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血管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评价肝血管手术治疗的风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肝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腹部症状或体征。B超、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三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4.7%、84.2%和100.0%。结果16例患者行肝血管挖除术,27例行常规肝叶或肝段切除术,1例行肝右动脉结扎加碘油栓塞术,3例患者实施了右半肝联合左外叶切除术以及肝段切除联合血管挖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5%(12/4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有无输红细胞(≥2U)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280,P=0.0013)。结论肝血管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B超、CT和MRI是诊断肝血管的主要手段,MRI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手术切除是肝血管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有无输红细胞(≥2U)是影响肝血管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

  • 标签: 血管瘤 肝脏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PSH)的CT表现的特点,提高对PSH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PSH的CT表现结果PSH基本表现为肺孤立性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轮廓较清,边缘光滑;2例可见小的钙化;1例周围可见晕征;1例可见空气新月征。CT增强扫描后,均有明显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在CT平扫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特点,增强扫描的一些特殊征象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硬化性血管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肺毛细血管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孤立性肺毛细血管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9.8±13.6)岁(范围:26~66岁)。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为常规体检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肺部结节,实性结节2例,囊实性结节1例,混合型磨玻璃结节7例。CT测量结节最大径为(14.9±5.8)mm(范围:8~30 mm)。术前随访4.5(21.5)个月,经过随访后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从而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标本大体观察为暗红色结节,质,与周围肺组织颜色及质地较接近,辨别困难。镜下病理学特点为肺泡间隔增宽,间隔内见毛细血管明显增生,毛细血管壁由单层扁平的内皮细胞构成,对CD34、CD31呈阳性反应。术后随访15.0(22.0)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孤立性肺毛细血管影像学表现非常类似于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标本肉眼辨别困难,显微镜下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明显增多是特征性表现,免疫组化CD31、CD34等血管内皮标志物能够帮助诊断。

  • 标签: 肺肿瘤 毛细血管 孤立性肺毛细血管瘤 胸腔镜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灵活运用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1例T11海绵状血管破裂导致脊髓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运用Boath技术、神经肌肉促进术(PNF)、平衡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作业治疗训练、本体感觉等综合康复治疗进行1年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一年后,肌张力和肌力恢复接近正常,Barthel指数量表提高了40分,Berg平衡量表提高了19分,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SIA标准)由B级提高到D级。结论灵活运用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该例海绵状血管破裂导致的脊髓损伤疗效显著,但尚需病例积累和系统化疗效评价和研究。

  • 标签: 康复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运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血管的手术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我科 2017年 4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52例肝血管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6.2%,护理满意度为 92.3%( 24/2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手术优良率 76.9%、护理满意度 69.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血管的手术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血管瘤 围术期 手术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究肝血管的手术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肝血管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6.2%,护理满意度为92.3%(24/2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手术优良率76.9%、护理满意度69.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血管的手术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血管瘤 围术期 手术护理措施
  • 简介:患者23岁,因“停经33+2周,突发上腹痛三小时余,晕厥一次”于2014年1月16日入院。本文总结了此患者妊娠33周合并脾静脉破裂出血抢救成功案例。

  • 标签: 妊娠 脾静脉瘤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主因左侧肩胛区出现紫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3个月,加重2周,于2008年6月29日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

  • 标签: 含铁血黄素 血管瘤 靶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的CT诊断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患者的CT诊断资料,其中,脑内型43例,脑外型17例,60例均行常规CT头颅扫描,8例采用碘海醇对比剂行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在颅内的分布情况和病灶病变情况。结果病灶部位主要分布在脑表面的皮质和皮髓交界区域,可合并多个病灶,脑内型主要为单发,额叶、顶叶、颞叶为主要病灶部位,病灶部位边界清晰,合并出血的病灶周围有轻度水肿,CT诊断显示主要病变为单发或多发斑片状钙化,采用碘海醇对比剂行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患者的病灶集中在额叶、顶叶和颞叶,CT诊断表现边缘清晰的类圆形高密度灶,病灶密度大多不均匀,合并出血时,病灶可短时间内增大,造影剂增强后可出现病灶不强化或轻度强化,根据其特有的CT诊断表现,可将其与脑膜相区分,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CT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报告了一例腰背部巨大血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如压疮,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的预防,术后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保证了手术疗效,预防了压疮,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血管瘤 手术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对婴幼儿血管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于对血管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够彻底。为了更有效彻底的治疗该疾病,有必要开发研究新的血管动物模型,以期阐明血管发生、发展及消退的确切机制,为血管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辟新思路。本文回顾分析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血管发生、发展及消退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婴幼儿 血管瘤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报告2例上皮样血管,分别为18岁女性和1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皮肤出现丘疹、结节、质硬肿物。病理表现均为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凸出管腔,形成墓碑状,真皮下层血管增生,管周不等量淋巴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淋巴滤泡形成。诊断符合上皮样血管。并对其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上皮样血管瘤
  • 简介:患儿男,2岁,因左颜面大片红斑,发育迟缓2年于2004年12月26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儿2003年1月出生后发现左颜面部以中线为界,布满红斑,压之不褪色,波及头皮.躯干及左下肢有散在不规则大片红斑,躯干部有大片青灰色胎痣样色素沉着.2003年4月中旬,患儿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每次数分钟或10多分钟,2~3次/d.在当地医院做头部CT及MRI检查,显示左额颞顶硬膜下积液,给予钻孔引流,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0ml.

  • 标签: 颅面血管瘤 影像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DSA 2003年1月 2003年4月
  • 简介:会阴疝是腹腔脏器从耻骨下三角(此三角内侧为球海绵体肌,外侧为坐骨海绵体肌,后方为会阴横肌)突出的一种类型的盆底疝。女性多见于男性,临床上分为两类:在会阴横肌前面经尿生殖隔突出至一侧大阴唇处,称前会阴疝。在膀胱直肠之间下降至一侧坐骨直肠窝,在臀大肌下缘处形成肿块,称后会阴疝。

  • 标签: 会阴疝 会阴部 血管瘤 尿生殖隔 坐骨直肠窝 坐骨海绵体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内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超声诊断为肌肉内血管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病理结果做对照。结果超声表现为混合性偏强回声19例,混合性偏低回声34例,液性回声3例。51%(27/53)的血管内可见强回声钙化灶。加压试验89%(47/53)可见血流信号增多。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36例,混合型血管15例,蔓状血管2例,脂肪2例,淋巴管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53/5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肌肉内血管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管瘤 肌肉内 超声检查
  • 简介:本组深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在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软组织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4例病灶中央和/或边缘见T1WI及T2WI高信号

  • 标签: 四肢深部 深部软组织 血管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