌的出现,让问题的变得更加严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问题异常突出,为了将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性、深入性的研究,本文对抗生素的药效分析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 标签: 抗生素 药效学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智能手机心电图。方法从智能手机心电图工作原理,使用体会及临床应用方面综述了其目前临床应用进展。结果智能手机心电图可以作为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管理工具。结论智能手机心电图作为院外诊断的非处方工具,目前在我国还缺少足够的循证医学研究。

  • 标签: 智能手机 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确诊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中,以冠脉造影结果判定为冠心病,共67例患者监测结果显示为阳性,13例监测结果为阴性;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共62例监测结果显示为阳性,18例监测结果为阴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压低阳性率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冠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联合应用可以促使冠心病的诊断率有效提高,因而值得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生殖遗传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生殖遗传科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6%,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与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比对照组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生殖遗传科中临床护理中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生殖遗传科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出足月、初产的产妇120例,按照产妇个人意愿进行分组,每组60人,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一组为观察组,自然生产的一组为对照组,在两组采取常规产前准备的基础上,将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达到了100%远高于对照组的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进行剖宫产的有6例,占10%;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有18例,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窒息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产科临床中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缓解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安全有效,对婴儿无影响,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 产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膏穴疗法是祖国医学一种古老的治疗方式,其作用直接,适应症广。随着如今耐药性与口服药物毒副反应的增加,以及放化疗的杀伤性损害,中医膏穴疗法已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尤其对于体质虚弱的慢性病患者以及肠胃功能低下者,此种疗法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齿槽外科中GBR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40例在我院齿槽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20例通过常规方法展开治疗为一般组,20例通过GBR技术展开治疗为GBR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1年随访,GBR组平均骨高度、平均骨宽度、平均骨密度、新骨占面、粘膜面积变化均显著较一般组高,P<0.05;治疗后GBR组语言功能评分是(12.3±2.6)分,咀嚼功能评分是(10.3±1.1)分,美观度是(90.3±3.4)分,分别与一般组的语言功能(8.2±2.0)分、咀嚼功能(7.3±1.4)分、美观度(70.2±4.8)分对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牙槽外科中,GBR技术有较大应用价值,可促进患者语言、咀嚼功能、美观度的提升。

  • 标签: 齿槽外科 GBR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细胞去除技术在血液储存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血站中心 2013年至 2016年 8545例输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3416例输注未去除血液中白细胞, 3744例在储存血液之前已去除血液内白细胞, 1385例在医院床前将血液中白细胞去除,分析和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输注未去除血液中白细胞的反应率为 5.796%,储存血液之前已经去除血液内白细胞的反应率为 0.267%,医院床前将血液中白细胞去除的反应率为 0.650%,三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储存血液之前已去除血液内白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为 96.10%、血小板清除率为 85.39%、白细胞清除率为 99.78%;保存期结束之后无菌培养显示为无菌生长。结论:在血液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可使输血反应降低,且其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医院床前将血液中白细胞去除的效果。

  • 标签: 血液储存 白细胞去除技术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