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儿 男,12岁,因“四肢关节活动受限”于2020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遗传代谢病专病门诊。主要表现为双腿屈膝,双手指屈曲。双侧肘膝关节、指(趾)间关节伸展、屈曲受限,以伸展受限为主。肌力正常,双下肢肌肉僵硬,双侧跟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基因检测结果示患儿PIEZO2基因存在杂合缺失c.8181_8183del,p.Glu2727del,父母及其妹妹均为野生型。PIEZO2基因变异所致远端关节挛缩5型临床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新生儿Goltz综合征及PORCN基因新发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oltz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患儿致病基因,Sanger测序法验证突变基因。结果患儿女,出生后7 h因头皮缺损、面部、双膝关节内侧多发表皮缺损、左耳廓畸形、右手中指无名指并指、右足拇指二趾并趾、左足呈"龙虾爪"畸形就诊。基因检测显示,患儿PORCN基因第4外显子第514~521位插入了一段重复的TCCTTCCA片段(c.514_521dupTCCTTCCA),导致第175号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脯氨酸(p.S175Pfs*14),并引起该蛋白的翻译在此后第14个密码子终止。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此杂合突变。该患儿确诊为Goltz综合征。结论Goltz综合征有多种表型,结合PORCN基因突变可确诊。c.514_521dupTCCTTCCA杂合突变为新突变。

  • 标签: 局灶性皮肤发育不全 婴儿,新生 DNA突变分析 Goltz综合征 PORCN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来自同一家系的两例塞克尔综合征1型患儿进行基因型与表型分析。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与Sanger测序对患儿进行变异分析,通过文献复习了解本病的临床特征。结果患儿系足月小样儿,生长迟缓、发育落后、小头畸形、鸟头样面容。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ATR基因c.1A>G(p.M1?)和c.4853-18A>G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自患儿父母。两个变异均未见文献报道。结论c.1A>G(p.M1?)和c.4853-18A>G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两个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ATR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塞克尔综合征 身材矮小 ATR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8家族成员A1(ALDH18A1)突变所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松弛症3型的基因型及表型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本文报道的患儿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对该患儿进行高精度PLUS临床外显子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基因型和表型谱的关系。结果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9个月龄男性患儿,因"生长发育落后9个月,咳嗽3 d"入院,伴皮肤松弛、特殊面容、骨骼畸形、气管型支气管、腹股沟疝、胃食管反流、掌纹浅乱等。通过高精度PLUS临床外显子测序发现该患儿10号染色体chr10:97402778上存在ALDH18A1新发杂合突变c.274C>G(p.Leu92Val),结合患儿代谢组学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松弛症3型;复习文献提示,目前已报道的ALDH18A1不同位点突变所致临床表现存在异质性,主要以全身皮肤松弛皱褶、面部改变为特征,同时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关节、神经肌肉等系统发育畸形。结论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此类疾病的患儿,需定期随访其临床表现及代谢指标,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疾病的分子基础。

  • 标签: 皮肤松弛症 全面发育迟缓 乙醛脱氢酶18家族成员A1
  • 简介:摘要对山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菌株开展基因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为制定合理、精准的猪链球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分离的猪链球菌菌株开展分子分型、基因组系统进化树、毒力基因型别、耐药谱、耐药基因及其传播元件等方面的分析,并通过比较菌株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血清2型、ST1型是山东患者来源猪链球菌的优势型别,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山东菌株主要由5个分枝组成。山东菌株均属高致病型菌株,但细胞因子试验表明分枝2的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山东菌株。除分枝3的SD2与SD4菌株外,其余山东菌株均携带不同种类的耐药基因及其传播元件。综上,山东猪链球菌的来源及进化途径存在多样性的特征,且致病能力有显著差异,需要在基因组水平开展菌株监测的工作。

  • 标签: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基因组系统进化树 高致病型
  • 作者: 郑飞 徐瑞 曾正陪 刘春雷 段艳华 程召平 孙青 刘群 王明华 韩鹏熙 王月兰 王建宁 黄文 郭晓红 杨晓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济南 25001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超声科,济南250014
  • 简介:摘要患者青年女性。以阵发性心悸、多汗、头痛、血压升高为表现,检测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类(MNs)水平增高,基因检测为琥珀酸脱氢酶亚基B(SDHB)错义突变,影像学检查发现由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供血的纵隔肿瘤(40 mm×38 mm),经充分药物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心脏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血压、MNs正常,并对其家系进行了研究追随。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心脏 SDHB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疑似Ⅰ型神经纤维瘤(NF1)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和疾病进展分析及随访研究,探索研究携带NF1基因突变患儿的基因型表型联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疑似Ⅰ型神经纤维瘤诊断的患儿共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个月至5岁,进行相应的遗传学检测明确基因突变,并对阳性患儿进行3年以上长期的随访和病情跟踪,对疾病的进展以及基因型表型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儿检测到明确致病性的NF1基因突变,包含3例未曾报道过的致病性突变;这27例患儿中仅3例患儿突变遗传自明确诊断且有表型的父母,其余均为新发突变。大部分患者随访期间无明显表型变化(14/27),部分患者(7/27)在随访期间发现矮小、肺动脉狭窄和发育迟缓等,其中矮小与肺动脉狭窄分别可能与NF1基因错义突变和严重截断变异存在关联性。结论无家族史的Ⅰ型神经纤维瘤患儿其早期诊断更加依赖于基因检测。低龄患儿早期随访应根据突变的类型和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错义突变患儿应增加心血管异常的早期随访,造成严重截断变异的患儿应关注身高发育情况。

  • 标签: Ⅰ型神经纤维瘤 基因检测 牛奶咖啡斑 矮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睾丸的转录组学改变。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入18只4周龄SD大鼠,其中8只作为对照组大鼠,另外10只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最终获得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大鼠各6只。分别从两组中筛选出3只大鼠后,对6只大鼠的睾丸进行RNA测序,比较正常大鼠与1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的转录组差异,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靶基因可能相关通路进行了预测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验验证。采用双样本双尾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大鼠睾丸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5) g比(2.27±0.20) g,P<0.01,t=-18.124],睾丸生精小管结构受到严重损伤,糖尿病组精子质量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组睾丸共有138个基因高于对照组,119个基因低于对照组,其中4个基因与睾丸发育和精子的发生直接相关,可能参与了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以及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2个基因与糖原合成、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以上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糖尿病可能通过影响睾丸内生精相关基因以及糖原代谢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

  • 标签: 1型糖尿病 睾丸 转录组 RNA测序 生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中BK病毒(BKV)脑炎的发病率、病死率、中位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709例儿童患者,其中14例诊断为BKV脑炎,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BKV脑炎发生率为1.97%(14例)。患儿多为男性(12例),中位年龄为11岁,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第55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发作(7例)。14例患儿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用,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9例患儿痊愈,1例患儿死于病毒性脑炎,4例患儿死于其他疾病,病死率为35.7%。结论BKV脑炎主要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虽然确诊BKV脑炎后积极予药物治疗,但许多患者仍死于多器官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膀胱炎时,必须高度警惕BKV脑炎,尽早施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K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在既往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地点覆盖新疆东疆、南疆和北疆乡镇和社区,抽取年龄≥60岁的常驻居民8 529例,其中既往有房颤病史或调查时完善心电图明确诊断房颤的患者301例。将房颤患者按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分出认知障碍组55例及认知正常组246例。采用基因测序方法对房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房颤相关基因、衰老相关基因及认知障碍相关基因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力劳动、非独居是老年房颤认知障碍的保护性因素(OR=0.206、95%CI:0.048~0.873;OR=0.286、95%CI:0.089~0.922;均P<0.05)。Klotho(rs571118)TT和载脂蛋白E(ApoE)ε3/ε4基因型是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22、95%CI:1.326~11.595;OR=6.843、95%CI:1.263~37.078;均P<0.05)。Klotho(rs571118)和ApoE ε3/ε4的交互作用与老年房颤认知障碍发生无相关性(OR=1.552、95%CI:0.703~3.428;OR=1.897、95%CI:0.967~3.723;OR=0.496、95%CI:0.061~4.026;均P>0.05)。结论Klotho(rs571118)TT和ApoE ε3/ε4基因型可能促进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为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心房颤动 认知障碍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L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2019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3例鼻咽癌患者的冰冻组织标本,收集2019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7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标本,收集2008—2014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组织蜡块68例及鼻咽慢性炎症组织蜡块3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LO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培养鼻咽癌细胞CNE1、CNE2、5-8F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细胞中CLOCK mRNA在ZT2、ZT6、ZT10、ZT14、ZT18、ZT22时间点的表达水平,采用余弦法拟合CLOCK mRNA在鼻咽癌中表达的节律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鼻咽癌和37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蜡块中CLOCK蛋白的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CNE1、CNE2和5-8F细胞中CLOCK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07、0.91±0.02和0.33±0.04)均低于NP69细胞(1.00±0.00,均P<0.05)。CNE1、CNE2和5-8F细胞中CLOC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6、0.57±0.05和0.74±0.10)均低于NP69细胞(1.00±0.00,均P<0.05)。鼻咽癌细胞CEN1、CNE2、5-8F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CLOCK mRNA在不同时间点表达不同,存在时相性波动。CLOCK mRNA在CNE1、CNE2、5-8F、NP69细胞中的波动周期分别为16、14、22和24 h,其波峰和波谷时间分别为ZT10:40和ZT18:40、ZT10和ZT3、ZT14:30和ZT3:30、ZT12:39和ZT0:39。鼻咽癌组织中CLO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20和0.20±0.26)均低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分别为1.00±0.00和0.51±0.41,均P<0.05)。CLOCK蛋白高表达组(CLOCK蛋白表达水平≥0.178)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92.1%和80.1%,高于低表达组(CLOCK蛋白表达水平<0.178,分别为92.9%、78.6%和57.1%,P=0.009)。CLOC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6.2%、87.8%和87.7%,高于低表达组(分别为92.7%、82.2%和70.8%,P=0.105)。CLOC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0%、95.7%和95.7%)与低表达组(分别为100.0%、96.9%和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4)。CLOCK蛋白高表达组1、3、5年无远转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6.2%、92.0%和92.0%)与低表达组(分别为92.7%、82.2%和7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CLOCK蛋白表达和T分期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细胞及鼻咽癌组织中的CLCOK基因均为低表达,时钟基因CLOCK在鼻咽癌细胞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中均呈节律性表达;相比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鼻咽癌细胞的波动周期均缩短,CLOCK蛋白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情况优于低表达患者,CLOCK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CLOCK基因在鼻咽癌中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

  • 标签: 鼻咽癌 时钟基因CLOCK 节律性 放化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疾病,以双侧视网膜受累多见。患者常表现为视力损害、内层视网膜劈裂所致黄斑区轮辐状囊样改变以及视网膜电图b波相对于a波不成比例的下降。目前针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以并发症的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XLRS认识的不断加深,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治疗成为了干预该病潜在的新途径。目前有两项XLRS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在开展。这两项临床试验评估了重组AAV-RS1载体的眼部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探索了其在XLRS患者中使用的安全剂量,但XLRS患者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相信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进展,未来有望为XLRS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

  • 标签: 视网膜劈裂症 基因疗法 综述
  • 作者: 睢瑞芳 姚凤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眼遗传病是一组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眼部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方式及基因变异类型众多等遗传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因检测取得了显著进步,越来越多的已知致病基因变异被鉴定出。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眼遗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步伐,眼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成为精准诊疗的重要一步。如何正确选择、评价每种基因检测技术,合理规范的运用基因检测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遗传咨询,是临床医生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

  • 标签: 基因检测 眼疾病,遗传性 分子诊断技术 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型分析及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于超声异常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NV-Seq及核型分析技术检测201例超声异常胎儿的羊水标本。结果在201例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17例异常核型(8.46%),包括非整倍体异常15例(7.46%),其中21三体7例、18三体4例、其他4例。71.43%的21三体胎儿超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或合并其他超声异常,75%的18三体胎儿超声表现为脉络丛囊肿;两种检测方法有17.64%(3/17)的染色体异常结果存在差异,均为非整倍体的嵌合体。在184例核型分析正常的标本中,CNV-Seq额外检出了11例CNVs(5.98%),包含6例明确致病性CNVs,5例致病性未知(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VOUS)CNVs。结论不论是胎儿超声软指标高风险还是结构异常,核型分析及CNV-Seq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产前诊断是准确且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异常 核型分析 嵌合体 拷贝数变异测序
  • 简介:摘要RhD阴性血型孕妇孕育RhD阳性血型胎儿时,有发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风险,严重者可导致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死亡,孕期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RhD阴性血型孕妇孕育RhD阴性血型胎儿时,则无类似情况。近年来,随着遗传研究手段的不断涌现,对RhD阴性血型孕妇进行胎儿RHD基因型筛查,选择性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对RhD阴性血型孕妇的围产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欧美国家已常规开展胎儿RHD基因型无创产前筛查,但RhD阴性亚洲人中RHD基因除了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型,还有点突变等存在形式,这导致针对高加索人群的筛查技术不完全适用于亚洲人群,需建立针对亚洲人群的无创胎儿RHD基因型检测方法。本文就亚洲RhD阴性血型孕妇基因型特点、胎儿基因型筛查的意义以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Rh-Hr血型系统 孕妇 基因型 Rho(D)免疫球蛋白 胎儿 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L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2019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3例鼻咽癌患者的冰冻组织标本,收集2019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7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标本,收集2008—2014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组织蜡块68例及鼻咽慢性炎症组织蜡块3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LO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培养鼻咽癌细胞CNE1、CNE2、5-8F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细胞中CLOCK mRNA在ZT2、ZT6、ZT10、ZT14、ZT18、ZT22时间点的表达水平,采用余弦法拟合CLOCK mRNA在鼻咽癌中表达的节律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鼻咽癌和37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蜡块中CLOCK蛋白的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CNE1、CNE2和5-8F细胞中CLOCK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07、0.91±0.02和0.33±0.04)均低于NP69细胞(1.00±0.00,均P<0.05)。CNE1、CNE2和5-8F细胞中CLOC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6、0.57±0.05和0.74±0.10)均低于NP69细胞(1.00±0.00,均P<0.05)。鼻咽癌细胞CEN1、CNE2、5-8F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CLOCK mRNA在不同时间点表达不同,存在时相性波动。CLOCK mRNA在CNE1、CNE2、5-8F、NP69细胞中的波动周期分别为16、14、22和24 h,其波峰和波谷时间分别为ZT10:40和ZT18:40、ZT10和ZT3、ZT14:30和ZT3:30、ZT12:39和ZT0:39。鼻咽癌组织中CLO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20和0.20±0.26)均低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分别为1.00±0.00和0.51±0.41,均P<0.05)。CLOCK蛋白高表达组(CLOCK蛋白表达水平≥0.178)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92.1%和80.1%,高于低表达组(CLOCK蛋白表达水平<0.178,分别为92.9%、78.6%和57.1%,P=0.009)。CLOC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6.2%、87.8%和87.7%,高于低表达组(分别为92.7%、82.2%和70.8%,P=0.105)。CLOC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0%、95.7%和95.7%)与低表达组(分别为100.0%、96.9%和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4)。CLOCK蛋白高表达组1、3、5年无远转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6.2%、92.0%和92.0%)与低表达组(分别为92.7%、82.2%和7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CLOCK蛋白表达和T分期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细胞及鼻咽癌组织中的CLCOK基因均为低表达,时钟基因CLOCK在鼻咽癌细胞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中均呈节律性表达;相比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鼻咽癌细胞的波动周期均缩短,CLOCK蛋白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情况优于低表达患者,CLOCK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CLOCK基因在鼻咽癌中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

  • 标签: 鼻咽癌 时钟基因CLOCK 节律性 放化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中BK病毒(BKV)脑炎的发病率、病死率、中位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709例儿童患者,其中14例诊断为BKV脑炎,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BKV脑炎发生率为1.97%(14例)。患儿多为男性(12例),中位年龄为11岁,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第55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发作(7例)。14例患儿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用,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9例患儿痊愈,1例患儿死于病毒性脑炎,4例患儿死于其他疾病,病死率为35.7%。结论BKV脑炎主要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虽然确诊BKV脑炎后积极予药物治疗,但许多患者仍死于多器官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膀胱炎时,必须高度警惕BKV脑炎,尽早施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K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携带ABO*BW.11等位基因的家系成员ABO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9人的ABO血型表型。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同时克隆测序先证者及其父亲的标本。结果血清学检测初步判断先证者及其弟弟为AB亚型,先证者的父亲及其两女儿为B亚型。克隆测序发现先证者ABO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在B101的基础上第695位碱基发生T>C变异,表明为ABO*BW.11等位基因。先证者的父亲、弟弟及其两个女儿均携带该变异等位基因。A基因与BW.11以及BW.11与O基因同时遗传时竞争现象存在明显差异。结论ABO基因c.695T>C变异可能会导致Bw11亚型存在等位基因竞争现象。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血清学方法有助于精准鉴定ABO疑难血型。

  • 标签: ABO血型 BW.11亚型 等位基因竞争 基因测序
  • 简介:摘 要 微生物可以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基于此,介绍和探讨饲料用植酸酶、固氮微生物肥料以及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如微生物农药中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和杀虫抗生素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建议加强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明确确定研究重点,为后续革新生产工艺,调整研发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微生物 基因工程 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