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检验和血清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布氏菌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并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经血清检验确诊72例,其中有24例经细菌检验确诊;能够被两种检验方法同时确诊者16例。经血清检验无法确诊,或者是血清检验结果阴性者,细菌检验中结果为阳性。结论经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均能够对布氏菌进行确诊,然而两种检验方法无明显相关性,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布氏菌检验方法进行选择,提高检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布氏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开发大脑潜能的图解工具,它运用人体大脑皮层的智能,在学习、工作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目前,思维导图已广泛被医学院校教师应用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从而层次清晰的展现出本节段的教学内容。在《微生物与免疫》课程的微生物学部分中,其细菌各论章节呈现出知识点繁琐复杂、容易混淆、复习困难的特点。为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文在讲授完细菌各论中《化脓性细菌》、《肠道感染细菌》两个章节后,布置绘制相关章节的思维导图作业,对思维导图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课后整理与记忆课堂所学知识要点作出初步探讨。

  • 标签: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思维导图 立体知识互联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基础教学过程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我校医学影像专业学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而观察组则采用优化的诊断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的教学法学习后,观察组的考核总合格率为9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2%,两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的诊断基础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考核合格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诊断学基础 优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细菌检验和血清检验对布氏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布氏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接受细菌检验,B组接受血清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布氏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70.00%(42/60);B组阳性检出率为95.00%(57/60),在布氏菌感染检出率方面,B组高于A组(P<0.05)。B组特异度(93.33%)、灵敏度(96.67%)均高于A组(69.23%、78.2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布氏菌感染检验中,血清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检验,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血清检验 布氏菌感染 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属于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的范畴,不同类型CSV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是不同的,诸多研究显示,CMBs已成为影响卒中后出血转化、预后和复发、造成认知障碍以及年龄相关能力丧失的重要危险因素。CMBs与脑出血联系紧密,可作为某些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和出血预测指标,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CSVD的发生机制,对制定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探讨CMBs发病机制(包括基因遗传、组织病理学)、早期预警及干预的手段是解决上述医学难题的关键。本文重点对CMBs的定义及存在的争议、发病机制、流行病、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CMBs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 标签: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小血管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进行结合翻转课堂的内脏双语教学实践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质量的双语教学模式。方法随机将本院2018级临床本科1班和2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解剖双语教学实践,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双语教学实践,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总分、英文题型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在内脏双语教学中较传统模式的双语教学可以明显地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内脏学 翻转课堂 双语教学 系统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布氏菌患者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收治了38例布氏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血清检验阳性率为65.79%,细菌检验阳性率为52.6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具备统计意义。结论在布氏菌诊断中,血清检验、细菌检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布氏菌患者 血清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生物与医学遗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也应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尤其是课堂突发事件。方法对于课堂突发事件—“冷处理”,退一退,缓一缓,尽量弱化矛盾;或把问题推到课下,冷一冷再解决。结果如果处理不当,扰乱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正常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处理得当,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听课,还会让学生对老师心生敬意,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结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讲究技巧和方式;要“多用情,少用气”;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恰当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步的认识,希望对教学活动有所裨益,供大家探讨。

  • 标签: 冷处理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课堂突发事件
  • 简介:摘要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阐明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甲状腺癌的基因谱。本文对分化性甲状腺癌(DTC)形态谱系和分子生物特征进行综述。目前已有基因数据揭示,DTC在体细胞突变负荷和肿瘤分化上呈特征性基因-形态表型。这些新的发现,可进一步洞悉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效地将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和基因特征相结合,以指导DTC的临床治疗。

  • 标签:
  • 简介: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疝外科领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解剖结构,是热门的讨论议题之一,但是疝和腹壁外科对腹横筋膜的定义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利于准确理解腹股沟区腹横筋膜以及其它筋膜解剖的理解,造成了一些紊乱,本文从基础解剖和胚胎的角度对腹股沟区腹横筋膜以及其它筋膜进行分析,以理清腹股沟区腹横筋膜的解剖学问题。

  • 标签: 腹股沟 筋膜 腹膜前间隙
  • 简介:1关注妇幼影像检查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发病率与5年前相比上升了3倍多.乳腺肿瘤包括良恶性一系列病变,其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各异、治疗方式不同,当然其影像表现也依据不同的病理类型、甚至同一种病理类型但不同亚型而表现各异。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中华医学会 放射学 病理类型 生物学行为 女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技术(TCT)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并总结TCT诊断中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9-2014.9在我院行TCT及阴道镜活检的病例共468例,对照比较其诊断效能。对照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TCT漏诊、误诊的原因。结果TCT诊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与组织的符合率显著高于ASC-US、ASC-H。TCT诊断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是对反应性细胞及变性细胞的误诊,而假阴性的原因则是对个别挖空细胞和异形细胞的漏诊。结论TCT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诊断效能,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的取材、规范的制片、准确的识别反应性细胞、挖空细胞和核深染的异形细胞,将有效地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 标签: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上皮内病变 组织学
  • 简介:当今,医学模式已从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从传统的纯医疗模式转变成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的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巨大转变及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高等医学教育特别是医学基础教育正有步骤地实施着改革工程。其具体改革之一是知识体系的重组,逐步实现医学专业课程综合化。因此,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下,

  • 标签: 教学新模式 当代教育 生物-心理-社会 胚胎学 组织学 医学模式转变
  • 简介:临床血液及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学科,其涵盖内容多,发展迅速。该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实施双语教学的形式、怎样编写教材、如何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等方面,对用双语教学模式讲授此课程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血液学 检验 双语教学 血液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 医学检验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动及药效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氯吡格雷临床精准治疗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总结了影响氯吡格雷药动及药效的基因多态性因素。结果多药耐药基因1(MDR1/ABCB1)、细胞色素(CYP)2C19、羧酸酯酶1(CES1)、CYP3A4/5及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RY12)的部分基因多态性位点可以显著影响氯吡格雷的药动及药效。结论基因多态性是导致氯吡格雷药动和药效个体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后续仍需要进行一系列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改善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检验及血清检验应用于布氏菌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44名布氏菌病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72人),分别采用细菌检验与血清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检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菌检验与血清检验均在布氏菌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工作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检验方式。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布氏菌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股神经及其与周围毗邻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股神经在腹股沟区的体表投影与体表标志之间的关系,为下肢股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点提供解剖和超声影像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月,选取1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组),进行解剖观察;2014年9—10月,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30例(超声组),对其双侧股神经进行超声扫描。两组分别经应用解剖和超声探测,观察股神经的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并测量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距皮肤的距离,及股神经体表投影位置与耻骨结节线、髂前上棘线的水平距离。结果解剖组结果显示: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1.28±0.60)cm处发出,被髂筋膜包裹,内侧与股鞘内的股动脉、股静脉相邻,外侧是缝匠肌;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71±0.06)cm,距皮肤的距离平均(0.85±0.19)cm,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25±0.67)cm,与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7.24±0.41)cm。超声组检查显示:股神经在股动脉的外侧,呈倒立三角形高回声的浅色区域,外侧是呈深色高回声区的缝匠肌,内侧紧邻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呈圆形高回声黑色图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66±0.04)cm,距皮肤平均(0.97±0.22)cm,股神经在体表的投影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58±0.75)cm,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6.95±0.42)cm。解剖组和超声组测量的股神经宽度、距皮肤距离、距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及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差异均无统计意义(t=1.055、1.197、1.774、1.348,P值均〉0.05)。结论超声测量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相近,符合股神经实际解剖的位置关系,揭示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穿刺定位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股神经 麻醉 局部 超声检查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