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环境法学界在各种教材和论著中均将文献中记载的殷商和秦国“弃灰”定位为环境,并认为其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这是环境法学界抱持的一种长期性、整体性的错误观点。从环境的视角解读“弃灰”并不具有合理性,而对之最具合理性的两种解释是“发展农业说”和“禁止移祸行人说”。

  • 标签: 弃灰法 环境法 发展农业说 禁止移祸行人说
  • 简介: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必然会通过法律秩序力图实现的目标反映出来的价值指向。任何一个社会的法律秩序得以形成和定型的内力无疑是各该社会中全体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附加在各该法律秩序之上的价值。虽然法律并不是完全奠基在价值观的基础上的,但法律对人类基本价值和价值共识的尊重和接受乃是其获得权威性的前提。对人类价值的承栽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秩序、自由、公平、正义、博爱等人类价值的关涉和包含方面。

  • 标签: 价值 承载 秩序 自由 公正
  • 简介:周小明编著法律版大32开250千字318页压膜装估价:15.00元1996年4月出版ISBN7—5036—1805—1/D·1438本书作者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信托的基本法律观念、日韩等大陆法系国家在继受信托制度过程中如何使其本土化,及如何建构我国的信托法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揭示了信托的基本法观念;第二章研究了信托的制度功能与价值取向,

  • 标签: 信托制度 信托产品 制度功能 研究方法 信托法 法律观念
  • 简介:法律的经济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学问,需要在分析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中展现其解释力和生命力。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的财产权制度和实践为观察背景。在概要说明财产权制度的经济学维度之后,笔者尝试对财产权的正当性(为什么要有财产权)、财产权的出现、财产权的分割、财产权的取得与流转,以及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等财产权问题的经济原理予以初步阐释,以期促进法律同行在分析我国财产法律制度时对其经济维度做更精细化的讨论。

  • 标签: 效率与公平 财产权的正当性 财产权的出现、分割与流转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 简介:通说认为,污染物排放标准系公法上环境管制的手段,效力并不及于作为私法的侵权。然而法院在不可量物侵权的实际案例中却又承认合规抗辩的效力。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既有学说仅仅注意到了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侵权行为有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而没有注意到造成损害结果的真正原因并非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而是排放行为造成的环境质量的下降(以环境质量标准是否达标界定)。把关注点仅仅放在作为管制手段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上而忽视了环境质量标准的司法效力,是造成理论困境的主要原因。放弃污染物排放标准侵权效力的讨论,构建环境质量标准的侵权效力模型,才能从根本上阐明环境标准在侵权上的法律效力问题。

  • 标签: 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侵权责任 合规抗辩
  • 简介:直觉在司法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包括不经推理而形成的即时性判断,也包括卡伊曼等人提出的启发式决策方式,是一种适应性意识。通过直觉,可以将教义学和社科法学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接,并形成兼容此二者的法律观。社科教义学不仅是一种现象,也可以成为一个规范性命题,使判决在合法律性的框架内具有更高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

  • 标签: 法律直觉 合法律性 合理性 社科法教义学
  • 简介:非政府组织在影响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进行相关倡导性活动。在考察关于非政府组织身份的基础上,对国家将非政府组织纳入权威性决策的方式进行归类。接着探讨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非政府组织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是如何改变国际的。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活动的民主正当性这一持续争论加以研究,并且试图澄清这种参与的正当性的概念性基础,就政府间决策者是否有义务咨询非政府组织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总结。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身份 非政府组织参与 倡导性活动
  • 简介:2005年8月25日,新西兰《2005年外国投资》和《2005年外国投资条例》同时生效。原《1973年外国投资》和《1995年外国投资条例》作废。新投资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新西兰原主管外国投资审批的新西兰外国投资委员会将依法撤消,对外投资审批的职能由国土信息部下属的外国投资办公室行使。

  • 标签: 外国投资法 新西兰 修订 投资审批 委员会 办公室
  • 简介: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於修改安全生产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大了对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定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按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类事故等级分别处以最低二十万元、最高两千万元的罚款。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方面,新法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 标签: 安全生产法 惩处力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督检查计划 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安全事故
  • 简介:<正>联邦最高法院第六民事审判庭1958年12月9日的判决,刊载于《联邦最高法院裁判集》第29卷第65页(BGHZ29,65)i.S.B.(原告)w.K.(被告)第一审法院:比勒菲尔德州法院第二审法院:哈姆州高等法院ⅥZR199/57(Hamm)要旨因损坏电缆而造成供电中断,且断点并不位于受影响的企业的土地范围

  • 标签: 财产损害 联邦最高法院 民事审判庭 《民法典》 土地范围 帝国最高法院
  • 简介:<正>2012年的春天如期而至,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会刊——《民事程序研究》也应约而来。我们为此欢欣鼓舞——我们这些从事民事诉讼研究的学人有了自己的理论园地和精神家园!虽然,在若干年前名为"民事程序研究"的刊物就已经存在,但最初它还仅仅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民事程序研究中心的一个刊物。当下,形势逼人,为适应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紧迫需要,经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研究,决定"收购"《民事程序研究》,将其改为研究会的会刊,由研究会负责会刊的所有事务,这便是会刊的由来。会刊不设主编,会刊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编委会,拟定每年出

  • 标签: 民事程序 民事诉讼法学 民诉 清华大学法学院 精神家园 研究中心
  • 简介:乔伟教授是中国法史学界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博通古今著称。乔伟教授在现代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法制基本理论、宪法基本理论与制度、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法律的实施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领域。乔伟教授对现代的研究领域广、内容丰富,具有前沿性、务实性、实效性,实现了法学研究的三个面向:面向问题、面向实践、面向中国,对于中国当下法学研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乔伟 现代法研究
  • 简介:2003年元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2次会议通过的题名《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该批复于元月24日开始实施,曾一度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该解释主要将立法上的严格责任改变成过错责任,将难变的规则引入可裁量权。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本文与以往仅针对该解释本身阐述的观点不同,有力论证了我国当代国家机关分权惯例和制度权能,并指出司法解释的功能,为以后防止法官造之嫌提出了要求。

  • 标签: 司法解释 法官 过错责任 严格责任 中国
  • 简介:由罗马尼亚议会两院批准的修改过的劳动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原来的劳动是罗议会在2003年1月24日通过的。这次劳动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原劳动法规定,职工每周工作不得超过48小时,修改过的劳动法规定,每周的工作时间可在48小时以上,在发生自然意外事件和为确保劳动安全而排除故障的条件下可以加班加点。

  • 标签: 劳动法规 罗马尼亚 修订 劳动时间 工作时间 劳动安全
  • 简介:益保护”学说源自启蒙时代的社会损害学说。但这两种学说在描述层面与规范层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下述事实相关,即益信条并不关系到“社会契约”概念中的社会损害客体,而是关系到将外在世界的对象提升至财富行列的规范评价。因此现在并非以个人权利的侵害来描述社会损害,而是以对个人权利的对象的侵害,或是对完全不属于个人权利的集体财富的侵害,来描述社会损害。从规范的视角来看,益学说削弱了社会损害概念中还原论的潜质。社会损害不再被理解为对社会契约的逻辑上的否认,而是被理解为规范评价的结果。这一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并不为益学说本身所限定,而仅为其特定变体所限定。如果益学说还应在作为规范违反的犯罪概念之外作为一种补充,它便不能将规范提升到益的行列。刑法的任务是保护规范背后的对象,换言之,一种考察行为的后果的犯罪概念,能够被视作法益概念本身的规范内容。

  • 标签: 法益保护 法益侵害 社会损害性 描述性 规范性 评价
  • 简介:《刑事评论》(CriminalLawReview)是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办、由陈兴良教授主持的大型刑事法学类出版物。研究内容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学、刑事证据学、监狱法学等。编辑宗旨:竭力倡导与建构一种以现实社会关心与终极人文关怀为底蕴的,以促进学科建设与学术成长为目标的、一体化的刑事法学研究模式。我们欢迎各位关注刑事法学学术成长和刑事法学理论进展的有志同仁加盟,欢迎

  • 标签: 刑事法评论 评论征稿启事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盗窃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多发犯罪,也是最主要的财产犯罪。我国1979年《刑法》第151条、第152条分别规定了盗窃罪与惯窃罪,并将两罪的罪状分别表述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惯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据此,大体上可以认为,第一,数额较大的财物才是盗窃罪的对象,数额较小的财物并不值得刑法的保护;第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惯窃罪是盗窃罪加重的犯罪构成。根据1997

  • 标签: 法益 惯窃罪 公私财物 盗窃行为 财产犯罪 危险犯
  • 简介:国际通信是现代国际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其界域包括两类通信领域的国际事务:一是国际通信活动的规制,二是通信制度的国际协调;其主体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被国际通信赋予国际人格并参加国际通信法律关系的实体,不仅有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有法人和个人。国际通信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其规范具有普遍性、区域性和双边性三个不同层次,分属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众多国际体制。归于国际通信通道法、国际通信服务和国际通信行为三个不同板块,由此形成了国际通信的立体网络架构。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有关通信的立法相对滞后。因此,有必要熟悉通信领域的国际规则.加强国际通信的研究。

  • 标签: 国际通信法 界域 主体 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