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专业督导下盆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的产妇94例作为实验文本,根据其真实意愿进行分组,参照组47例产妇自行训练盆功能,研讨组47例产妇则在专业督导下行盆康复功能训练方案,分析其疗效。结果 治疗

  • 标签:
  • 作者: 薛利利 叶祝君 刘莉 衣雪青 张朋 臧丽丽 赫军 刘若虚 刘丽 罗保玉 石素宁 时敏秀 宗晶 姚天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7期
  • 机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眼科,山东济南 250000,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东广州 440104,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 250000,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济南 250000,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济南 250000,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营养科,山东济南 250000,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850,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000,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卫勤部,山东济南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劳力性热射病(EHS)动物肠功能受损情况,探讨预防性口服蕊福平果胶(RFP)对EHS动物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10周龄无特定病原(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对照组、EHS模型组、EHS饮水组(H2O+EHS组)及EHS果胶组(RFP+EHS组),每组30只。H2O+EHS组及RFP+EHS组动物于训练适应期每日灌胃蒸馏水或RFP 20 mL/kg,连续5 d,1周后利用温控跑台调整温控范围为(37±1)℃,通过一次性高温力竭运动制备EHS大鼠模型;EHS模型组动物在训练适应期不给予任何补液干预;常温对照组动物置于温度为(25±2)℃、湿度为(55±5)%的常温恒温箱中自由活动,不给予任何处理。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包括疼痛回缩反射、仰卧翻正反射和前肢拉力测试);取下腔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取肠黏膜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并进行Chiu评分。结果EHS模型组大鼠发生行为学、炎症反应指标和病理学等改变,表现为疼痛回缩和仰卧翻正反射延迟,前肢拉力下降,炎症反应指标明显升高,且出现明显的肠黏膜损伤,提示EHS大鼠模型制备成功。H2O+EHS组大鼠除炎症反应指标有所改善外,其他指标与EHS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FP+EHS组大鼠给予RFP预处理后,疼痛回缩反射及仰卧翻正反射均较EHS模型组明显改善〔疼痛回缩反射(分):1.4±0.2比0.3±0.2,仰卧翻正反射(分):1.0±0.1比0.2±0.1,均P<0.05〕,前肢拉力明显提高(N:13.0±0.5比8.2±0.6,P<0.01);促炎因子水平较EHS模型组显著降低〔TNF-α(ng/L):67.5±9.2比194.3±13.7,IL-6(ng/L):360.0±54.1比981.2±84.4,IL-1β(ng/L):33.7±9.0比88.7±6.1,均P<0.01〕,抗炎因子IL-10水平则较EHS模型组进一步升高(ng/L:208.7±10.5比103.7±7.0,P<0.01);肠黏膜损伤程度较EHS模型组明显减轻,Chiu评分和DAO活性显著低于EHS模型组〔Chiu评分(分):1.5±0.2比3.8±0.0,DAO(U/L):83.7±6.7比128.7±10.5,均P<0.05〕。结论高温环境训练可造成大鼠肠屏障功能受损,诱发内毒素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预防性口服RFP能够保护EHS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缓解SIRS,促进EHS发生后基本神经反射及肌力恢复。

  • 标签: 劳力性热射病 果胶 肠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6个省份28个县(区)儿童动物伤害流行特征及发生频次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动物伤害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6-2020年儿童伤害预防项目中0~17岁儿童伤害数据,描述儿童动物伤害发生基本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动物伤害发生频次影响因素。结果中国6个省份28个县(区)204 628名0~17岁儿童,男童107 029名,女童97 599名,男女性别比为1.10。动物伤害人数发生率为0.70%,人次发生率为0.72%,男童高于女童。动物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以家中(73.20%)、公路/街道/道路(7.51%)和小区/村里空地(6.77%)为主。发生时活动主要为玩耍/娱乐(63.15%)。发生时段主要为12:01-18:00(45.03%)。损伤部位以上肢(47.89%)、下肢(35.31%)和头部(8.44%)最常见。主要处理方式为门诊或急诊治疗(85.19%)。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级、监护人文化程度、城乡、监护人每天与儿童沟通时间是儿童动物伤害发生频次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动物伤害防控工作应将男童作为重点人群,家庭作为主要场所。动物伤害发生频次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向儿童及监护人普及动物伤害预防知识,综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开展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 标签: 动物伤害 儿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神经生长因子(NGF)、突触素(SY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HBO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每侧海马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μl;模型组每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5 μl;HBO组每侧海马注射Aβ25-35 5 μl,注射2周后予以HBO干预。HBO干预结束后各组均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及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NGF及SYN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缩短,其中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第5、6天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均P<0.05);HBO组第5、6天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均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原平台象限时间百分比、穿越原平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显著多于模型组(均P<0.05);HBO组原平台象限时间百分比、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多于模型组(均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BDNF、TrkB、NGF蛋白相对表达量及SYN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HBO组BDNF、TrkB、NGF蛋白相对表达量及SYN光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BO可能通过上调与记忆密切相关的BDNF、TrkB、NGF和SYN表达,减轻AD模型大鼠认知障碍。

  • 标签: 高压氧 阿尔茨海默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神经生长因子
  • 作者: 白石柱 任楠 冯志宏 谢瑞 董岩 李志文 赵铱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手术系统(Autonomous Dental Implant Robotic System, ADIR)在动物口内进行种植手术的准确性。方法选择9只中华田园犬(3岁,性别不限),拔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制作牙列缺损模型。每只犬下颌骨每侧缺牙区各植入2枚种植体,分别由ADIR(机器人组)和1名有丰富种植手术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使用数字化全程导板(导板组)完成,每组18枚。术后评价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规划位置的偏差,包括颈部、根部和角度偏差;测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比较机器人组与导板组差异。结果ADIR能顺利在全身麻醉动物口内完成种植体植入。机器人组种植体颈部偏差[M(Q)]为0.269(0.152) mm、根部偏差为0.254(0.218) mm、角度偏差为0.989°(0.517°),均显著小于导板组[颈部偏差为0.910(0.872) mm、根部偏差为1.179(1.176) mm、角度偏差为4.209°(5.208°)](P<0.05)。两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组研发的ADIR在动物口内进行种植体手术的准确性优于数字化全程导板。

  • 标签: 牙种植 机器人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1994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及《中华内科杂志》发表的哮喘动物实验研究论文,重点了解研究目的、研究所用的动物种类和品系、哮喘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及模型成功与否的评估标准,实验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用法,最后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哮喘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实际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今后逐步解决,以使哮喘动物实验研究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医院手术室自动物流管理中采用智能物流机器人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区间范围为2020年3月-4月,本院选取20间手术间,其中10个手术间采取人工配送模式,为对照组,10个手术间采用智能物流机器人配送,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配送错误率、术中等待时间、术中等待发生率、单次配送时间,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手术室自动物理管理中应用智能物流机器人可缩短配送时间及术中等待时间,降低差错发生率,建议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标签: 智能物流机器人 医院手术室 自动物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镜手术治疗累及鼻颅区域鼻腔鼻窦骨源性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鼻腔鼻窦骨源性良性肿瘤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内镜组与传统组,每组49例。内镜组给予鼻镜联合柯-陆手术,传统组采用传统鼻侧切开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内镜组与传统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治愈出院,经病理学检查均无恶性肿瘤患者。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分别为(30.5±6.7)min、(64.7±14.6)ml、(6.4±2.7)d,均少于传统组的(48.7±10.5)min、(108.4±23.8)ml、(9.8±3.6)d,P均<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复发率为2.04%(1/49),均低于传统组的22.45%(11/49)、14.29%(7/49),P均<0.05。结论在鼻腔鼻窦骨源性肿瘤的治疗中,鼻镜治疗相对于传统开鼻手术具有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与复发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鼻腔 鼻窦 鼻镜 良性肿瘤 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双侧丘脑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不同亚型C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采用双侧STN-DBS治疗的9例原发性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刺激器开机后1、3、6及12个月采用西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TWSTRS)评估患者的痉挛严重程度、功能障碍以及疼痛评分,计算TWSTRS评分改善率,并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差异,以评估STN-DBS治疗CD的有效性,并初步观察不同亚型CD的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刺激相关不良反应,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双侧STN-DBS治疗。术后头颅MRI均显示植入电极位于或接近计划靶点。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过敏反应及排异反应。术后8例患者出现异动症状,1例出现躁狂症状和睡眠障碍,2例出现轻微的单手乏力伴协调性差,程控后均缓解。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中位数(范围)为37(12~62)个月。9例患者开机后1、3、6及12个月TWSTRS总分的改善率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5.7%(11.6%,37.2%)、53.5%(42.8%,71.8%)、87.5%(53.2%,100.0%)以及100.0%(84.1%,100.0%);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TWSTRS总分、痉挛严重程度、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均P<0.05)。在开机后12个月随访时,4例活动型CD患者的TWSTRS评分改善率均为100.0%,5例紧张型CD患者的改善率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94.2%(72.3%,100.0%)。结论初步研究发现,双侧STN-DBS治疗原发性CD较为安全、有效,且活动型和紧张型CD患者均可获益。

  • 标签: 斜颈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诊断为前颅或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49例(包括嗅沟脑膜瘤24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腺瘤5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偏向个体化地设计皮肤切口及骨瓣位置。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评估肿瘤的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术后定期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62例肿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头痛症状的改善率为85.7%(24/28),视力下降的改善比例为13/14,嗅觉症状的改善比例为13/15,眩晕症状的改善比例为5/6,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的改善比例为4/5。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为87.1%(54/6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5.6)个月(1~3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4例(6.4%)术后出现前额麻木、眶上感觉迟钝的患者,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3.2%)垂体腺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结论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及鞍区肿瘤,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获得满意的肿瘤切除程度,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额纹切口 锁孔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使用聚桂醇硬化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模式,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不同的干预模式,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0~14d之内,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14d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聚桂醇 硬化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双侧丘脑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不同亚型C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采用双侧STN-DBS治疗的9例原发性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刺激器开机后1、3、6及12个月采用西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TWSTRS)评估患者的痉挛严重程度、功能障碍以及疼痛评分,计算TWSTRS评分改善率,并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差异,以评估STN-DBS治疗CD的有效性,并初步观察不同亚型CD的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刺激相关不良反应,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双侧STN-DBS治疗。术后头颅MRI均显示植入电极位于或接近计划靶点。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过敏反应及排异反应。术后8例患者出现异动症状,1例出现躁狂症状和睡眠障碍,2例出现轻微的单手乏力伴协调性差,程控后均缓解。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中位数(范围)为37(12~62)个月。9例患者开机后1、3、6及12个月TWSTRS总分的改善率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5.7%(11.6%,37.2%)、53.5%(42.8%,71.8%)、87.5%(53.2%,100.0%)以及100.0%(84.1%,100.0%);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TWSTRS总分、痉挛严重程度、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均P<0.05)。在开机后12个月随访时,4例活动型CD患者的TWSTRS评分改善率均为100.0%,5例紧张型CD患者的改善率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94.2%(72.3%,100.0%)。结论初步研究发现,双侧STN-DBS治疗原发性CD较为安全、有效,且活动型和紧张型CD患者均可获益。

  • 标签: 斜颈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诊断为前颅或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49例(包括嗅沟脑膜瘤24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腺瘤5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偏向个体化地设计皮肤切口及骨瓣位置。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评估肿瘤的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术后定期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62例肿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头痛症状的改善率为85.7%(24/28),视力下降的改善比例为13/14,嗅觉症状的改善比例为13/15,眩晕症状的改善比例为5/6,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的改善比例为4/5。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为87.1%(54/6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5.6)个月(1~3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4例(6.4%)术后出现前额麻木、眶上感觉迟钝的患者,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3.2%)垂体腺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结论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及鞍区肿瘤,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获得满意的肿瘤切除程度,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额纹切口 锁孔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盆肌肉功能障碍予以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1、研究组2,每组各2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盆肌锻炼,研究组患者选用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1患者盆肌力与阴道最大收缩压优于参照组,研究组2患者盆肌力与直肠最大收缩压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1和研究组2的盆腔脏器脱垂率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可有效改善盆肌肉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预后。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 电刺激 治疗仪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产后尿失禁患者盆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盆康复中心就诊的128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先后时间进行分组,将2019年8—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8月收治的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肌锻炼依从性及所处行为改变阶段。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2周后,观察组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后尿失禁患者盆肌锻炼依从性、治疗效果,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音疗法配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控制感、盆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本院初产妇12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传统体位分娩,研究组采取五音疗法配合自由体位分娩。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盆肌功能、妊娠结局、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及SD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45.34±4.20)分比(51.56±5.11)分,(46.59±5.28)分比(53.45±5.35)分],分娩控制感分值高于对照组[(146.79±11.69)分比(125.68±1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73.33%(44/60)比53.33%(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6/60)比25.00%(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57/60)比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联合应用五音疗法及自由体位,可缓解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控制感,对盆功能影响小,且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产妇干预满意度高。

  • 标签: 初产妇 五音疗法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控制感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采取临床护理)和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焦虑抑郁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优,P<0.05。(2)干预后,观察组(96.00%)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8.00%),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康复护理依从性,值得参考。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初产妇 产后心理状况 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的不同时期内进行康复护理对于改善盆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产妇共99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她们分别划分至I、II、III3个小组,每个小组各有产妇33名,分别在生产之后的第7周、第9周和第11周开始,对I组、II组和III组产妇实施康复护理,对护理前后各组产妇的子宫脱垂分级、盆肌力测评以及粪尿失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管是子宫脱垂分级,还是盆肌力测评,亦或是粪尿失禁,I组产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II组和III组,II组产妇又优于III组。结论:在产妇产后7周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有最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不同时期,康复护理,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初产妇产后应用盆肌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盆肌康复护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盆肌力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盆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护理工作中应用盆肌康复护理不仅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加强产妇的盆肌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盆底肌康复护理 并发症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盆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2020年6月-2021年6月产后访视的42例初产妇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况和盆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分数低于对照组,且盆康复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盆康复护理依从性有深远影响,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