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钠眼液在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2016年5月到2018年11月本院收诊的10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例(羧甲基纤维钠眼液+基础治疗)与对照组51例(基础治疗),比较2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FL(角膜荧光染色检查)、SIT(泪液分泌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FL(2.34±0.29)s、SIT(12.85±0.86)mm/5min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羧甲基纤维钠眼液方法可有效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预后质量,加快其视力恢复速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干眼症 白内障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 简介:摘要:聚苯硫是工程塑料之一,具有重量轻、化学性好、耐温性好等特点,但同时存在材料亲水性差、耐酸性好,镀层不易沉积特点。本文对聚苯硫化学镀过程的粗化、去应力等过程进行了相关正交试验,得到包括结合力、外观、焊接等良好的镀覆层。在军用连接器要求高耐腐蚀、低重量背景下,采用聚苯硫具备代替金属铝合金或者其他金属进行化学沉积,具有大幅度提高耐腐蚀性能、降低产品重量意义。

  • 标签: 聚苯硫醚 粗化 镀覆
  • 简介:研究了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对杨木木片进行预水解过程中半纤维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缓冲溶液浓度(50-150mmol/L)对半纤维溶出的影响较小,而体系pH值(3.0-4.2)影响显著。随着预水解体系pH值的降低,水解液中总糖和单糖含量逐渐增加,pH值为3.4时低聚糖含量达最大值。与以水为介质的热水预水解相比,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可促进半纤维溶出,抑制糖类物质(尤其是单糖)的进一步降解,可获得更多的低聚糖和单糖。在缓冲溶液浓度100mmol/L、pH值3.4的优化条件下,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预水解液中低聚糖和单糖含量分别为6.47g/L和2.47g/L,降解产物乙酸和糠醛的含量分别比热水预水解减少了46%和47%。

  • 标签: 杨木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预水解 单糖 低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用羧甲基纤维钠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数字抽签法对2016年3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7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和对照两组各35例。所有入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羧甲基纤维钠眼液。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比对照组的82.8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羧甲基纤维钠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病患施以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其眼干等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疗效
  • 简介:据报道,一个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它能将纤维这种生物质中最常见的形式直接转化为一种有用的化学物质,即乙二醇。关键的是,转化作用的原材料不是粮食,因此不会威胁到粮食安全。

  • 标签: 乙二醇 纤维素 金属催化剂 直接转化 科学家 碳化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载大鼠表皮干细胞(ESC)的聚己内酯-乙酸纤维(PCL-CA)纳米纤维支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快速贴壁法从30只1~3 d龄SD大鼠(雌雄不明)中分离培养原代ESC,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分别鉴定原代细胞中整合β1、细胞角蛋白19(CK19)为阳性表达后,采用第1代ESC进行后续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以聚己内酯和乙酸纤维为组分的PCL-CA纳米纤维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拓扑结构并测量其中25条纤维直径。采用构建的PCL-CA纳米纤维支架作为培养基底,使用角质形成细胞(KC)培养基培养ESC构建ESC-纳米纤维支架复合物(下称ESC支架),培养3 d,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中ESC的形态及其与支架的关系。将ESC支架中的ESC作为PCL-CA纳米纤维支架组,将在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皿中使用KC培养基培养的ESC作为Ⅳ型胶原组,培养3 d,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ESC中CK19的蛋白表达水平(样本数为3);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组ESC中CK1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在15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背部左右两侧均制备1个直径约2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不行植入的空白对照组、植入PCL-CA纳米纤维支架的单纯支架组、植入培养3 d构建的ESC支架的ESC支架组,计算伤后3、7、14、21 d创面面积百分率(样本数为5);取伤后21 d创缘新生皮肤组织,行Masson染色后评估创面愈合质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关键蛋白Notch1、Jagged1、Hes1的蛋白表达水平(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构建的PCL-CA纳米纤维支架具有疏松多孔的网格状多层立体结构,其中的纤维表面光滑无孔隙,纤维直径为(383±24)nm。培养3 d,ESC支架中的ESC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且与支架紧密贴合,细胞间相互连接,细胞充分伸展在支架表面形成膜片。培养3 d,PCL-CA纳米纤维支架组ESC中CK1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Ⅳ型胶原组(t=24.56,P<0.01)。培养7 d,与Ⅳ型胶原组相比,PCL-CA纳米纤维支架组ESC中PCNA表达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CK19表达阳性细胞比例更高。伤后3、7、14、21 d,ESC支架组大鼠创面面积百分率分别为(78.0±1.8)%、(40.9±2.0)%、(17.9±1.1)%、(5.0±1.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84.2±1.9)%、(45.4±2.6)%、(21.8±1.7)%、(10.1±1.1)%(t=5.42、3.09、4.33、7.58,P<0.05或P<0.01)以及单纯支架组的(82.7±1.2)%、(44.8±2.0)%、(22.4±2.4)%、(10.3±2.4)%(t=4.98、3.11、3.84、4.57,P<0.05或P<0.01);空白对照组与单纯支架组大鼠创面面积百分率相近(t=1.47、0.39、0.47、0.22,P>0.05)。伤后21 d,各组大鼠创缘新生皮肤层次完整;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支架组相比,ESC支架组大鼠创缘新生皮肤组织中胶原排列更加整齐;ESC支架组与单纯支架组大鼠创缘新生皮肤组织中支架均完全降解。伤后21 d,单纯支架组大鼠创缘新生皮肤组织中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近(t=1.70、1.94、0.18,P>0.05),ESC支架组大鼠创缘新生皮肤组织中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支架组(t=13.31、22.07、20.71,P<0.01)。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PCL-CA纳米纤维支架能够抑制大鼠ESC的分化而不影响其增殖;利用PCL-CA纳米纤维支架作为载体培养大鼠ESC构建的ESC支架能够显著促进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标签: 纳米纤维 伤口愈合 细胞分化 表皮干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 简介:RTP特种复合材料公司宣称,他们最近开发出来的聚醚酮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足以用来替代金属使用。这种2200系列产品具备比短玻纤聚醚酮复合材料更高的热变形温度和更小的收缩率。抗冲击性能和抗压缩性能更好。这种材料还具备质量轻、纤维增强、不需要二次加工、机械性能好、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磨、不易变形等优点,可在压缩机和泵上应用.替代金属材料。

  • 标签: 增强复合材料 长纤维增强 聚醚醚酮 热变形温度 金属材料 抗压缩性能
  • 简介: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采用浸渍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醋酸纤维(CA)超滤膜。通过计算孔隙率判断膜孔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表面进行观察,测定超滤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探讨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用量对CA超滤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EG-200和PEG-400能有效改善CA超滤膜的孔径和结构,使膜的微孔增多,孔间连通性增强,孔隙率、纯水通量及截留率增加。

  • 标签: 醋酸纤维素 超滤膜 聚乙二醇
  • 简介: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螯合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溶液pH值为1时,饱和吸附容量为53.48mg/g;SCCA对Ni^2+的吸附能力弱,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e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中,Cr^6+和Ni^2+扩散初期的速度控制步骤都是由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在Cr^6+、Ni^2+两种离子共存时,SCCA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30℃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1时,其吸附选择系数为26.38。

  • 标签: 螯合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 简介:木聚糖酶及无纤维酶纯化组份CFX(CelulaseFreXylanase)对蔗渣硫酸盐浆漂白实验显示,纸浆可漂性提高与酶剂量的关系,结合后续H2O2漂白表现出来;酶剂量选择应根据漂白浆卡伯值和酶系组成结合白度和粘度变化等指标确定;漂白废液碳水化合物分析显示纤维酶FPA活力与葡萄糖和木糖糖基比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适时增加螯合剂处理对木聚糖酶和H2O2漂白效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蔗渣硫酸盐浆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螯合剂 漂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植物提取物面膜配方中羟乙基纤维的添加量进行研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在植物提取物面膜处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羟乙基纤维,以性状、感官评价和稳定性为指标对添加了不同添加量的羟乙基纤维的面膜处方进行筛选,并进行肤感测试和稳定性研究。结果 在羟乙基纤维溶液添加量为 0.4%的条件下,制备的植物提取物面膜,性状、感官评价和稳定性良好。结论 羟乙基纤维溶液添加量为 0.4%的处方工艺可行,经验证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外观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

  • 标签: 羟乙基纤维素 面膜 化妆品 植物提取物 感官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纤维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研究,予以患者止血、止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26例患者无患者死亡,其中显效的有8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纤维性支气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等,针对患者的病因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纤维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24例儿童纤维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观察患儿护理后的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结果24例患儿在经过护理后,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均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纤维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各项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为了减少交通运输带来的CO2及其它污染物质排放对大气的影响,发展低碳燃料是有效方法。从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技术、发酵工艺、酶解和发酵的菌种以及影响发酵的抑制物去除等方面对生产燃料酒精的关键技术进行综合评述,指出通过改良发酵菌种,以使酿酒酵母具有同时发酵葡萄糖和木糖产出酒精的功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标签: 低碳交通 燃料酒精 预处理 发酵工艺
  • 简介:<正>科莱恩、Haltermann和梅塞德斯-奔驰公司于2014年9月23日宣布,从1月起,用秸杆生产的含有20%纤维乙醇的高辛烷Sunliquid20燃料已通过车队测试。试验发现,使用Sunliquid20燃料可提高发动机效率,对司机来说,意味着使用Sunliquid20,CO2排放可减少,而消费保持相同。与欧ⅴ参考燃料相比,使用Sunliquid20,可使颗粒排放减少50%。Sunliquid20中的纤维

  • 标签: E20 科莱恩 纤维素乙醇 梅赛德斯 奔驰公司 颗粒排放
  • 简介:诺维信公司于2015年5月5日宣布,将为St1生物燃料公司在芬兰Kajaani建设新的生物炼制厂供应酶技术。该生物炼制厂位于锯木厂基地,将是世界上采用软木木屑作为原料以商业规模生产纤维乙醇的第一套设施。该过程使用蒸汽爆发法使木屑的纤维结构破解,其次采用酶法水解提取糖类,用于乙醇发酵。新工厂有潜力可在该地区商业规模生产纤维

  • 标签: 纤维素乙醇 St1 生物燃料 诺维信公司 纤维素结构 乙醇发酵
  • 简介:目的:观察地氟吸入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同时间血管紧张I(AT-I),血管紧张Ⅱ(AT-Ⅱ)和内皮(ET)的变化。探索新型吸入麻醉药-地氟在动脉瘤夹闭中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吸入地氟维持麻醉,三组呼气末地氟浓度分别维持在1.0MAC、1.3MAC、1.5MAC。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开硬膜,夹闭动脉瘤时及夹闭动脉瘤后30分钟四个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浆中AT-I,AT-Ⅱ和ET的浓度,同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的变化。结果:各组内皮在术中都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1.0和1.3MAC组AT-I在开硬膜时比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1.5MAC组术中各采血点AT-I比诱导前,及1.0和1.3MAC组显著增加(P<0.05),1.0和1.3MAC组AT-Ⅱ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5MAC组术中各采血点AT-Ⅱ比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用1.0和1.3MAC地氟维持麻醉,循环较平稳,可以显著抑制ET的分泌,具有生理活性的AT-Ⅱ与基础值比较水平相近,可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利于脑保护。

  • 标签: 地氟醚 麻醉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影响 吸入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1例急性纤维性机化性肺炎(AFO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21例AFOP患者,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1~79岁,平均(58±10)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亚急性起病,患者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9例患者可能有发病相关原因(4例感染相关、4例肿瘤相关、1例结缔组织病),12例患者暂无明确的发病相关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FOP患者C反应蛋白及ESR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也高于正常水平;痰液病原学检查阳性者4例。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影(16/21)、孤立性肿块(3/21)和两肺多发结节(2/21);病灶多呈胸膜下分布(15/21),合并支气管充气征(11/21)、胸腔积液(9/21)和空洞(4/21)。3例患者仅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患者2个月内病灶吸收,1例随访3年病灶仍存在,1例失访;18例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约半数1个月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结论AFOP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感染和肿瘤可能与AFOP发病相关,亚急性起病的AFO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较好。

  • 标签: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 纤维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