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界有观点认为,明朝对西藏的统治采取的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政策。而美国学者史伯岭在其博士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明初对乌思藏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了吗?》中对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的观点提出质疑。同时对明朝初期,政府的治藏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治藏政策 分而治之 明初 明朝政府 西藏地区 博士论文
  • 简介:核武器历来受到苏联领导人的重视。赫鲁晓夫也一样,认为它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新式武器,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重大作用,但是核武器的出现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性质,更不能决定世界的未来,社会主义在将来任何冲突中都会获胜。后来,赫鲁晓夫对核武器特别是对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断调整了对美政策。赫鲁晓夫的这些调整使苏联在维护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缓和苏美冷战对峙的紧张形势,防止两国交战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他夸大甚至迷信核武器,忽视贬低其他力量,在对美政策中更不乏讹诈冒险和争霸因素,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结果是,赫鲁晓夫力主缓和苏关紧张形势,却又把两国推向核大战的边缘,一路跌跌撞撞地把两国引向共同遵守核游戏规则的“和平共处”,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 标签: 赫鲁晓夫 对美政策 核武器 未来战争 新式武器 社会主义
  • 简介:1948年的金圆券政策及其推行有着多方面的内容,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其掠夺性、不合理性的显现有一个过程,上海金融业对金圆券政策态度从遵行、异议、批评到反对也有转变的过程.以往对金圆券政策问题的研究,主要以国民党政权及其国家行局为主体,以其相关决策及实施为主线,其研究比较简略和狭窄;其实,选择上海私营金融业为考察主体,以当时私营行庄公司如何应对实施金圆券政策的各主要方面为研究主线,着重从私营金融业的基本态度、金银与外汇资产、利率、资本升值和现金增资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金圆券问题本身以及对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金融业与国民党政权关系的研究.

  • 标签: 民国史 金融史 金圆券政策 上海金融业
  • 简介:在杜鲁门总统任内,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美国逐步重视东南亚在美苏对抗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东南亚政策从无到有,插手东南亚事务,加强东南亚地区的反共力量以应对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全面遏制中国,确立以制华为核心的东南亚政策,为冷战期间的美国东南亚战略奠定了基调。

  • 标签: 亚洲冷战 东南亚政策 新中国成立 朝鲜战争
  • 简介:约翰逊执政时期,一方面有限地保持了对华政策的松动状态,与中国进行有限接触,实行"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另一方面仍在国际上维护"中华民国"的"法权地位",继续"协防"台湾,同时阻止台湾反攻大陆,美台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历史阶段.

  • 标签: 约翰逊政府 美国对台政策 火炬计划
  • 简介:苏联对外政策的决策一直是严格保密的.苏联党、政、军、警各自在其中占有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维持何种关系,尤其是苏共中央国际部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更加鲜为人知.有的学者认为:苏共中央国际部掌握着苏联对外政策的决定权,外交部只是执行决定的行政机构.

  • 标签: 国际部苏联 对外政策 苏共中央国际部
  • 简介: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被新兴的日本帝国击败,被迫割地赔款,台湾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异族的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蹂躏.沦为二等公民,本文拟就日本殖民下的民族政策作一初浅的探讨。

  • 标签: 日据时期 台湾 民族政策 皇民化运动 日本
  • 简介:1950年代台湾经济政策改革以土地改革、发展私营经济、改革外汇制度和十九点财经改革计划为主要内容。陈诚、尹仲容、严家淦、杨继增等技术官员是这几项经济政策改革的主要推手。台湾经济政策改革的起因在于应对美国经济援助的停止。其中,美国的角色主要是作为外在推动力而存在的,而非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利于国民党当局推行经济政策改革,而以陈诚为首的技术派官员务实的态度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因素,自由市场经济学说的传播,则为台湾当局的经济政策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

  • 标签: 经济政策改革 美援 技术官员 市场经济学
  • 简介:红军西征时在宁夏豫旺地区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先后成立了豫海县单家集回民自治政权,帮助回民群众进行反对苛捐杂税和分财产的斗争;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建立回民自己的武装,实现多民族联合抗日。这些民族政策的伟大尝试,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形成,对支持八年民族抗战乃至对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民族政策 豫海县 回族 自治政府
  • 简介:<正>朱元璋的琉球(今日本冲绳县)移民政策,对于明代中外关系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迄今仍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随着明初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朱元璋十分重视对海外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他遣使外夷,诏谕四海,“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还立下遗训,将朝鲜、日本、琉球等一些国家列为不征夷国。存这种海外政策的实行下,许多国家与明朝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东南海上的琉球岛国,自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遣杨载诏渝琉球始,至明朝灭亡,中国与琉球始终保持着贸易往来的友好关系。但是琉球毕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岛国,“地无货殖”“商贾

  • 标签: 朱元璋 琉球岛 移民政策 中国移民 明朝 对外关系
  • 简介:<正>明朝中叶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东来。1557年,葡萄牙人欺占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强取台湾;1637年,来华贸易的英国商船直闯广州,攻陷虎门炮台,迄清朝入关时,中国海疆的局面已是藩篱尽撤,门户洞开。在东西方两大世界日益接近的时代,东南海疆应如何平定与治理,无疑是摆在清朝统治者面前的一项重大选择。康熙亲政前期,在海疆治理方面有几件值得称道的大事,一是恩威并用,统一台湾;二是开海设关,发展内外贸易;三是重用海外传教士,虚心学习西方近代科学。而在其晚年,亦有许多令人非议的变化,如康

  • 标签: 原因探析 西方殖民主义 台湾 中国海疆 西方传教士 荷兰殖民者
  • 简介:2016年5月19日,美国孟菲斯大学历史系彼得·布兰德(PeterBrand)教授,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了题为“作为外交官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青铜时代晚期的赫梯帝国”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刘健研究员担任翻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0多名研究者莅临此次学术讲座。彼得·布兰德教授是国际著名埃及学家。对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研究。发表过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目前正在从事埃及卢克索市卡纳科神庙多柱大厅铭文和浮雕的研究。是“卡纳科多柱大厅考古项目”主持人。此次讲座,他对公元前1258年埃及和赫梯帝国签订和平条约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因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分析。本文系葛人先生根据布兰德先生的讲稿翻译。

  • 标签: 青铜时代 外交官 帝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晚期 拉美
  • 简介:2006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举办的“四川盆地古代盐业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图宾根大学汉学、韩学研究所的傅汉思(Hans Ulrich Vogel)教授,史前史、上古史及中古考古研究所的Manfred K.H.Eggert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otsen考古研究所的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和德国一东亚科学论坛共同发起主办,并由德国研究基金赞助。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德国研究 四川盆地 盐业 古代 加州大学
  • 简介: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走出国门探亲、访友、旅游、留学、移民、投资、做生意,以及公务活动的人员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们与外国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因此,如何教育、规范中国人在国外的文明形象,应该引起整个民族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出国旅游 改革开放政策 生意 中国经济 人员 投资
  • 简介:文物古迹不仅记述了一个国家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表述了一个民族的身份和个性,更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划定了该民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位置。近日有幸读了一些国外文物古迹保护的文章.也是一次巡礼,可谓是感想多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作以简要介绍。

  • 标签: 文物古迹 文物保护 民族象征 法律规范 法国 墨西哥
  • 简介:对于国民党政府1935年法币政策,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全盘肯定,全盘否定,模棱两可者均有。本文试从新的角度做些探讨,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 标签: 国民党政府 法币政策 全盘否定
  • 简介:有关清政府的对台政策,通常以1874年沈葆桢渡台为界,在这之前被视为消极经营的阶段,其中又以严禁偷渡、禁止携眷入台、禁止汉人开垦“番地”等政策为清政府消极治台的突出表现,但这只是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横向比较的话,纵观清政府的全部对台政策,包括政治、经济、文教、民族政策等各个方面,这些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而并不能涵盖清政府全部的对台政策。所以要探讨清政府的对台政策

  • 标签: 对台政策 1874年 清政府 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民族政策
  • 简介:特奏名制度是政府优待老年应举士人的重要措施,省试、殿试中落榜的进士,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举数超过四次者即可获取特奏名资格。在州府发解试中屡次被淘汰的士人,多在三十年后享受特奏名。特奏名士人在考试内容及录取上享有特殊的待遇,入仕后享有俸禄并拥有免税、免役等经济特权,对老年士人的晚年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加强宋廷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然而,特奏名制度的存在加剧了宋代冗官、冗费现象。

  • 标签: 宋代 特奏名 老年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