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肛原癌为少见的肛管直肠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位于肛缘附近,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以手术加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效果,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

  • 标签: 一穴肛原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腧教学方法探讨1、强调解剖学知识的应用;2、注重几种腧定位方法的联合应用;3、强调腧的功效和主治;4、注重在人体上进行点穴操作;5注重联系临床实际。

  • 标签: 针灸腧穴教学方法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检索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文献,总结其治疗痛症的疾病范畴以及使用频次。方法应用中医文献学和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筛选尺泽单及其配伍治疗痛症的信息,形成规范化格式,并对统计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尺泽可以治疗包括肘痛、心痛、腰痛等九种痛症。占前五位的分别是肘痛、心痛、腰痛、手臂痛、咽喉肿痛。结论尺泽治疗痛症的范围较广,效果卓著,是痛症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的穴位之一。

  • 标签: 痛症 尺泽 针刺
  • 简介:通过检索针刺四缝疗法相关古籍,发现本疗法起源于明朝初期董宿的《奇效良方》,文中虽叙述不多,却涵盖了四缝的定位、所用针具及主治疾病。至明朝末年,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对四缝的定位有了更精准的论述,所用针具在针柄方面也有了创新。到清朝中期,在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中本疗法得以进一步完善,书中阐明了其主治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规范了具体诊疗技术等。晚清廖润鸿的《针灸集成》又丰富了四缝的定位,拓展了针刺四缝疗法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四缝穴 奇效良方 针灸大成 串雅内外编 针灸集成
  • 简介:以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古今具有代表性的、、和中的经图,分析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及交会的所属情况.认为该经目前较为公认的循行路线和交会是逐渐演变而来的,这对针灸文献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足少阳胆经 经穴图 经络系统 经络 文献比较研究 中医理论
  • 简介:摘要为探索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51例患者应用双侧涌泉艾条温和灸进行治疗观察,选取其中48例(3例因未做满1个疗程除外)分析总结,有效率达97.3%,效果满意。

  • 标签: 睡眠障碍 艾灸 涌泉穴
  • 简介:现代柴油机的有效压力、转速、功率不断提高,质量越来越小。结构日益紧凑,气缸套壁厚有减薄的趋,这使其抗蚀的能力有所下降。我们在维修实践中发现.现代柴油机的蚀损坏非常严重。许多柴油机的气缸套不是因为超过了磨损极限而更换。往往是因蚀损坏被迫换新。蚀已成为影响现代柴油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柴油机 穴蚀 预防 有效压力 磨损极限 使用寿命
  • 简介:笔者自93年5月至96年10月对90例患胃脘痛患者随机分别采用按时取(观察组)和辨证取(对照组)进行针刺治疗,观察各自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达97.8%,对照组有效率达88.9%,两组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

  • 标签: 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 胃脘痛 按时取穴 有效率 观察组
  • 作者: 袁银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家庭药师》2023年第11期
  • 机构: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510900
  • 简介:双向调节效应是中医针灸治疗的核心作用之一,它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而影响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本文试从腧双向调节作用的古代文籍记载、作用表现、取决因素、作用途径等方面对作用进行浅析,进一步强调腧双向作用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和阐明其相互作用原理研究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为临床医生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借鉴性思路及理论依据。

  • 标签: 腧穴;双向调节;中医针灸
  • 简介:摘要: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储能技术的工业化。目前实现工业化推广的大容量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已建成的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均依托于地下盐用于储气。云应地区拥有丰富的盐资源,具备推广压缩空气储能的基础条件。因此研究云应地区的地层构造特征,对于盐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和示范项目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盐穴 压缩空气 储能 地层构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漏肩风应用经络辨证指导选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共选择60例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的漏肩风患者进行研究,利用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络辨证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针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情况实施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下降,关节活动度评分提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强(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运用经络辨证指导取法为漏肩风实施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减轻疼痛。

  • 标签: 经络辨证 漏肩风 选穴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秩边为临床常用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腧,具有清利膀胱、调理下焦等作用。出自《针灸甲乙经·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二十六第九》“在第二十一椎下,两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古人很早选取秩边治疗各类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的针刺方法,则可治不同的病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浅析秩边临床应用的广泛性,有助于为进一步探究秩边针刺的方法、起效的机制,充实治法理论依据,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考。

  • 标签: 秩边穴 足太阳膀胱经 气至病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失眠患者采用经推拿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失眠患者,共计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其中接受西药治疗的为参照组,采用经推拿技术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失眠患者采用经推拿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极为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失眠 经穴推拿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皇甫谧在魏甘露四年(259年)编撰的,它在中国针灸医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甲乙经》引用《针经》(即《灵枢》)、《素问》、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本书为蓝本,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还广泛吸取了秦汉时期针灸临证实践的经验,来丰富《甲乙经》的内容。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系统、临床丰富的针灸学专著,也为后世针灸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针灸甲乙经 特定穴 贡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针刺夹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十宣放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十宣穴放血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文革内乱中,党内关怀并没有中断,党内健康力量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抵制和纠正“极左”错误实践,从政治上、精神上、生命安全等各方面给予受冲击迫害的老干部以程度不同的关爱,党的“普照的光”仍然温暖着身处逆境老干部,坚定着他们对党的信念,使他们的大多数人始终能看到光明和希望,最终渡尽劫波迎来胜利。

  • 标签: “文革”期间 老干部 党内 关怀 内乱 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