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公元一三五三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上距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爆发的一三五一年,仅有两年:下距明王朝正式建立的一三六八年,还有十五年。此时的中国历史已然进入新一轮战火肆虐的乱世。非常时期,必有非常之人,此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 标签: 刘基 倔强 时势造英雄 中国历史 元顺帝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和学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投入到经典作品的外译之中,《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进一步传播乃至经典化就是这样语境的成果之一。《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从此前英美等国汉学家的单方努力转变为国内学者和翻译家与国外翻译家和汉学家们的共同推进,其在英语世界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走向纵深。本文重在考察1949年《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及其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路径,并对当前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献言献策。

  • 标签: 聊斋志异 英语世界 译介 传播 中国文化走出去
  • 简介:早在1994年就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文革’前的‘前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的‘实践美学阶段’,现在又经历了‘实践美学’时期。”①王元骧则把“实践美学”、

  • 标签: 王元骧 实践论美学 后实践美学 批评 当代美学 新时期
  • 简介:本文通过清理围绕《棋王》文本诞生、发表的历史记忆,试图探究《棋王》被文学阐释命名为“寻根”文学代表作的过程,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现“文学寻根”所无法覆盖的裂隙,进而重新思考寻根文学与伤痕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以及寻根文学内部的歧义纷呈。

  • 标签: 阿城 小说《棋王》 寻根文学 伤痕文学 历史记忆
  • 简介:“租界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是李永东学术研究的出发地,他后来拓展出的两个领域,即“半殖民和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和“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他的出发地密切相关。这种引发、扩大,在李永东的学术生涯中自然、巧妙地发生,体现出“70”学者独立提出学术命题的能力。在学术研究上,李永东的个性与优势日渐清晰,他的不懈努力、“独立前行”让人欣慰。

  • 标签: “70后” 李永东 租界 半殖民 城市想象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以成都十所大学为调查地点,对“90”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公民道德、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思想方面和消费行为、恋爱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等行为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90”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与他们的社会印象不完全符合。

  • 标签: &ldquo 90后&rdquo 大学生 思想行为特征
  • 简介:夏儿的思念那晚,柠檬色的月光洒下来,铺满悬崖。站在崖边,我的眼里闪动着泪花:“亲爱的梅姨,我想你!欧白想你!”

  • 标签: 思念 创作 世界
  • 简介:近年来,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电影纷纷以商业电影的姿态出现。以文化分期为引导的艺术作品是表现性因果关系的多重决定下的文化显影,后现代电影也需要内容与形式的双重解读才能正确理解文本。通过将历史分期、艺术表征、影视批评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层层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清晰的中国后现代银幕镜像,也可以对近来的《一代宗师》《一步之遥》《美人鱼》等后现代主义电影有新的理解。

  • 标签: 后现代电影 现代性体验 解构 重构
  • 简介:本文在对解构主义关于语言的延宕性和语义相对稳定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借鉴"执中"的中国哲学与人文思想,提出翻译标准的描述或界定,应参照这样一种思路:遵循翻译活动的特性,保证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最大限度的"共识"——即文本问基本语义的照应与关联.

  • 标签: 翻译标准 解构 中和 文本共识
  • 简介:2014年,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最具潜力新人奖”颁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写手赵志明,让圈内圈外的文学同行大跌眼镜。据圈内朋友私下说,本来这届“最具潜力新人奖”前两轮,票数最多的,是一位在纸质刊物发表过很多小说,出版过数本小说集,并且屡获各种奖项的一位颇有实力的青年作家,但最后一轮却发生了逆转。评委们最终将“最具潜力新人奖”颁给了赵志明。

  • 标签: “80后”文学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森林 网络写手 刊物发表 青年作家
  • 简介:/印象主义画派重户外写生,追求视觉印象的真实,用奔放的笔触糅合相互并列而并不融合的色调,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造型功能,善于捕捉瞬间光感下物象色彩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坦言受该画派影响的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明显可见对/印象主义画派技巧的吸纳,主要表现在对意象、光线和色彩的处理,内心独白与并列对照的大量使用及小说内在结构的营建三方面。

  • 标签: 后/印象主义 福克纳 绘画 小说 印象主义文学
  • 简介:摘要受到干扰的民用基础设施系统的脆弱性是利益攸关方的主要关切。电力系统是最关键的基础设施系统之一,它受到许多干扰,包括由常见故障引起的小扰动,以及由自然和人为灾害造成的重大干扰。飓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对电力系统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 标签: 灾害 电力系统 风险分析
  • 简介:杂志是解放前在山西运城出版的一份刊物。1947年3月创刊,同年8月因经费困难停刊,共出了五期(其中三、四期合刊)。刊物登载了部分知名作家和不少青年文艺爱好者的作品,内容清新、高雅、健康,形式活泼。十六开本,每期40~50页码,五、六万字,封面套色。在当时被称为文化沙漠的运城,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份文艺杂志,像漆黑的夜里燃起一支火把,给运城(乃至晋南)苦闷的文艺界和青年带来一线希望。

  • 标签: 新文艺 杂志 创办 怀念 回眸 1947年
  • 简介:七体在汉魏六朝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创造了“问疾”和“招隐”的七体传统题材。唐及后世七体的创作数量虽然萎缩,但却开拓出了以柳宗元《晋问》和以袁桷《七观》为代表的“都邑风土”和“谈艺论学”新的题材领域,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模拟,理应受到后世研究者的关注。

  • 标签: 七体 题材 突破 都邑风土 谈艺论学
  • 简介:2015年5月2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第48期青年文艺论坛,本期论坛主题是"七十年再回首——重读《白毛女》"。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李松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陆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吉贤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原所长李正忠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的30多名青年学者出席了论坛。论坛详细梳理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以及70年以来的改编、演出历史,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文艺作品进行"再解读"思路的得失,并就歌剧《白毛女》的经典价值、当代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艺创作的成功经验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本刊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 标签: 《白毛女》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论坛 文艺创作 黄世仁 中国歌剧舞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