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常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两大系统保持着血液的动态平衡,抗凝血物质能够抑制凝血物质的活性。在临床上对脑检塞、心肌梗塞等疾病,多用肝素钠、蝮蛇抗栓酶、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为了确切了解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用凝血酶抑制法对三种药物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分析。

  • 标签: 药物作用 酶抑制法 蝮蛇抗栓酶 抗凝血系统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藻糖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转移能力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骨肉瘤细胞(上海传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分别分为4组。空白组细胞不使用药物干预,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采用含0.25、0.50、1.00 μmol/L海藻糖A的培养基培养干预不同时间,检测细胞增殖、转移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然后分别在4组细胞中5.00 μmol/L转化生子因子-β(TGF-β)培养24 h再次检测细胞存活率、转移以及相关蛋白表达。采用方差检验及t检验。结果空白组细胞增殖抑制率(0%)、转移抑制率(0%)显著低于药物干预组[(62.45±23.54)%、(84.15±20.10)%,t=14.111、7.9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钙黏蛋白(N-cadherin)、编码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锌指转录因子(Slug)、波形蛋白(Vimentin)(100%、100%、100%、100%)表达量显著高于治疗组[低剂量组:(72.56±12.25)%、(65.34±10.56)%、(70.41±16.96)%、(71.45±18.96)%;中剂量组:(62.36±10.58)%、(53.47±9.85)%、(51.89±18.47)%、(42.47±9.56)%;高剂量组:(21.17±8.56)%、(19.19±5.56)%、(17.49±6.25)%、(10.77±3.25)%,t=8.246、9.163、8.035、7.44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干预组细胞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存活率(15.25%、28.22%、39.45%)、转移抑制率显著升高(10.36%、18.45%、45.25%,t=8.644、8.6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adherin、Snail、Slug、Vimentin表达量显著下降。各组细胞在接受TGF-β干预后增殖抑制率和转移抑制率均显著下降,上述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海藻糖A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转移,其作用与抑制TGF-β/Smad2/3信号通路相关。

  • 标签: 骨肉瘤 海藻糖A 转化生子因子-β Smad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转录抑制共遏因子(BCOR)在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OR在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6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构建的BCOR过表达载体及空病毒载体,经慢病毒包装后稳定转染至肝癌细胞中,构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BCOR表达高于肝癌组织(1.316±0.64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9,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COR在肝癌细胞中表达量低于人正常肝细胞(1.867±0.66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1,P<0.01)。转染后实验组肝癌细胞中BCOR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038±1.00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6,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0 h实验组吸光度(A)值(0.604±0.043)较对照组(0.619±0.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4,P>0.05)。24、48、72 h实验组A值(0.644±0.028、0.788±0.097、1.139±0.253)低于对照组(0.860±0.057、1.250±0.282、1.934±0.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5、4.385、5.444,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4、48、72 h实验组迁移细胞数目[(128.333±2.082)、(230.667±2.517)、(324.667±4.509)个]低于对照组[(161.333±4.933)、(415.667±1.528)、(686.667±8.50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75、108.844、65.134,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孔细胞数目[(56.833±9.368)个]低于对照组[(207.333±27.26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6,P<0.05)。结论BCOR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过表达BCOR后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 标签: 肝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口服PPI的应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口服PPI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口服PPI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的是济诺、耐信、波利特;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济诺、兰悉多、耐信。结论济诺、兰悉多、耐信是我院临床主要应用的口服PPI。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用药分析
  • 简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特性,因此,以恢复胶质瘤相关的免疫作用和促进肿瘤定向免疫的治疗方法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并在啮齿类动物模型和肿瘤免疫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得到广泛研究。胶质瘤有明显的局部免疫反应,而免疫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讨论胶质瘤的分子和细胞途径介导的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对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影响,并从中探寻胶质瘤最有效的免疫调节治疗靶点与方法。

  • 标签: 胶质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调节治疗
  • 简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是一种细胞内含血红素的酶,是色氨酸降解的犬尿氨酸途径的起始和限速酶。IDO1在肿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中过表达,促使恶性肿瘤从免疫监视中逃脱。IDO1的抑制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醌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IDO1抑制活性,本文主要概述一些新型醌类IDO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抑制剂 醌类
  • 简介: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对细胞造成损伤,目前有很多药物可供抗肿瘤使用,治疗效果较为关键,能够更好的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也提高了疗效,绝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化疗药物造成骨髓抑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影响进一步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笔者对本科肝移植术后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移植术后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
  • 简介:槲皮素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凋亡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细胞后,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细胞,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

  • 标签: 抑制胃癌 槲皮素抑制 细胞增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建中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抑制效果及HP相关性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小鼠用幽门螺杆菌混悬液给小鼠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小建中汤药物治疗,并设立氨苄西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胃黏膜的病理改变情况及HP感染转阴率。结果小建中汤组和氨苄西林对照组的HP转阴率分别为80.00%和85.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切片观察可见氨苄西林对照组及各治疗组HP转阴小鼠的胃黏膜结构完整,上皮细胞无坏死及脱落;腺体结构完整,黏膜下层无增生、水肿、无充血和炎细胞浸润。结论小建中汤具有保护小鼠胃粘膜、改善胃粘膜炎细胞浸润,抑制HP感染,提高HP转阴率的功效;而且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开发。

  • 标签: 小建中汤 幽门螺杆菌 抑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是否存在抑制功能受损,及其抑制功能受损的脑影像学特征。方法16例首次发病未用药的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1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完成测查抑制功能的Go-Nogo任务,同步采集被试者任务态脑影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强迫症组和对照组在Go条件和Nogo条件下平均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的组间差异,以及在成功反应抑制与错误监测过程中脑激活特征的组间差异。结果在Nogo条件下,强迫症组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85±0.08比0.93±0.51;t=-3.06,P<0.05);在错误监测过程中,2组大脑激活模式存在差异,强迫症组双侧颞下回(左侧:t=3.11;右侧:t=2.71)、右侧额中回(t=2.52)、右侧海马旁回(t=2.53)、左侧后扣带回(t=3.03)大脑活动增强(均P<0.05);双侧壳核(左侧:t=-3.03;右侧:t=-3.12)、右侧额下回(t=-3.29)、右侧额上回(t=-3.12)、右侧中央前回(t=-2.91)大脑活动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抑制功能受损,在错误监测过程中相关脑区的功能活动存在异常。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抑制(心理学) Go-Nogo任务 错误监测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例如免疫介导的肝毒性的发生。深入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过程中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可能机制、危险因素等,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

  • 标签: 肿瘤 自身免疫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肝毒性
  • 简介:摘要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相同,免疫抑制剂也会引起心血管事件,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会日益成为影响这类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文章重点论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心脏毒性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肿瘤 免疫检查点 心脏毒性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
  • 简介:目的构建大鼠nelin基因干扰质粒并对其进行体外抑制效果验证,为研究nelin在心脏发育、心肌肥厚、心衰及其它心脏疾病中的作用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方法提取大鼠心肌组织RNA,逆转录为cDNA,设计合成含BamHI和EcoRI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大鼠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nelin基因,定向克隆入pEGFP-N1-3FLAG载体,测序验证。以克隆得到的大鼠nelin基因为模板,设计合成候选干扰序列,亚克隆至pGCSIL-U6载体,获得干扰质粒。以nelin基因干扰质粒和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干扰效果。结果成功克隆了大鼠nelin基因并构建了nelin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3FLAG-rNelin。设计构建的4个干扰质粒(靶位点分别为+370-388位,+376-394位,+545-563位,+1206-1224,命名为pGCSIL-U6-nelin/siteⅠ,Ⅱ,Ⅲ,Ⅳ)均可显著降低nelin基因的表达,尤以靶向(+370-388位)位点即pGCSIL-U6/nelin-siteI质粒的干扰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构建的大鼠nelin基因特异性干扰质粒能从蛋白水平上高效特异地抑制ne-lin基因表达,为进一步开展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nelin基因 RNA干扰 SHRNA 载体构建 重组表达质粒 体外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为寻找治疗卵巢癌的新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细胞培养、光镜观察及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等方法,对比卵巢癌细胞在槲皮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和细胞活性,探讨槲皮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加入50μmol/L槲皮素后,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中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院需要化疗的患者中选取10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有51例患者,给予其采用综合护理;另一组是对照组,有50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例数为37例,其护理满意度为74%;研究组患者的满意例数为48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4.11%,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给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患者进行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是极其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案。

  • 标签: 综合护理 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患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本试验观察“温阳培元”法治疗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八髎穴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电针结合艾灸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愈 10例,显效 11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 70.00%。治疗组 :治愈 17例,显效 11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3.33%。结论:“温阳培元”法治疗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八髎穴常规针刺治疗。

  • 标签: 电针 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 艾灸治疗 夹脊穴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启动并激活肿瘤内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筛选出具有逃避免疫监视能力的肿瘤细胞,这一过程称为免疫编辑,该机制不仅存在于肿瘤的自然进程,也引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原发和继发性耐药,限制了该类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肿瘤细胞的抗原负荷、抗原提呈、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血管生成、代谢因素及肠道微生物群均与耐药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肺癌免疫编辑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过程,并制定更适宜的治疗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目前仍然是全世界ICU入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来免疫紊乱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及其不良的预后导致了人们对免疫治疗越来越感兴趣。最近的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反应存在异质性,部分表现为免疫抑制。目前能帮助机体在脓毒症期间恢复体内平衡的新型免疫调节治疗药物及方法可能是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目前脓毒症出现免疫抑制时的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抑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