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预防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发生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形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预防护理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折手术后下肢静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10月期间骨折手术后患者232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5例,按传统方法指导患者早期功能活动及嘱患者家属经常按摩患者下肢;观察组117例,除传统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静脉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16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07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治疗仪预防术后下肢静脉效果明显,省事节力。

  • 标签: 气压治疗,下肢静脉血栓,骨折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临床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并发下肢静脉,随后,对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50例)采取超声消融介入治疗。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χ2=8.27);平均溶栓时间观察组的平均溶栓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t=12.45)。结论超声消融对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临床效果奇佳,既可减少溶栓时间,又可加速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骨科创伤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消融 临床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护理中有效的预防静脉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静脉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护理中给予预防静脉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地降低静脉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老年 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肠系膜静脉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肠系膜静脉的患者一共有30例,对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有腹部疼痛、发热以及血便等。5例病人在一个月以内死亡。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对其主要采取临床CT进行诊断,以及采取抗凝以及手术治疗,使病人死亡率明显下降,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静脉(DVT)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起病隐匿,常因难以诊断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来预防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显得非常关键。2012年~2014年间,我院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提出的预防骨科大手术静脉形成的指南(草案)方案,由同一组护士对35例行骨科大手术后患者进行DVT的预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肢静脉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静脉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静脉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静脉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气压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病人下肢静脉(LDVT)的效果。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30%患者发生LDVT,干预组5%,差异显著。干预组静脉通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双下肢血流速度加快,干预组膝关节上下周径差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患者L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明显,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开胸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置入PlCC后发生静脉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进行改善。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200例应用肿瘤化疗PICC患者的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治疗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病率(21%)显著低于对照组(39%),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95%)显著低于对照组(70%),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分析肿瘤患者置入PlCC后发生静脉的原因,采用改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产期护理。对两组产妇下肢静脉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由结果可知,观察组产妇下肢静脉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利于产妇康复。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干预 剖宫产 静脉血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后肿胀下肢急性静脉利用超声检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400例下肢急性静脉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位200例患者。对观察组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结果在观察组中下肢畸形静脉的发病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得发病率,且P<0.01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下肢血栓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将超声检查应用到下肢静脉的检查体系中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下肢骨折 急性静脉血栓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例PICC置管后患者并发静脉的病例,经积极正确救治,患者痊愈出院,研究探讨静脉发生的原因和如何减少及及早发现PICC置管术后并发静脉,以及一旦发生后的治疗及护理对策,以确保PICC留置的安全性,延长留置时间,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更好为临床服务。近年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成为癌症患者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治疗的耐受性,但也会引起静脉炎、静脉、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其中静脉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加以维护,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下面就PICC并发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总结900例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重点是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思想上的认识,注意保护静脉,术中及术后给予正确体位,术后早活动及注意保暖下肢,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是预防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 静脉血栓的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后一种少见并发症,,总结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患者的护理。目的积累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特级护理,记录患者临床病情变化所对应的护理工作。

  • 标签: 脾切除 肠系膜静脉血栓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钠和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静脉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4例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静脉形成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在法率为8.1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静脉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栓复发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华法林 消化系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妇科盆腔手术患者17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8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7例实施预防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下肢疼痛、下肢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标签: 妇科 盆腔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