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栓(商品名安达芬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微波(输出功率40W)烧灼糜烂面,治疗组135例于微波治疗后加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共6次,两组于治疗后8周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2.5%,显效率80.4%;治疗组治愈率80.7%,显效率91.8%,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好。

  • 标签: 干扰素栓 微波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激光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对我门诊2006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干扰素联合激光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96.15%。术后6个月复发1例,占3.85%,经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干扰素联合激光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治疗效果好,创面愈合快、止血功能佳、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巨大尖锐湿疣 干扰素联合激光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 96例,所有患者均 HBeAg呈阳性,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48例。对照组采用拉夫米定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谷丙转氨酶( ALT)水平、 HBeAg阴转率以及 HBV-DNA阴转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 ALT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 ALT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 HBeAg阴转率以及 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 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序贯疗法治疗乙肝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干扰素 拉米夫定 乙肝 效果
  • 简介:中西医结合,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使我国医学在治疗男科疾病上具有新的特色,同时为治疗男科疾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我们应注意中医理论、西医理论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学术思想。它们具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及独特的思维方法。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用西医的理论和知识去硬套中医理论与治疗。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临床思维 中医男科 干扰 男科疾病 中医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药联合干扰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方法选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尖锐湿疣电切术后患者,中药外洗联合干扰素防治尖锐湿疣患者28例为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联合中药外洗(薏苡仁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马齿苋12g、紫草15g、板蓝根15g、虎杖9g、丹参12g、苦参20g、蛇床子15g、透骨草12g、荔枝草12g)。选择同等条件干扰素治疗28例为对照组。结果干扰素联合中药外洗防治尖锐湿疣的有效率达92.8%,与干扰素治疗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尖锐湿疣术后可行干扰素联合中药外洗治疗。

  • 标签: 中药 干扰素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在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干扰素 炎琥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临床研究发现, sFRP3蛋白在小鼠牙乳头间质中呈高表达水平,且通过外源性 sFRP3蛋白能够影响小鼠磨牙发育状况,使小鼠牙齿发育规格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见 sFRP3蛋白在小鼠牙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针对这一结论展开分析。

  • 标签: sFRP3 RNA干扰 小鼠牙齿发育
  • 简介:摘要总结45例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为应用干扰素的患者建立个人档案,专人负责,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及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完善、细致、周到的护理后,患者全部完成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的整个过程,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以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搜集和分析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结果: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较为明显。内分泌干扰物可以通过模仿或干扰体内的内源性甲状腺激素作用,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运输和代谢等过程。此外,它们还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正常功能,干扰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这些作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失调,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疾病。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监测和控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排放,可以减少生态环境中这类有害物质的累积,从而保护公众的健康。

  • 标签: 内分泌 干扰物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效干扰素联合治疗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纳入本院确诊慢性乙肝患者86例,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将患者依据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长效干扰素+常规治疗)。统计患者肝脏功能、乙肝病毒载量、乙肝E抗原转阴情况及药物安全性差异。结果:(1)肝脏功能、乙肝病毒载量: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所得肝功指标、乙肝病毒载量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2月后,患者肝功指标、乙肝病毒载量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复查数据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乙肝E抗原转阴率、药物安全性:观察组乙肝E抗原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毒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肝治疗中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可在积极抑制患者机体乙肝病毒增殖基础上,有效延缓肝脏损伤进展,维护残余肝功能,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 标签: 长效干扰素 慢性乙肝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儿童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表达检测方法,确立参考值范围,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Ⅰ型干扰素病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时纳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疾病组共纳入18例患儿,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共采集血液样本25份,首次检测的中位年龄为8.5岁。对照组共纳入28名健康儿童,年龄1~18岁,中位年龄10.5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13名。分别提取疾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为互补DNA(cDNA)。以β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和鸟氨酸脱羧酶抗酶基因(OAZ)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基因(IFIT1)、干扰素α诱导蛋白27基因(IFI27)、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基因(IFI44L)、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基因(SIGLEC1)、含有S-腺苷甲硫氨酸结构域2基因(RSAD2)的相对表达量,以6个ISG的中值为干扰素评分(IS)。去除正常对照中表达明显异常的样本,将其他样本的cDNA混合作为参照,重新检测各样本并计算IS,将大于对照x¯+2s的IS结果判断为异常。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内和组间IS的差异。结果对照组IS均值为1.046,标准差0.755,IS截断值为2.556。18例Ⅰ型干扰素病患者组IS异常的有15例(15/18),IS均值为27.010。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疾病患者组IS明显升高(t=4.247,P=0.000 1)。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为91.30%(42/46),精密度为7.47%(0.084/1.124),敏感度为15/18,特异度为96.43%(27/28)。结论本研究通过ISG表达的检测并计算IS,为临床筛查以及动态监测Ⅰ型干扰素疾病变化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手段。

  • 标签: 干扰素Ⅰ型 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评分 Ⅰ型干扰素病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γ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HBV携带者(ASC)以泛昔洛韦(250mg,每日3次)口服及干扰素γ(200万单位,隔日肌肉注射1次)治疗3个月(治疗组),并以42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血清HBV—DNA载体量、e抗原(HbeAg)和表面抗原(HbsAg)含量的变化。有效病例继续治疗6个月,停药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HBV—DNA载体量治疗组仅16.9%无变化,对照组42.8%无变化(P〈0.01);阴转率治疗组为52.3%,对照组为28.6%(P〈0.05);继续治疗6个月后阴转率治疗组为75.3%,对照组为52.4%(P〈0.01);停药随访1年复发率治疗组为23.4%,对照组为22.7%(P〉0.05)。血清HbeAg及HbsAg含量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1抗病毒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干扰素1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是有益的尝试。

  • 标签: 泛昔洛韦 干扰素Γ 乙型肝炎病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手足口病患儿采用 干扰素与 炎琥宁联合 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92 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个组别: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儿各有 46 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组患儿联合应用干扰素与炎琥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1.30% VS 7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采用 干扰素与 炎琥宁联合 治疗的临床 疗效满意 ,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快速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干扰素 炎琥宁 小儿 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电灼联合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封闭治疗在尖锐湿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到忻城县疾控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专科门诊诊治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电灼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且3个月内复发率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例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对照组治疗后6例出现脓性分泌物,且均未发生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两组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结论在电灼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封闭治疗尖锐湿疣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电灼 干扰素 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对2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并定期随访HBV标志物、HBVDNA和肝功能.结果疗程结束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完全应答率为0%,部分反应率为40%;随访结束时,持续应答率为35%.结论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 标签: Α-干扰素 药物治疗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干扰的措施。方法选取64例健康体检人员,抽取3mL空腹静脉血,制取高甘油三酯混合血清与乳糜干扰物,予以高速离心法、稀释法,对各项临床生化常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高速离心法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相关系数均优于稀释法。结论高速离心法能有效消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的干扰

  • 标签: 脂血 临床生化检验 常用指标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本实验室所使用的带分离胶/速凝剂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储血管中的分离胶/速凝剂对血清甘油三脂(TG)检测的影响,进行实验比对分析。方法用相同的方法将40份血液标本分成二份,一份装入带分离胶/速凝剂的储血管,另一份装入没有分离胶的储血管。带分离胶的标本定为①组,没有分离胶的标本定为②组。再用带分离胶的储血管40支分别加入蒸馏水3毫升,进行上下颠倒充分混匀定为③组。满足条件后三组标本均用离心机相同转速离心,分离血清后同时上机作甘油三脂(TG)测定。结果①②组测定结果有明显较大的差异,①组的测定值明显增高且全部异常增高,基本是脂血标本才应该有的结果,与临床明显不符,②组测定结果大体正常与临床相符。而③组测定值均大于1mmol/L,高者达到6mmol/L并且①组测定结果减去③组测定结果后与②组测定结果大体接近。结论本实验室使用的带分离胶/速凝剂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储血管中的分离胶/促凝剂对血清甘油三脂(TG)的测定有明显的影响,应当更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羚合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病例,应用五羚合剂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以单独应用五羚合剂和单独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肝功能、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90.4%、85.0%,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肝功能复常方面,3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抗-HCV、HCV-RNA阴转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五羚合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疗效,五羚合剂能明显提高干扰素的抗丙肝病毒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医学 五羚合剂 干扰素 肝炎 临床对照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