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硬、软性输尿管镜结合在输尿管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中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10月9例利用硬、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相关技巧。结果本组9例,所有滞留的输尿管内支架管均被成功取出,继发结石均被成功碎石,其中1例支架管被分5段取出,术后第1天复查KUB或泌尿系CT,所有患者肾盂内残留结石均〈2mm,1月后再复查残留结石全部排出,拔管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为100%,手术时间65~115(81.0±4.8)min;术后发热3例,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软性输尿管镜结合治疗输尿管内支架管周继发多发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拔管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手术治疗输尿管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的首选。

  • 标签: 硬性输尿管镜 软性输尿管镜 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定骨盆骨折同时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同时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4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21例,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21例病人临床治疗的优良率达到了90.48%,比对照组的57.14%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骨科稳定控制方法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病人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骨盆骨折 四肢多发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康复科应用针灸、偏瘫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治疗一例因大面积脑膜瘤术后出现言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61-01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妊娠14~24周引产中最佳用药间隔时间。方法纳入2010~2013年中期妊娠引产病历资料,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疗法,在服用米非司酮24小时后用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引产,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时间分为放置后2小时观察宫缩情况再用药和放置后3小时后观察宫缩情况再用药两组。结果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后2小时观察宫缩情况再用药产程发动快,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小,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后2小时观察宫缩情况再用药产程发动快,产程短,产时出血、宫缩乏力、宫腔感染等并发症减少。是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的最佳间隔时间

  • 标签: 妊14~24周 米索前列醇 用药间隔时间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12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血液生化检验患者100例,对其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并分析其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以上机1小时检验结果为主要指标,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为4小时的生化检验结果存在鲜明性临床差异的是血糖,放置时间为8小时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性鲜明的是总蛋白、血清钾、谷草转氨酶等,放置时间为24小时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性鲜明的是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胆固醇等。结论临床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来说意义重大,血液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白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等12项生化指标均明显性转变。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 简介:目的:评价黄体酮与地塞米松联用对胎膜早破孕妇分娩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83例,将其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孕妇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孕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值。结果:联合组孕妇的分娩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胎膜早破孕妇可适当延长孕妇的分娩时间,从而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胎膜早破 黄体酮 地塞米松 分娩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共计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术后服用血府逐瘀汤)和对照组(不服用血府逐瘀汤)。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阴道感染、子宫感染)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流产 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3例分为3组:短缺血组11例(热缺血时间≤20min),中缺血组23例(20min〈热缺血时间≤30min),长缺血组9例(30min〈热缺血时间≤40min)。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3月、6月、1年、1.5年、2年测定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其变化情况,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短缺血组:术后2周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缺血组:术后2周、3月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缺血组:术后2周、3月、6月及1年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时,应尽力缩短热缺血时间

  • 标签: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小球滤过率 热缺血时间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清晨和下午)采集尿液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进行讨论指导临床诊断更有益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清晨和下午),对不同时间采集的尿液进行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结晶)检查分析,通过对比,并进行讨论。结果清晨组的尿液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明显高于下午组,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尿液标本的采集时间影响尿沉渣检验结果,清晨可作为采集尿液送检的最佳时间。清晨取尿液标本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系统 尿沉渣检验 红细胞 管型 白细胞 上皮细胞 对比 清晨
  • 简介:目的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的心血管患者共178例,同期平均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晨起空腹、午饭后,以及午饭两小时后,这几种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对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干预组采用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检查,分别为静脉血液采、集动脉血液采集和末梢循环血液采集。结果对照组中,不同的采血时间,其显示的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不同,且晨起空腹检验比午饭后,午饭两小时检验各指标有着明显的减少。干预组,动静脉血液采集相比末梢循环血液采集,其红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但血红蛋白数量无较大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故在血液采集中,统一采血时间和采血方式,以便于降低差异性。

  • 标签: 采血时间 采血方式 血液采集 心血管疾病血液检验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最佳更换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成年男性留置导尿患者270例,按照集尿袋更换时间分为3组,予以A组每日更换、B组每周更换2次、C组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比较三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结果。结果60-79岁及≥80岁患者中,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每日更换1次及每周更换1次组(P均〈0.05);≤59岁患者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频率以每周2次为宜。

  • 标签: 留置导尿 男性 患者 集尿袋 更换时间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