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开埠后,以"洋务"为契机的近现代工业的介入,使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工业、商贸为核心力量的经济特点决定了上海是一个流动的集散地。20的海上美术在中国绘画由南宗而衍为海上画派的同时,

  • 标签: 海上画派 20世纪 美术 上海开埠 现代工业 经济特点
  • 简介:本论文是导师欧建平先生为期10年的研究课题《美国舞蹈教育史》中的子课题。文章的重点是探究18美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情境,明晰并梳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有关舞蹈教育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脉络,通过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对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行较为客观的评述,并在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对当代中国舞蹈教育有益的启示。

  • 标签: 美国 18世纪 舞蹈教育 特征 影响 经验启示
  • 简介:受“五四”思想洗礼而觉醒的巴金1921年开始写作。对巴金的评论和研究。肇始于1929年初轰动文坛的处女作《灭亡》问世以后。从这时到40年代未,巴金作为创作成果丰硕并有广泛影响的重要作家,深受青年读看群的欢迎以及评论界和新文学史家的重视。鲁迅和郭沫若分别在30年代和40年代对巴金作过肯定和褒

  • 标签: 20世纪 巴金 中国 文学 作家
  • 简介:迈向21的德国章敏自第二界大战结束以来,联邦德国经历了一段极不平常的历史。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占领。不久,作为冷战格局的必然产物德国被一分为二,从此揭开了德国历史上长达40余年的分裂史。1945年10月,联邦德国正式成立...

  • 标签: 中东欧地区 冷战格局 西方阵营 《基本法》 独联体国家 西欧联盟
  • 简介:迈向21的非洲陆斐本世纪后半叶,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后,在维护和巩固独立主权及发展社会经济的道路上,虽历经坎坷、风雨,但还是不断前进,取得不少的成就。90年代初期,在国际国内形势急剧变化的冲击下,非洲大陆几乎又被乌云所笼罩。很多国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

  • 标签: 非洲国家 21世纪 非洲大陆 多党民主 非洲经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冷战后时期,防止核扩散已成为国际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1996年9月全球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使“我们的世界朝着更为安全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然而,印度不仅逆世界潮流而动,拒签《核不扩散条约》和《全面禁核试条约》,而且在世纪末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进行核试,从而成为“完全的核国家”。因此。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探讨一下核印度的成因并分析印度的核战略和核政策,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核不扩散条约》 防止核扩散 核战略 国际安全 冷战后 核政策
  • 简介:本刊发表周老这篇短文章,是让读者能够了解这位106岁老人就20重大事件所作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世界的殷切希望。

  • 标签: 20世纪 21世纪 周有光 前言 华文 华语
  • 简介:教育既是事业又是产业,体现了21教育性质的变换,教育作为产业是因为教育符合国际流行的产业概念,即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的标准。把教育仅仅视为产业和把学校等同于企业,也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事业,应当大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应当按投入产出的规律办教育。

  • 标签: 教育 性质 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 教育产业化 中国
  • 简介: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大清帝国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其间,面对军事文明大大高于自己的西方世界,少数有识之士迈出了些许"师夷长技"的步伐。无疑,这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唯一途径。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战后短短几年,"师夷长技"就犹如昙花一现,归于沉寂。

  • 标签: 晚清 师夷长技 军事实践 反思
  • 简介:美国文学史叙述中有许多“既定说法”。特别是叙述1960年代之前的美国文学,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起点,殖民文学和独立革命文学的地位和功能、超验主义文学等的描述,似乎已有定论。然而,在全球化日趋发展、文化接触、交融和冲撞日益频繁的世纪之交,很有必要从文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对于研究中美思想、文化和文学的交流和冲撞,将提出很多新的课题。

  • 标签: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史 文化-历史研究
  • 简介:摘要:俄罗斯19的美术学院是学院派教学的转变和巅峰时期,他们以研究解剖学和表现主义绘画为基础,在其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影响深远。20之际,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论得到重视,在艺术和教育改革中“美术”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学科。

  • 标签: 俄罗斯学院派绘画 美术教育 教学体系
  • 简介:如同20初的许多中国艺术家选择赴法求学,内战(1861-1865)之后的美国艺术也经历了类似浪潮。那些年轻的美国艺术家,跨越大西洋,到法国去学习。对他们而言,远赴异乡,不仅仅是

  • 标签: 艺术家 巴黎美术学院 法国 美国 学习艺术 金特
  • 简介:本文通过对韩氏家族两个支派的华文和马来文族谱和相关地方文史资料的研究,分析阐述了18中叶到18末爪哇韩氏家族的人物关系、社会结构、融合情况及其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旨在更好地了解东南亚华人移民家族的融合与文化适应模式。

  • 标签: 印尼 爪哇 泗水 印尼华人 韩氏家族 企业精神
  • 简介:19是法国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究其原因,既有法国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与这一时期法国史学对近邻德国的学习和借鉴有关。斯塔尔夫人的《论德国》最早将德国古典历史哲学介绍给法国人,此后,基内与库赞在将赫尔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哲学引入法国上着力最著。兰克为代表的德国实证史学在主导19德国史学研究的同时,也于法国史学界产生重大影响,以莫诺、拉维斯、瑟诺博司为首的法国史学家在借鉴兰克史学的基础上,推动法国实证史学在学科化与专业化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 标签: 德国历史哲学 兰克史学 法国实证史学 莫诺 瑟诺博司
  • 简介:“儒教”(Confucianism)一词在西方的发明,不仅受到17、18耶稣会士所造词类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发明者自身宗教经历的影响。19的传教士身处中国更广阔的宗教、社会语境中,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的宗教活动的多棱面,故多将儒教视为一种宗教文化,并将之建构为一个宗教范畴。20,中国原有的宗教语境被破坏殆尽,在中国国内,科举的废除使祭孔的意义流失大半,到“五四”时期,儒教被视作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罪魁祸首;在欧洲,中国研究的新主流方法是经籍研究影响下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将儒教作为宗教文化的看法在这一环境中难以生存。这些因素导致了建构儒教的方式在整个20的根本变化,即将儒教视作一种哲学而建构。但是,这些新的叙事却远离了历史的实际,与中国思想的发展史相去甚远,与历史上儒家宗教文化存在的实际情形也大相径庭。

  • 标签: 儒教 宗教 哲学 田野调查 宗教语境
  • 简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逸文化并不是东方世界的独创,西方的思想文化中也不乏类似的传统。本文拟从梭罗的隐居行为入手,通过分析其隐居的具体背景,进而深入解析西方归隐文化的源流及社会因素,从而对西方归隐文化作初步的认识和解读。

  • 标签: 西方归隐文化 源流 社会因素 梭罗 19世纪美国
  • 简介:本文以粤东石窟河流域清代迁徙台湾的人口为例,展示清初以来,石窟河流域人口在台海之间往返迁徙谋生的史实,进而说明,早期渡台者,多数只把台湾当作是谋生地,并没有把台湾当作最终的居住地。往台湾谋生的耕者、儒者、医者及其它手工艺者不定期地奔波于两地之间。少部分人因为种种机缘,在台湾渐进地定居繁衍下来,而大量的迁徙者还是回到了原乡或客死台地,没有成为“移民”。

  • 标签: 流域 石窟 19世纪 原乡 台湾地区 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