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实验的本质并非人为设计某种程序,而是创造或发现一种有助于观察研究对象内部诸因素间关系的环境。近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表明,包括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在内的任何一种经验研究要走上科学之路,就必须建立一套以实验或观察为主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变量繁多、不可重复的特点,但历史学家仍有可能通过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比较完成“实验”过程,从而得出某些一般性认识。借鉴社会学、文化学的成功经验,构建和发展实验史学,或者说是将实验思维引入实证研究,是提高新世纪史学科学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形而上学 密尔求因果五法 实验方法 历史科学
  • 简介:序言: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跨国界学术批评在本文上篇于2013年正式发表以后,笔者有幸读到了国内学者关于“新清史”评价的一系列最新论著.这些文章虽然切入视角各异,阐释观点也间有异同,但都对读者深入思考“新清史”学术话题起到了开阔眼界与整合思路的启迪作用,充分彰显出目前中国史学界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和学人之间质疑辩难的求真精神.尤其像笔者这种非清史一满族史的专业人士,更是从这种针锋相对的坦诚讨论中获益良多,从而意识到自己先前思考的盲点所在.根据上述论著的评价取向,读者大体可以将其归类为对“新清史”成果持基本肯定和批评否定的两派.

  • 标签: 历史 命题 考据 学术批评 评价取向 整合思路
  • 简介:钱茂伟著《史学通论》是一部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与史学理念指导下,力图通过新的理解方式建构而出的、能反映本世纪初十年学术水准的通识教育读本。该书聚焦于以小历史为核心的公众史学,并以此为重心建构知识系统,反映出公民时代大众史观的觉醒。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由史学实践而史学理论,《史学通论》建立起一种内涵与功能更为全面的普遍历史学,建构了一种与公众生活更加贴近的史学概论知识体系。

  • 标签: 史学概论 史学通论 公众史学 小历史
  • 简介:神话①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久远的史实常常不可复原,神话和传说便被认定为历史的起点。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起源于神话不等同于史学起源于神话,至少,史学起源于神话不像历史起源于神话那样具有普遍意义。从内容看,神话里面蕴含着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诸多知识的最初形态。但是,不能因此就把神话定为各种学科的起源。一种学科的起源,需要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 标签: 起源问题 历史学 神话 历史记录 古代文明 反思
  • 简介:如果以为柯文的历史著作《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与神话的义和团》(下简称《历史三调》)~①纯粹是讲述1898—1900年在中国华北地区兴起的义和团历史'事件'的话,那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误读了柯文。柯文在此著《序言》中说'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陪衬'(4页),但是,不管

  • 标签: 义和团读后 之间焦灼 事件经历
  • 简介:<正>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已有了一些看法。大家所熟知的是《韩非子·五蠹》中的一段话,他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是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是以历史进化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发展进程的,他在这面所说的“上古之世”,是指原始社会而言,“中古之世”,是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过渡阶段,“近古之世”是已进入文明社会的阶段。但对于社会结构的本身,还未说到。在韩非以前,孟子也说到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孟子·滕文公上》记孟子的话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

  • 标签: 社会历史发展 发展进程 原始社会 文明社会 社会结构 社会发展阶段
  • 简介:七八世纪之交,伊斯兰教与西藏已有所接触,但直到14世纪才真正传入西藏。伊斯兰教分别从境外和祖国内地两个方向传入西藏,并在保持宗教特色的同时,通过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上的不断自我调适,日渐“本土化”,受到藏传佛教和藏族社会的包容与接纳。西藏和平解放后,随着内地穆斯林入藏人数的不断增多,现存于拉萨、日喀则、昌都三地的4座清真寺已难以满足其宗教生活需求,于是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应运而生”。民族宗教情况复杂的西藏,需要对其加强管理、合理引导和完善服务,进一步发挥伊斯兰教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伊斯兰教 西藏 清真寺 临时礼拜点 穆斯林
  • 简介:一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死亡时遗留的财产课征的税收,它包括对被继承人遗产总额课征的遗产税和对继承人继承份额课征的继承税,是财产课税体系中重要的分支。我国历史上开征遗产税的动议始于1911年。1915年夏,北京政府拟定了十一条《遗产税征收条例》,专对无子立嗣者的遗产课税,寓有绝户财产归公之微意,以作为承受遗产确定权利的保证,类似于英国早期推行的遗嘱印花税。起征点为1000元,采用比例税率,扣除债务、丧葬费等,但未详细规定申报调查程序,反赋予地方官署以督察职权,没有独立的征收体系,只列出消极的惩罚规定,故强制效力极微,因时局多变、国库空虚而未能实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财政部于1927年8月向

  • 标签: 遗产税法 遗产管理人 被继承人 总遗产税 分遗产税 国民政府
  • 简介:党培养我成为一名医生从朱豪村到中南海。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中央前委与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在山西临县三交镇会合。5月,中央前委、中央后委辗转来到了河北省建屏县的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会合。党中央会师西柏坡,标志着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 标签: 医疗保健 卫生部 门诊部 中央军委 中南海 傅连暲
  • 简介:一、百年回顾临潭古称洮州,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属县之一,处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多民族杂居,回族人口较多。临潭回族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当地文化教育虽不及内地发达,但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至今沿续。明洪武十二年,随沐英大将来洮平叛后,镇关戍边的穆斯林官兵的后裔及其后大批从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地迁入的回族民众,成为洮州回族的先民。他们的到来,不仅给洮州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 标签: 文化教育事业 回族 临潭 甘南藏族自治州 现状 历史
  • 简介:为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效益,由创设多样性的历史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构建趣味化教学活动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标签: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效能 课堂效益
  • 简介:今年第三期《名人传记》收到后,梅兴无先生写的《江奇:湘鄂西“肃反”中的杀人魔王和潜伏者》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解开了我心中留存已久、令我心痛的历史疑问。

  • 标签: 《名人传记》 历史 湘鄂西
  • 简介:80年代初,日本文部省教科书审定变本加厉,把侵略改为“进出”或“进入”,对“南京大屠杀”加上“在混乱中发生的”,“和战争行为区别不开”等限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1982年7月20日和24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短评,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的侵略不是它的内政,篡改日本侵略的历史也不是内政问题。并指出,承认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原则问题,要求日本政府纠正文部省篡改侵华历史的错误。日本各界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要求政府把改错了的教科书再改正过来。教科书问题成了一个外交问题。为了平息事态,日

  • 标签: “自由主义史观” 日本侵略历史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 日本军国主义 自民党
  • 简介:官民合作促成了晚清乡土教科书编写的高潮,成就了其因地制宜的鲜明特色。学部编书局号召全国各地编写乡土志,构造素材,进而编成教材,但成效有限;而国学保存会为代表等民间出版机构,注意省情,倡导新史学,成功撰写了一批优秀的乡土历史教科书。晚清乡土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上虽严守学章、服务学生,却在编写内容上注重因地制宜、因省而异;尤其是其编写宗旨以史为鉴、爱乡爱国,对于乡土教育与国情教育意义重大,对于传播新思想、倡导新观念,贡献甚大。

  • 标签: 乡土志 乡土教科书 刘师培 国学保存会
  • 简介: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百年来在不同时期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观点。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夭折刚一个多月,日本的一些报刊即发表文章,认为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康梁这些维新派“太激进”。梁启超不同意这种观点,一方面发表演...

  • 标签: 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 失败的原因 武装革命 武装斗争
  • 简介:四川是中国地震多发省区之一。根据对全国M≥6级地震次数的统计,四川的地震活动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和云南,居全国第五位。统计资料表明,仅在1900年~1990年的90年间,四川境内就发生里氏5级以上有破坏的地震174次,平均每年发生5级地震2次,每10年发生7级地震1次。^[1]

  • 标签: 地震活动 四川 历史 统计资料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关于在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开辟华南敌后战场。中共领导下的华南各抗日游击纵队在孤悬敌后的艰难复杂条件下,与日伪军展开浴血战斗,有力地牵制了日伪军,分别建立了东江、琼崖、珠江、粤中、北江、南路、韩江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使华南敌后抗日战场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三大战场之一。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华南 历史贡献 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共中央 敌后战场
  • 简介:怒江大峡谷,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峡谷两岸,悬崖峭壁,重峦叠嶂。谷底大江奔腾,吼声如雷。抗战时,我国大西南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横穿峡谷,汽车盘旋行驶个把小时,才能从壁立千仞的山顶到达谷底。大江之上一桥飞架,山崖石壁上刻有三个雄奇遒劲的大字:惠通桥。

  • 标签: 滇缅公路 “武士道精神” 重峦叠嶂 国际通道 远征军 旧桥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