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材质留置针对脑血管造影患者管相关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20例,依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管相关并发症、管时间以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管后24 h堵管、液体渗出、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1.67%(1/60)、0,与对照组的3.33%(2/60)、3.33%(2/60)、3.33%(2/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037、0.348、2.039,P>0.05);观察组管后48 h堵管、液体渗出、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67%(1/60)、1.67%(1/60)、1.67%(1/60),与对照组的10.00%(6/60)、8.33%(5/60)、6.67%(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793、2.814、1.884,P>0.05);观察组管后72 h堵管、液体渗出、静脉炎发生率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15.00%(9/60)、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934、4.905、3.937,P<0.05);观察组管后24 h、48 h、72 h冲管前、后液体单位时间的流速(506.15 ± 66.84)、(483.55 ± 36.87)、(410.62 ± 41.66)ml/h,高于对照组的(474.77 ± 45.71)、(417.80 ± 22.14)、(310.87 ± 20.96)m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02、11.842、16.568,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8.53 ± 1.41)分,高于对照组的(7.97 ± 1.23)分,留置针留置时间(84.45 ± 8.95)h,长于对照组的(76.97 ± 6.7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18、5.163,P< 0.05)。结论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降低脑血管造影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管期间舒适度。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留置针 并发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预见性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ICU中心静脉管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管时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预见性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提供患者的管时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见性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基于信息 - 知识 - 信念 - 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 PICC 管术后胃肠道肿瘤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方法 : 选取我院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患者 80 例 ,均使用手术治疗,在手术后使用 PICC 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基于信息 - 知识 - 信念 - 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模式。 结果 : 在干预前,两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别较小 ( P > 0.05 )。在干预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 P<0.05 )。实验组的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 )。 两组并发症差别较大 ( P<0.05 )。 结论 : 在胃肠道肿瘤的患者中使用 基于信息 - 知识 - 信念 - 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基于信息 - 知识 - 信念 - 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 PICC 置管 胃肠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锁骨钩钩方法在治疗Rock-Wood Ⅲ、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研究纳入的48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钩方式治疗24例(常规组),其中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42.4岁;采用改进钩法治疗24例(改进组),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44.7岁。通过对比常规组及改进组不同钩方法对Rock-Wood Ⅲ、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比较两组在肩锁间隙、喙锁间隙的差别,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肩部功能的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3.4个月随访,改进组术后喙锁间隙与常规组术后无明显差别,在肩锁间隙上两组有明显差别,改进组在VAS及Constant评分优于常规组。结论改进后的钩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上与常规方法相比固定更为稳定,在减小术后肩锁关节增宽、控制肩锁关节前后移位方面有其优势,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Rock-Wood Ⅲ、Ⅳ、Ⅴ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穿刺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应用时机的选择对患者结局和并发症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德阳市人民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75例接受PCD治疗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PCD应用时期及其疗效。结果75例SAP患者中液体聚集期(ANC期)51例(68%),包裹坏死形成期(WON期)24例(32%),死亡0例(0%),治愈70例(93.3%),5例(6.7%)行进一步外科治疗。两期的平均PCD放置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病率(胰瘘、导管阻塞或脱落、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在SAP不同阶段(ANC期和WON期)的应用不影响其安全性和疗效,延迟使用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管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膜透析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LA组,30例)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NB组,30例)。LA组:术前给予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在手术切口和手术路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NB组:行术侧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内注射1%利多卡因+ 0.5%罗哌卡因15 ml,腹横肌平面给予1%利多卡因+ 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患者入室时(T0)、麻醉完成后(T1)、手术开始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2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补救镇痛次数,术中、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因无法耐受转换为全身麻醉的比率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T0时比较,T2和T3时LA组HR明显增快[(93.1 ± 9.7)、(99.8 ± 11.6)次/min比(78.4 ± 10.5)次/min]、MAP明显升高[(105.1 ± 13.7)、(110.5 ± 14.4)mmHg(1 mmHg=0.133 kPa)比(92.1 ± 12.8)mmHg](P<0.05),NB组各时点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A组比较,NB组T2和T3时的HR和MAP均明显降低(P<0.05)。N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LA组[(70.67 ± 7.39)min比(82.57 ± 8.09)min](P<0.05)。LA组术中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多于NB组(48次比10次)(P<0.05)。NB组术中和术后24 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LA组[(3.25 ± 0.65)分比(5.85 ± 0.76)分、(1.46 ± 0.57)分比(2.37 ± 0.45)分](P<0.05)。LA组转全身麻醉率为3.33%(1/30),NB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管术是安全有效的,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无明显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麻醉,局部 腹膜透析 导管,留置 腹直肌鞘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次行PICC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单纯思维导图组)和观察组2(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分别为(137.23 ± 8.42)、(144.97 ± 6.43)、(148.20 ± 6.04)分,3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9.21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97、-5.796、-2.008,均P<0.05)。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6.50 ± 12.47)、(84.17 ± 10.67)、(90.87 ± 8.54)分,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3.590,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59、-5.208、-2.685,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化疗间歇期PICC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PICC 思维导图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鼓膜管联合药物灌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63耳),耳内镜下行鼓膜管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灌注中耳治疗3周,随访1年,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40例(63耳)中,治愈32耳(50.8%),好转24耳(38.1%),无效7耳,总有效率8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34/63),包括初次管后通气管脱落10耳(15.9%),均予以再次鼓膜管;耳漏12耳(19.0%),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遗留鼓膜穿孔3耳(4.8%);通气管堵塞9耳(14.3%),耳内镜下予以3%双氧水清洗吸除后再通;术后复发8耳(12.7%)。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管联合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灌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鼻咽肿瘤 中耳炎,伴渗出液 内窥镜检查 地塞米松 糜蛋白酶 放射疗法 鼓膜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管(PICC)带管院外护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PICC管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微信教育方式延续护理,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常导管观察得分(31.42±3.58)分,导管维护依从性得分(22.47±3.18)分,导管管理信心得分(16.84±2.87)分,异常情况处理得分(15.25±3.64)分,信息获取得分(17.66±2.79)分,带管运动得分(21.68±3.44)分,带管日常活动得分(30.37±3.7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59、10.521、9.886、12.354、10.648、9.677、13.521,均P<0.01)。观察组管必要性掌握得分(92.41±1.65)分、携管观察要点掌握得分(93.54±1.88)分、携管注意事项掌握得分(96.25±1.34)分,对照组分别为(82.76±3.13)分、(85.37±3.49)分、(84.75±4.0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21、12.512、10.884,均P<0.01)。观察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为0、静脉炎发生率为2.27%(1/44)、导管堵塞发生率为4.55%(2/44)、导管移位发生率为4.55%(2/44)、导管破裂发生率为2.27%(1/44),均低于对照组的11.36%(5/44)、18.18%(8/44)、25.00%(11/44)、29.55%(13/44)、15.91%(7/4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5.021、6.412、6.851、4.021,均P<0.05)。结论微信用于乳腺癌患者PICC带管院外护理中,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掌握导管维护知识,减少院外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导管,留置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微信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拖线管垫棉综合疗法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管理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 70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拖线管垫棉综合疗法,并在术后给予伤口管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情况。 结果:患者治疗后 Wexner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拖线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并在术后进行科学的伤口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肛门功能 。

  • 标签: 拖线 置管 垫棉 综合疗法 高位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以循证为基础的品管圈在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心静脉管(CVC)堵管率的效果。方法2018年1~9月开展基于循证的品管圈活动,经查找文献、评价证据等级、确定审查指标后制定降低CVC堵管的护理对策并在临床实践,与2017年10~12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VC堵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循证证据改进后,2018年1~9月平均堵管率低于2017年10~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护理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VC堵管率,提高护士循证思维和实践能力。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循证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 品管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机器人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配合芪归健骨方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9例患者, 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手术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 。治疗组A 19例:运用“ TINAVI”机器人导航 系统,对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口服钙片 。治疗组B 29例:运用“ TINAVI”机器人导航 系统,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口服芪归健骨方。结果:治疗组( A和 B)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0.53%、 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 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 A和 B)患者的手术中平均单枚钉时间、位置准确率、透视次数、平均下床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2周疼痛评分( VAS评分),治疗组 B明显低于治疗组 A及对照组( P均 <0.05)。结论:机器人导航下钉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手术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术后下床时间,配合口服芪归健骨方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骨科机器人 芪归健骨方 脊柱微创手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肠内营养治疗的85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肠内营养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胃管组(44例)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组(4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鼻胃管组比较,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组患者的腹泻、胃潴留、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较低,管道堵塞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5.2±4.7) d]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7.6±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NRS2002评分分别为(1.73±0.52)分、(1.87±0.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可降低腹泻、胃潴留、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应注意降低胃空肠造瘘术管的堵管率。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肠内营养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 鼻胃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O型臂导航下经皮椎弓根钉与传统透视下经皮椎弓根钉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72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经皮椎弓根钉方法分为A、B两组,传统透视下经皮椎弓根钉为A组,36例患者共置入168枚椎弓根螺钉;采用O型臂导航下经皮椎弓根钉为B组,36例患者共置入164枚螺钉。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放射剂量和单枚螺钉透视时间、钉时间和准确性、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等指标。2组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手术时间(99±14)min,B组为(75±10)min;A组单枚椎弓根螺钉钉时间(15.8±2.6)min,B组为(11.8±3.3)min;A组的每枚螺钉透视时间为(38.0±2.0)s,B组为(28.5±2.8)s;A组的每台手术室内放射剂量为(563±163)cGy/cm2,B组为(378±70)cGy/cm2;B组上述指标均优于A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8、5.73、16.30、6.25,均P<0.05)。A组螺钉钉Rampersaud评分分级优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结论O型臂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清晰度导航图像并实现高精确度导航操作,较传统组钉准确率更高,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同时能明显减少钉和手术时间,辐射剂量更少。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O型臂导航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以下简称B-flow)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引导大面积烧伤患者动脉穿刺管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CDFI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和B-flow+CDFI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其年龄分别为19~60、18~58岁。根据病情进展,择机进行动脉穿刺管,操作过程中单纯CDFI组患者仅采用CDFI引导,B-flow+CDFI组患者联合应用B-flow和CDFI引导。以首次管为基础,统计2组患者管部位,一次穿刺管成功、回针后复穿管成功及管失败的发生率,管耗时,管后3 d内创面脓毒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动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患者均经创面管,2组患者管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05)。(2)B-flow+CDFI组患者一次穿刺管成功率为81.25%(26/32),明显高于单纯CDFI组的51.43%(18/35),χ2=6.594,P<0.05;管失败率为3.12%(1/32),明显低于单纯CDFI组的20.00%(7/35),P<0.05;回针后复穿管成功率与单纯CDFI组相近(χ2=1.029,P>0.05)。(3)B-flow+CDFI组患者管耗时为(15.7±1.1)min,明显短于单纯CDFI组的(17.1±2.2)min(t=11.316,P<0.01)。(4)单纯CDFI组患者管后3 d内创面脓毒症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6%(1/35)、0,与B-flow+CDFI组的0和3.12%(1/32)相近(P>0.05);B-flow+CDFI组患者管后3 d内动脉血栓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单纯CDFI组的20.00%(7/35),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CDFI,B-flow联合CDFI可以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动脉穿刺管成功率,缩短管耗时,并可以有效降低管后动脉血栓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烧伤 超声检查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 彩超多普勒超声 动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5月收治于我院的 64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盲探式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的对照组( n=32),以及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的观察组( n=32),比较两组患者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麻醉失败率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在提高麻醉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率,更具安全性,更实用于老年患者,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动脉序贯静脉管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穿刺左侧肱动脉于患侧髂动脉管溶栓,2~3 d后复查造影并穿刺患侧腘静脉行球囊扩张(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手动抽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观察血栓清除情况、患侧下肢周径变化情况及溶栓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者经动脉管溶栓后24例(92.31%)腘静脉及膝下段深静脉血栓大部分溶解;之后行PTA+PMT+CDT操作1次者17例(65.39%),操作2次者7例(26.92%),操作3次后置入髂静脉支架者2例(7.69%)。血栓清除率Ⅲ级者22例(84.62%),Ⅱ级者2例(7.69%),I级者2例(7.69%)。治疗前膝上周径与健侧差值为(5.02±2.29)cm,治疗后差值为(0.74±0.18)cm,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7.601,P<0.001)。26例溶栓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髂动脉管溶栓序贯腘静脉PTA+PMT+CDT对于急性混合型LEDVT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 动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管 (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的 40 例采用 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肿瘤患者采取 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配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延长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使患者顺利完成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