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喂养不耐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早产低体质量喂养不耐受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血常规检测结果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恢复正常状态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喂养情况及第一次排黄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全血常规检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早产低体质量喂养不耐受方面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干预 早产低体质量儿 喂养不耐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及新生注射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方法168例乙肝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孕妇84例于孕20周、24周、28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B组84例孕妇于28周、犯周、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两组婴儿均在出生0.5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比较两组婴儿出生时脐带静脉血和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静脉血HBsAg,HBsAb,HBV-DNA情况。结果A组婴儿出生时、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A组婴儿出生时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婴儿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V-DNA均为(一)。两组婴儿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出生时,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s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出生时。结论孕20~28周孕妇及新生注射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好。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应用于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52例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予以头颅磁共振成像横轴面磁敏感加权、T1WI和T2WI扫描,观察对比各序列新生出血性病灶检出情况和表现,分析磁敏感加权技术应用于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作用。结果经磁敏感加权技术扫描,检出病灶共178个,相对于T1WI和T2WI而言明显要高,同时病灶边界显示更为清晰,能发现更小且更多的病灶。结论在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检查诊断中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所获检出敏感性较高,可检出更小且更多的病灶,同时还可更为清晰地将病灶显示出来,所具作用非常重要。

  • 标签: 作用 磁敏感加权成像 扫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黄疸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新生黄疸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黄疸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 蓝光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66例,两组均采用同样的治疗方式。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第6个月、12个月评价患儿的智力发育,第12个月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家属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循证组的MDI、PD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64/6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30%(53/66),两组比较χ2=9.101,p<0.05;循证组家长知识掌握率为98.48%(65/66),对照缁为78.79(52/66),两组比较χ2=12.711,p<0.05。结论循证护理也可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的治疗效果,增加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新生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新生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感染消失时间以及平均止血时间,同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各临床症状先于对照组消失,其总有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人数29例,总有效率为72.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患儿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各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护理效果较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胃出血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行机械通气的新生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新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护理满意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的反复机械通气次数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机械通气新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新生家长护理满意率,对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预防新生皮肤抓伤以及管道脱落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选取120例住院新生,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为新生佩戴手套,也可以借助于纱布包小手,同时借助于蝶型胶布妥善固定输氧管,而用3m透明敷料妥善固定胃管等,观察并记录120例新生皮肤抓伤以及管道脱落的发生率。结果120例新生中,皮肤抓伤为2例(1.7%),由于抓脱管道而导致皮肤损伤为2例(1.7%),胃管脱落为1例(0.8%),氧管脱落为2例(1.7%),输液留置针脱落为1例(0.8%),总发生例数为8例(6.7%)。结论在新生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尽可能地降低皮肤抓伤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减少管道脱落现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红臀新生中应用3M无痛保护膜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08月~2015年08月新生病房中的腹泻臀红患儿中随机抽取8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43例。研究组采取便后给予3M无痛保护膜喷洒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并将两组的护理有效率进行统一评价和比较。结果研究组(97.7%)护理的总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79.1%),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红臀新生中应用3M无痛保护膜,能够在新生娇嫩皮肤表面构建一层保护膜,可有效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抑制皮肤炎症进一步发展,值得深入讨论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腹泻红臀 3M无痛保护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脾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8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醒脾养颗粒,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两组都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症、生命体征、大便排泄情况,记录总疗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儿的总疗程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比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醒脾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RetCamIII广域眼底成像系统筛查高危新生眼底病变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符合筛查标准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一次性吸痰器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新生洗胃在新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喘息与新生期因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140例婴幼儿喘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相同基本资料和情况的14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婴幼儿在新生期的不同影响因素及其存在的差异。结果对婴幼儿在新生期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后,结果发现剖宫产方式、胎龄、出生时体重大小、母乳喂养方式、新生儿时期是否利用抗生素、黄疸、是否机械通气、肠道外营养、早产多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因素是婴幼儿在新生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婴幼儿病发喘息症状有着显著影响效果。结论婴幼儿喘息的危险病因主要是早产、剖宫产、机械通气、应用抗生素等多种因素,在新生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以上这些危险因素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降低婴幼儿的喘息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幼儿 喘息 新生儿期因素 相关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治疗实践研究主要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57例新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57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29例患儿中,显效的患儿为18例,有效的患儿为6例,无效的患儿为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的28例患儿中,显效的患儿为24例,有效的患儿为3例,无效的患儿为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为显著,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新生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立止血 西米替丁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全身麻醉药的使用已有160余年历史了。虽然人们仍未完全明白其麻醉作用的分子机制,但钠、钙、钾等离子通道和N-甲基-D-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谷氨酸和5-羟色胺等神经受体可能是其潜在的作用位点。考虑到其分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全身麻醉药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反应这一观点已不足为奇。其中一个不良反应便是全身麻醉剂可能引起发育期大脑细胞广泛退行性变,这受到人们对新生麻醉安全性的密切关注。笔者通过观察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应用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生产的70例胎儿和新生的健康安全状态,总结归纳剖宫产手术中全身麻醉药物对母婴的影响,为临床上剖宫产手术的选择麻醉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麻醉 麻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