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公民隐私和知情的分析和讨论,阐明了隐私和知情的互补关系与冲突,以及在产生冲突时法律应如何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和解决相关问题。在借鉴他国对相关问题解决的案例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两种权利制衡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统一的立法、定义、规范,以及阐明对公平原则,公共利益平衡原则的评判标准。

  • 标签: 隐私权 知情权 个人信息 信息公开 制衡
  • 简介: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3月公布的《修改草案》对侵犯著作及其相关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第七章"权利的保护"集中了归责原则的相关条文。《修改草案》有关归责原则的设计,并未构成一个整体,欠缺科学性。

  • 标签: 侵犯著作权 归责原则 行为 要件 修改草案 国家版权局
  • 简介:权利主体移转标的物的交付义务的法律行为和其完成物的各种变动的行为是两个法律行为,物行为不同于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件的法律行为,假如将物行为归入法律行为之一类

  • 标签: 不应采纳 我国物权 物权立法
  • 简介:1998年,国务院法制办将著作法修正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为了解决全国人大就修正案提出的问题,国务院撤回修正案重新论证。1999年9月15日.中美之间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著作法的修改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挂钩。至2000年,中国著作法的修改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影响中国入世多边谈判遇到的障碍之一。2001年7月,中国“入世”的最后时间基本敲定,促使全国人大将商标法与著作法的修改列入正式议程。2001年10月27日下午,即决定接纳中国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多哈会议召开之前的两个星期,经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与商标法一起获得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通过。

  • 标签: 著作权法 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商标法 修改 撤回
  • 简介: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对居住并没有作出规定,司法实践中直接以居住权为名裁判案件存在不妥之处。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住房制度新政,为民法典物编专章增设居住提供了指引。居居住是为满足居住人生活居住需要而设立在他人房屋上的一项权利,具有用益物权属性。国内外对居住是否写入民法,以及居住学理认识仍有不同,我国民法典分编草案将其纳入物体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居住涵义及适用范围已突破传统内容。解决传统与现代居住衔接与发展问题,在我国民法典体系框架内构建一个与现行《物权法》制度相协调,内容完备,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法律制度有其必要性。

  • 标签: 居住权 租赁关系 用益物权 立法构造
  • 简介: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它能够促进经济变革、造福社会,但如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将会损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大数据时代对隐私和信息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下,对于侵犯隐私和信息的行为,可补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在特定情形下,也可适用惩罚性赔偿.

  • 标签: 大数据 隐私权 信息权
  • 简介:<正>生存和发展是人权的首要方面,从下面这些数字的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建国以来在促进生存、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旧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帝国主义强迫旧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100多个,掠夺赔款白银1,000亿两。

  • 标签: 生存权和发展权 农村居民 中国人民 城镇居民 卫生技术人员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30条所规定的承租优先购买并未明确救济方式,从逻辑上分析,存在3种救济方式。这3种救济方式有存在的理论根据、优点及不足,并且其也代表了承租优先购买的3种性质。房屋承租优先购买无论如何定性。在理论上及实务上均存在矛盾。

  • 标签: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法律救济 矛盾性
  • 简介:一是严把立案分案告知关。受理案件和送达执行通知书时,立案法官以“诉讼风险提示书”专章告知当事的权利、义务和执行风险,并告知当事“12368”信息查询途径。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联系,确认当事人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告知相关权利义务和承办法官的联系电话,并再次提示执行风险。

  • 标签: 案件当事人 门头沟区 知情权 北京市 保障 法院
  • 简介:在赵C姓名案中,赵C据以对抗国家公权力干涉的姓名,不是作为普通民事权利的姓名,只能是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姓名,它属于自己决定的范畴。自己决定是指公民对于与个人人格意义上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私人事项,在不受公权力介入、干涉的情形下可由个人自律决定的自由。公权力在对姓名在内的自己决定进行限制时,必须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尤其需要注意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 标签: 赵C姓名权案 姓名权 自己决定权 法律保留原则 比例原则 公共利益
  • 简介:隐私与知情均是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权利,实践中这两种权利经常会发生冲突,如何协调二者的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知情与劳动者隐私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主要是因为两的属性不同、主张不同及价值取向不同造成的.所以,在协调解决知情与隐私的冲突中应当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利益衡量原则、权利协调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对隐私侧重保护原则.

  • 标签: 隐私权 知情权 冲突 协调
  • 简介:在罗马法中,有两种特殊的土地租赁演化为物;永佃权与地上。现代民法延续了土地租赁物化的进程,各国的民事立法普遍强化包括土地租赁在内的不动产租赁的效力。我国民法应该顺应这个趋势,把土地租赁明确地纳入物权法中的用益特权体系。

  • 标签: 土地租赁权 用益物权 物权 物权法
  • 简介:本文在分析以往关于信托受益性质诸多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传统债权/物分析框架在解释信托受益性质方面的不足,尝试运用"剩余索取理论"来帮助解释信托受益以及其他的非债权性权利。本文在揭示了信托受益无法用债权/物分析框架解释的独特性之同时,还对其内部形态的复杂性及其应用形态的灵活性进行了分析。当然,剩余索取理论也仅仅提供了一种对典型的(paradigmatic)信托受益的分析工具,其解释力应限制在商事信托特别是标准化的信托领域。

  • 标签: 信托受益权 债权说 物权说 剩余索取权
  • 简介:自助是物自我救济的方式之一,来自于物保护的“自生自发秩序”之中。物自助行为符合法的正义和效率价值的基本理念,制度化是确保物自助正当性的前提。传统民法理论将民事自助行为无差别地规定在请求救济体系中,忽略了绝对与相对在自我实现方面的区别,不利于自助行为制度在物保护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能。类型化是合理引导与规制物自助行为的制度选择。《物权法》应在物保护中规定物自助的一般条款,并在所有权、占有以及担保物的保护与实现中建立单独的物自助法律制度,以避免自助行为滥用给法律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

  • 标签: 自助行为 请求权 救济 类型化
  • 简介: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无论从维护法治秩序、保障被调查人权利视角,还是从提升侦查法治化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视角,研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调查与侦查的关系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监察体制改革 调查权 侦查权
  • 简介:本文从商业名称和商标的基本概念、性质入手,试图从前人就商标与商业名称冲突的解决方法中找出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就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提出几个基本方法、原则:调整商业名称的法律地位、保护在先原则、禁止欺骗或误导、公平竞争原则及区别保护原则.

  • 标签: 商业名称权 商标权 冲突 在先权 区别保护原则 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