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西方符号与中国古典哲学、诗学文献的联合已非新制,以《老子》文本所建构的人类主体世界为线索,本文讨论《老子》作为符号学前文本的可能性,旨在参与这种中西与古今对话的当下在场。生物符号和动物符号将语言排除出其研究范围,但是,语言实则是建构和理解人类物种特异性基础上的主体世界的必然途径。在《老子》,首章提出的"道"与"名"即第一性之阴性法则与第三性之"命名"的合力建构统摄之下,《老子》文本展现了建构与图绘人类主体世界意义的人类物种特异性。老子是一个卓越的符号学家,《老子》也是一个符号的前文本,回归《老子》等古典文本反而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今日自我主体性的良策。

  • 标签: 《老子》 生物符号学 主体世界
  • 简介: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第十届全国认知语言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7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为期两天,共举办5场主旨演讲和十几场大会演讲,

  • 标签: 南京师范大学 认知语言学 外国语学院 国内外
  • 简介:2009年7月5日至6日,由中国认知语言研究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认知语言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中国认知语言学会会长束定芳,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绍杰、校长助理兼社会科学处处长刘建军出席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忠主持。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 吉林 语言学研究 学术委员会
  • 简介:“中国训诂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2016年11月19至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训诂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116篇,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10名学者出席大会,围绕着“训诂与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方俗语词研究”、“出土文献词语考释”三个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大陆 学术年会 训诂学 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四届国际形式语言研讨会于2009年7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胜利召开。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戴曼纯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教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宁春岩教授先后致辞。

  • 标签: 北京外国语大学 形式语言学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国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简介:第六届演化语言国际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21-2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11月21日报到,11月22-23日正式研讨。本次会议将主要探讨以下议题:(1)语言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2)中国语言的演化与中国人群的演化;(3)中国语言的演化与考古的证据;(4)语言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递:(5)语言与大脑;(6)汉语的祖先:(7)其它语言相关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语言学 演化 征稿启事 复杂适应系统 中国语言
  • 简介:<正>在我国,把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研究,那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五四以前只能算是修辞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在修辞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著作,《古书疑义举例》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古书疑义举例》的作者俞樾(1821——1907)是同《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同时的人,他一生著作甚多,卷帙繁富,都编在总集《春在堂全书》二百五十卷之中。在所有著作中他最得意的是《群经平议》和《诸子平议》两种,《古书疑义举例》一书他却并不着重.他说"余书惟两平议各三十五卷,此外

  • 标签: 修辞学萌芽 古书疑义 时期重要著作
  • 简介:20世纪初,西方思想史上的语言转向使研究对象由言语转向语言,不仅实现了现代语言由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的革命性转型,而且也使人文学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内转趋势。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西方思想史上图像转向的生成,并使当代文化的重心从语言转向了图像。揭示语言转向到图像转向的转型生成逻辑,可以明确和反思当下诗学话语转型的机制和情境。

  • 标签: 语言学转向 图像转向 文论转型 反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试图归纳出文化旅游业消费模式中的重要“运动”和变化,并将它们视为更广义的文化模式的表现。传统与创新不再对立,而是彼此对话,共同为新生的地方、知识和事件的表达寻找答案。地方的创造性得以提升,艺术和文化的空间都重新设计,不再封闭,而是向日常生活的对话敞开。这就重新定义了文化娱乐的时空一一根据格构模型,它的维度包括了过去、未来和在别处的虚拟时空。本文描述的旅游者把自己作为参与的主体,不再按照预先安排的一整套旅游计划、必游之地和必做之事的列表做事,而是寻求沉浸在当地文化中,成为与文化、娱乐、休闲和环境密不可分的体验的探索者和积极行动者。本文还定义了寻求真实性的演员式旅游和数码自助游,认为真实并不是“对传统的表演”。成为一个社区的“临时居住者”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体验到地方的真实精神,这种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上都能得到体现。因此,居所是最适合的术语,它暗示了文化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化居所,它是为这样的游客而设计的:他们是全球化中的个体,也是当地社区的临时居住者,同时还是全球消费方法和模式的使用者。

  • 标签: 消费符号学 文化模式 文化旅游业 旅游符号学 革新理论 新生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编辑部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语言与现代语言系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当代语言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4至26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

  • 标签: 中国当代 语言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武汉 香港中文大学
  • 简介:<正>《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札记》(1979)问世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是我企图用辩证唯物史观研究社会语言现象的第一本著作,不是系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战斗著作。如我在那本小书的前记中说的,我狠下功夫钻研语言是由于一九七四年"四人帮"恶棍姚文元借着批判《现代汉语词典》,发动一场绝灭文化的运动所激发的。我并没有参加这部词典的编纂工作,只是由于一九七三年我建议印行这部语言学者们花了十年时间编成的词典("文化大革命"前只印过送审本),而这部词典翌年得以在内部发行,我就成了"革命造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民族语言 回顾与思考 语言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 简介:我国现代修辞,半个世纪来,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80年代,现代修辞就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相形之下,作为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的修辞史的研究就显得过于冷清了。80年代中期,我们才看到一部外国教授写的中国修辞史。这部史书总的对修辞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对中国现代修辞史的论述过于简略,不足以反映我国现代(特别是80年代)修辞研究蓬勃发展的兴旺局面。值得高兴的是,今年2月,宗廷虎新著《中国现代修辞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专著才能真正把中国现代(特别是80年代)修辞研究的繁荣兴旺的景象,恰当地反映出来。

  • 标签: 修辞学史 中国现代 浙江教育出版社 修辞学研究 现代修辞学 80年代
  • 简介:本文试图论证,外部对象乃是被一种特殊的现象“意义”所构建的。根据胡塞尔的理论,对象的基本构成方式乃是“意义投射”,而此行为又有一个层级结构。在此层级结构的最底层乃是一个单纯客体化的表象行为,此行为并不设定对象的存在,亦即,无论是实在的还是虚幻的对象都首先需要被作为一“纯然物”而被客体化。而设定一对象之存在的行为则是一个建基于表象行为之上的意识行为层次,只有在这个层面上,作为特殊意义的“真”或“假”才参与到对对象的构建之中。

  • 标签: 现象学 实在性 构建 意向性 胡塞尔 意义
  • 简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奖金第十一届评奖工作即将开始。根据王力语言奖金章程,参评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必须是在评奖年之前的五年内发表的(不含评奖年)。评委会只接受专家的推荐,不受理著作者个人的申请。评委会接受推荐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05年7月30日。

  • 标签: 评奖工作 第十一届 语言学 奖金 王力 2005年
  • 简介:<正>严格地说,吴家珍的《当代汉语修辞艺术》(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版)并不是一部体系完整、论证严密的修辞著作。它不过是对当代修辞现象的一种点射式扫描,用作者序言中的话说,就是只“写出了一鳞半爪”;并且,它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搜集材料——整理归纳——得出结论”的“慢三步”。然而,我们却不能不说,这又确是一部很富特色的著作,因为它充满新意。和以往的修辞著作相比,《当代汉语修辞艺术》有着全新的理论。在“总论篇”,作者从五个方面评述当代汉语修辞现象,对其孕育条件、变化轨迹,表现特色、研究走向、存在问题作了概括的

  • 标签: 修辞艺术 当代汉语 传统修辞学 修辞现象 交际学 论证严密
  • 简介:"把"字句是汉语中较复杂的一种句式,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我们筛选出20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应该掌握的"把"字句,对其进行描写,并总结出它们使用的主要语境,另外还给出与其有变换关系的常用句式。我们希望这能帮助留学生掌握"把"字句,也希望对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把”字句 句式归纳 使用情境 句式变换 第二语言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