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心内科门诊3000例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EWS评分情况,根据评分合理安排患者分诊去向,并进行情况跟踪及及时诊断和救治。结果MEWS评分5分以上,病情加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于5分以下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检分诊中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避免患者漏诊和误诊,值得应用参考。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内科门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注射利多卡因与局部加温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患者进行局部加温,观察对比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无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局部加温,注射利多卡因更能有效的预防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局部加温 罗库溴铵 注射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远程缺血适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结果、NIHSS评分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发梗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梗死体积缩小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远程缺血适应训练,不仅可以减少新发梗死发生率、促进梗死体积的缩小,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远程缺血预适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护理人员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组建品管圈,制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掌握目前门诊检分诊情况,设定相应的目标,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同时充分落实,对比开展品管圈之前以及开展之后门诊护理人员检分诊准确率情况。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护理人员检分诊准确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和开展品管圈之前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门诊护理人员检分诊准确率,利用持续护理质量改善活动,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圈员综合素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应用阿卡波糖联合混胰岛素治疗疗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对应用阿卡波糖联合混胰岛素治疗疗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在应用阿卡波糖和混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脂、脂联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0MA-β)、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后,患者的FBG、2hPBG、HbA1C、TG、BMI、Fins、HOMA-IR、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H0MA-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低血糖,但两者均较轻微且短暂。结论对阿卡波糖和混胰岛素联合治疗后血糖仍控制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脂,减轻体重。

  • 标签: 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检查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分两组分别给予其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进行针对性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发生低血糖的例数。结果经过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异常血糖获得有效改善与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有着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时要求医生在把握患者血糖指征基础上,选择应用效果好、安全性高的诺和锐30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此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相门冬胰岛素 预混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