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珠海某工程大体积筏板基础工程的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冷却循环水管等温控裂缝方法进行了实践。温度差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因素之一,以控制温度差为目的, 双掺粉煤灰和矿粉来降低水泥用量,选用超缓凝型外加剂,延长水化峰值出现的时间,延长混凝土龄期等方法。工程温度监测记录和强度评定结果表明: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和方法取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配合比 原材料 龄期 循环水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诊疗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血清PCT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重症急性胰腺炎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新生儿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感染和非感染,将其中的42例非感染患儿命名为对比组(一般C反应蛋白检测),其余4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命名为感染组(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以行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感染组42例患儿中共有39例(92.86%)新生儿患儿的高敏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3mg/L,而行一般C反应蛋白检测后有24例(57.14%)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8mg/L;对比组共有17例(40.48%)患儿的高敏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3mg/L,而行一般C反应蛋白检测后未发现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8mg/L的患儿。对比两组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后发现,感染组>对比组(92.86%>40.48%),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高敏感C反应蛋白检测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小儿手足口病中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6月,挑选在我院收治的39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甲组,另选择同阶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9例纳入乙组。甲乙组均应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临床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临床检验,甲组患儿IgA及IgG水平显著低于乙组,IgM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乙组,对比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眼科接收的46例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61%,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KO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KOA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标准为正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共计38例,观察组标准为正处于活动期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ESR、CRP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KOA活动程度、ESR、CRP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C反应蛋白 血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桡骨高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常规组28例,夹板组28例。常规组行石膏托外固定,夹板组行小夹板外固定。组间对比固定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桡骨高度。结果:夹板组的固定总优良率(96.43%)高于常规组(64.29%)。治疗前两组的桡骨高度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夹板组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效果好,对桡骨高度也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C型骨折 桡骨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抑郁症患者共200例,给予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并选择同期的200例健康人群进行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比较两组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阳性率。结果:比较两组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示对照组的水平低于抑郁症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阳性率显示对照组的水平低于抑郁症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行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的结果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宁夏汉族老年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1,4,5-三磷酸肌醇3激酶C(ITPKC)、磷脂酶C样1蛋白(PLCL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老年COPD稳定期汉族患者250例,分为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组103例、COPD非PH组147例,同期选取老年汉族健康对照组12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ITPKC基因和PLCL1基因纳入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间的差异。结果rs2288450等位基因(χ2=6.09,P=0.048)及基因型频率(χ2=5.18,P=0.020)和rs9789480位点等位基因(χ2=30.14,P<0.001)及基因型频率(χ2=32.89,P<0.001)的分布在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2290692、rs17713068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健康对照组与COP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LCL1基因rs9789480位点等位基因(χ2=94.50,P<0.001)及基因型(χ2=72.76,P<0.001)频率分布在COPD非PH组与COPD相关P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s2290692、rs17713068、rs2288450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COPD相关PH组与COPD非PH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TPKC基因rs2288450位点携带CA、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人罹患COPD的保护性因素,可降低老年人COPD的发病率。PLCL1基因rs9789480位点携带CA、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人罹患COPD及COPD-PH的保护性因素,可降低老年人COPD及COPD-PH的发病率。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高血压,肺性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采取免疫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择8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均实施免疫功能+hs-CRP检查,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度。结果:免疫功能+CRP检查后特异度为66.67%(2/3)、敏感度为90.91%(70/77)、准确度为90.00%(72/80)。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IgA、IgG、IgM、hs-CRP分别为(0.57±0.21)g/L、(8.04±4.83)g/L、(1.81±0.53)g/L、(10.81±4.23)μg/ml;其他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1.25±0.46)g/L、(14.08±5.71)g/L、(1.03±0.26)g/L、(1.14±0.26)μg/m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鉴别时,免疫功能+CRP检查具有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青海省风疹流行特点和流行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基因特征,为当地优化和完善风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汇总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青海省2020年风疹发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依托青海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采集并鉴定2020年疑似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咽拭子标本,阳性标本盲传3代后获得RV分离株,提取病毒核酸后扩增并测定E1基因的739个核苷酸片段,用于鉴定2020年青海RV株基因型和亚型,并分析其与我国流行RV的分子差异。结果2020年青海省风疹发病呈现明显回升态势,发病年龄已后移至10~19岁年龄组青少年(占比94.9%);2020年从青海省4个风疹高发市州共分离到29株RV病毒株,经鉴定所有RV株均属于2B-L2c基因亚型,也是目前我国RV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此外,病毒学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青海省存在着不同的2B-L2c基因亚型RV传播链,且一起暴发疫情可能由不同的传播链病毒引起。结论2020年青海省流行RV为2B-L2c基因亚型,该病毒的流行导致了青海省2020年风疹疫情的回升以及部分市州的暴发流行。

  • 标签: 风疹 风疹病毒 2B-L2c基因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按特定顺序复位手术治疗合并髋臼骨折的Tile C型骨盆骨折,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骨折复位的顺序分为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特定顺序组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43.8±14.8)岁(范围18~71岁),术中均采用"先内后外,先上后下"顺序进行骨折复位;非特定顺序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4.4±14.7)岁(范围18~69岁),未按照该顺序复位。根据骨盆和髋臼骨折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骨折后,采用内植物固定。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评分,骨盆骨折功能恢复采用Majeed评分,髋臼骨折采用髋关节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进行评定。结果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031.1±513.7)、(1 406.3±738.1) ml,手术时间分别为(3.5±1.0)、(4.8±1.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3例随访时间(14.8±1.6)个月(范围12~18个月)。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术后VAS评分为(1.3±1.1)、(1.5±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骨折Matta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非特定顺序组优10例,良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骨折Matta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1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9.7%;非特定顺序组优9例,良8例,差7例,优良率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骨盆骨折Majeed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1%;非特定顺序组优10例,良5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0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6.2%;非特定顺序组优9例,良7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异位骨化、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非特定顺序组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先内后外,先上后下"的顺序复位合并髋臼骨折的Tile C型骨盆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流程合理,有助于提高骨折复位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C1q沉积的儿童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77例PM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病理免疫荧光C1q染色是否阳性分为C1q沉积组和非C1q沉积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结果177例儿童PMN包括男98例,女79例。中位年龄为192.0个月。经过(52.4±35.6)个月的随访,7例(4.0%)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14例(7.9%)进展至ESRD或肾功能不全。C1q沉积组血IgG水平较非C1q沉积组高[(5.10±2.51) g/L比(4.34±2.10) g/L,t=2.110,P=0.036],肾小球C4沉积阳性率较非C1q沉积组高(34.7%比2.9%,χ2=32.567, 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间ESRD的累积肾脏生存率(P=0.561)和累积缓解率(P=0.29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1q沉积与治疗反应无关(P=0.58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HR=8.578,95%CI:1.120~65.689,P=0.039)和尿蛋白未缓解(HR=0.053,95%CI:0.017~0.171,P<0.001)为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蛋白未缓解(HR=21.858,95%CI:5.595~85.387,P<0.001)和C1q沉积(HR=0.116,95%CI:0.023~0.584,P=0.009)为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1q沉积是预示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在部分PMN患儿中被激活,且可能在介导肾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膜性肾病 C1q沉积 预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先证者为21岁男性,因“左下肢肿胀3个月余、咯血伴胸闷1周余”入院。临床诊断:肺栓塞,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血浆蛋白C活性、蛋白S活性、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患者的 199 个血栓易感相关基因,发现突变后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家族成员是否携带和患者相同位点的基因突变;再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借助于PROVEAN和PolyPhen-2 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危害程度;最后采用PyMOL 2.3软件进行蛋白质模型分析。结果患者及4位家族成员蛋白C基因第9号外显子均携带同一个杂合错义突变c.1019C>T(p.Thr340Met),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C缺陷;经过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后发现,氨基酸Thr340在7种同源物种中不是高度保守;PROVEAN和PolyPhen-2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后均提示p.Thr340Met为有害突变;蛋白质模型分析提示:Thr340突变为Met340时,导致Thr340与Gln226之间的氢键断裂,改变了氨基酸的空间构型,这可能是蛋白C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蛋白C基因第9号外显子杂合错义突变c.1019C>T(p.Thr340Met)是导致该家族蛋白C缺陷症的主要原因。蛋白C基因同一位点突变的携带者可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C缺陷症。对于无诱因的静脉血栓栓塞年轻患者,即使没有相关的家族史,也可考虑行全外显子测序以明确病因。

  • 标签: 蛋白C缺陷 肺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突变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血乳酸(lactate,Lac)在儿童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50例严重型脓毒症患儿为Ⅰ组,50例非严重型脓毒症患儿为Ⅱ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名儿童作为健康组。对比3组受检儿童PCT、CRP、Lac水平之间的差异。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两组PCT、CRP、Lac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Ⅰ组患儿为CRP(77.92±8.96)mg/ml、PCT为(7.89±1.67)ng/ml、Lac为(8.21±1.55)mmol/L,明显高于Ⅱ组[分别为(36.69±6.34)mg/ml、(4.52±1.40)ng/ml、(3.35±0.8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Ⅱ组CRP、PCT、La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分别为(5.41±2.16)mg/ml、(0.63±0.14)ng/ml、(1.11±0.2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患儿CRP为(11.03±4.25)mg/ml、PCT为(2.80±0.74)ng/ml、Lac为(2.52±0.60)mmol/L,检测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分别为(84.06±10.89)mg/ml、(23.16±14.50)ng/ml、(6.45±1.5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检测PCT、CRP、Lac水平可有效地反映出小儿脓毒症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乳酸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34c(miR-34c)表达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以及糖尿病足骨髓炎(DFO)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共入选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足溃疡患者(T2DM组)、112名2型糖尿病合并足溃疡患者(DFU组)和60名糖耐量正常的对照人群(NC组)。根据有无合并骨髓炎,将112例DFU患者再分为2组:骨髓炎组(DFO组)64例,非骨髓炎组(NDFO组)48例。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受试者外周血miR-34c水平,并对DFU以及DFO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2.99(1.45~6.22)对1.01(0.89~1.52), P<0.05],DFU组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较T2DM组显著增高[9.65(6.15~18.63)对2.99(1.45~6.22), P<0.01]。此外,与NDFO组相比较,DFO组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13.46(8.89~19.11)对6.02(5.93~14.72), P<0.01]。DFU患者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与足溃疡的截肢率呈正相关(P=0.030),与8周后足溃疡愈合率呈负相关(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表达的miR-34c均为DFU以及DFO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2,4.13;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DFU以及DFO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骨髓炎 微小RNA-34c
  • 简介:摘要:介绍了GK1C型机车冷却风扇偶合器的概况及其常见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针对偶合器出现漏油现象故障进行了系统分析,简单介绍了对此故障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GK1C型机车 风扇耦合器 漏油工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急诊处置后离院的菌血症患儿有无共同的临床表现,并随访其临床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2019年12月沙米尔医疗中心急诊科1月龄以上血培养阳性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50例患儿,其中68例患儿在急诊首次评估后离院。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感染源,金氏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较少。经急诊首次评估后离院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低于直接收入院的患儿[(50.5 ± 62.8) mg/L vs (121.7 ± 113.2) mg/L, P<0.001],且呼吸困难及病容者比例较少(分别为6.7% vs 35.1%,P<0.001;3.0% vs 22.2%,P<0.001)。本机构住院的所有患儿中,经急诊处置离院后再次入院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首诊即收入院的患儿[(6.3 ± 4.3)d vs (9.0 ± 7.4)d, P=.002]。所有离院患儿均未再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结论血培养阳性结果未明确之前离院的菌血症患儿,与急诊首次评估后直接收入院的患儿相比,C反应蛋白值低,预后更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源性糖尿病也被称为3C型糖尿病,系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分型中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第3个;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此亚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即临床工作中其患病率被明显低估,误诊漏诊时常发生;此外,此类糖尿病轻重程度变异大,更易发生重度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而治疗中胰酶和脂溶性维生素补充等必要的治疗措施常常被忽视;为此202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中新增关于此糖尿病亚型的章节。本文讨论此糖尿病亚型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及除了 3C型糖尿病本身,1型和2型糖尿病病程中也存在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问题;提示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关注3C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病程中发生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问题。

  • 标签: 糖尿病 分型 糖尿病,3C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