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告知患者相关注意点,仔细审核术后器械使用情况。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中,不满意患者为10例,一般满意患者为15例。实验组中,一般满意患者为22例,3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显著低于实验组满意度为94.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室安全质量评分为(93.20±2.10)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为(88.20±1.3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对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效果较为理想,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和理解程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微泵用药安全中的作用,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234例重症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在微泵使用中推行“领缺陷”管理的方法,通过收集问题、利用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微泵用药的工作流程,监督操作规范的实施,评价效果、巩固结果等。结果将“零缺陷”管理应用于微量泵用药安全管理后,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零缺陷管理模式提高了微量泵用药的安全,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质量得到了持续性升高,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领缺陷 微泵用药 安全护理 瓣膜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专科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化管理的模式,旨在提升口腔专科医院综合水平,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化管理,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标准,设置组织机构,开展信息监控,建立各临床科室风险预警及质量持续改进体系。结果在口腔专科医院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后,临床不良事件减少,积极报告率、问题解决率、患者满意率明显上升。结论对口腔专科医院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和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专科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标准化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提高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的有效策略。方法将4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以48例无高危风险且初次妊娠,同时也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阴道试产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阴道试产结果显示,48例产妇中39例产妇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1.2%,同样数量的对照组产妇,有41例产妇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4%;对象组阴道试产失败主要因素包括胎儿窘迫和先兆子宫破裂、宫缩乏力,分别是2例、2例和5例,对照组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胎儿窘迫和宫缩乏力,分别是3例和4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产条件的产妇,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工作和严控阴道产指征、严密监护阴道产程的前提下,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安全预防在胃肠镜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胃肠镜室感染监控项目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6年1月胃肠镜室采用常规感染监控模式作为观察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胃肠镜室采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模式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项目监测合格率为88.5%,实验组感染项目监测合格率为97.3%。组间差异显著,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在胃肠镜室医院感染中可以有杀毒灭菌,降低染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实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安全预防 胃肠镜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安全吸痰护理在ICU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共50例进行研究,并给予所有病人呼吸机治疗,期间采取安全吸痰护理措施。结果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和整体护理质量均得到提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积极采取安全吸痰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安全吸痰护理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371例作为研究对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86例与对照组18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均降低,头痛程度评分均降低,头痛持续时间均缩短,试验组的头痛情况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可提高总有效率,有效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偏头痛 养血清脑颗粒 尼莫地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将安全文化应用到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房的患者总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这1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安全文化教育,对比探讨安全文化教育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融入了安全文化教育的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安全文化教育应用到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助于老年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尽早康复,还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 标签: 安全文化教育 老年病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5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手术室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效果和手术室安全性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细节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情感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患者 疗效 安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防城港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收治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0%,并发症发生率为5%,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70%,且实验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后,住院时间和出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行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护理价值,为临床心内科护理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等SAQ各项参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予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4.69%,3/64)显著低于对照组(23.44%,15/64),如穿刺点出血、手指肿胀、迷走反射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SAQ各项参数评分,并有利于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1例,对其进行内科护理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对25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其认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同时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后显示,其认为患者因素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占比为68.00%(17/25);其次是护理技术缺乏,占比44.00%(11/25)。对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认为护患之间交流障碍为主要不安全因素,占比43.96%(40/91);其次是护理服务技术,占比36.26%(33/91)。结论应不断加强院内制度建设,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为其提供更好的护理环境,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7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根据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更低;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视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护理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后患儿的院内安全转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患儿870例,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麻醉复苏后患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0例麻醉复苏后患儿中带气管导管742例,骶管麻醉128例,除1例返回病房后继续复苏外其余均无特殊情况;总结出患儿麻醉复苏后安全转运的风险及原因,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及转运胡交接。结论麻醉恢复后患儿转运风险较大,易因为生理、心理等特殊情况发生坠床、管道滑脱、扭曲及打折、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以及恐惧与躁动等情况。医务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落实环节护理,确保患儿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针对手术室工作职责,要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出防范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发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针对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进行分析、完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宣教、规范操作流程、培训学习、配备专业防护用品、制定确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推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及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供应室工作人员 职业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介入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术中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术中护理过程中,预防安全隐患较为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介入手术 术中护理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科男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精神科接诊的60例男性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积极调查护理安全隐患并实施对应的防范措施,各30例。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有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积极调查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则有助于提高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男病房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栏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的病例为本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患者,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保证研究的效果,对照组采用一些比较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在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案之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老年肾内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汇总,通过采用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现抓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因此产生的一些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肾内科患者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同时也是医院病原微生物最集散的科室之一。由于检验科的性质,在工作人员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与交叉感染。虽然很多医院对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加强检验科检验准确性,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应该要深入分析医院检验科中所存在的生物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具体、可行的解决对策,对现阶段各大医院检验科的稳步向前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检验科 生物安全防护 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