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患者并经过确诊的56例RhD阴性血型患者,对RhD阴性血型抗原进行分析。结果RhD阴性患者血型抗原分布中O型有25例,占比最大为44.6%;本次实验研究共检测出DEL型12名,占21.4%(12/56),其中,O型有5例,占比最大为41.7%(5/12)。结论分析RhD阴性血型抗原能够避免血液之间产生同种抗体,预防溶血性输血,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性。

  • 标签: RhD阴性 抗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4~2015年医院并发症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成管理小组,共同探讨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编制风险等级量表。结果高风险1项为特殊患者,中风险3项分别为法律观念、病史采集不全、专科技术操作水平低,低风险5项分别为职业风险、缺编、应急能力不足、环境因素、不依从。结论需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培养,做好护理技术管理,控制护理技术、法律风险;做好护理流程管理,做好病史、护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检查陪同等活力活动管理。

  • 标签: 眼科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治疗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启示和参考,提高患者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用优质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安全事故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优于对照组25%;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优于对照组78%,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治疗安全隐患包括意外受伤、医护工作不到位、管理缺失等方面,对患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安全隐患,为患者治疗创造良好条件,应该采取预防性管理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治愈率和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 标签: 神经内科 治疗 安全隐患 管理
  • 简介:摘要将护理管理流程化是一种系统化的、不断提升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也就是护理安全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效率呈不断的优化的过程。我院自2016年起在精神科三个重点工作环节中实施流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流程管理的起源、发展及流程管理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实施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流程管理 精神科安全管理 工作效率 质量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99例,分析这些老年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跌倒坠床、噎呛、管道脱落、误食误吸、走失为住院期间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安全护理干预可减少此类不良事件对患者的伤害。结论做好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工作,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性隐患,提出防范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耳鼻喉科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依据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护理,评定预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护理满意率94.1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鼻喉科临床护理中依据安全性隐患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耳鼻喉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帕西罗西汀作用于抑郁症治疗中的整体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者(n=26)以及对照组(n=24);对照组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上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占优(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整体效果较好,临床上可予以借鉴并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盐酸帕罗西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96)以及对照组(n=96),对照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较对照组(19.79%)更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96.88%)较对照组(87.50%)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在安全管理中采用6S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6S管理模式,评估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后,护理人员、机械设备、护理方法、治疗环境、医疗物品各项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在安全管理期间采用6S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安全管理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对比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下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通过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大大降低了护理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泌尿外科 老年患者 术后 护理 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的采供血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桦甸市血站的679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采供血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将678名无偿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的315名无偿献血者,观察组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363名无偿献血者,比较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供血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能有效保障献血者安全,提高血液质量安全

  • 标签: 采供血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用药安全及护理价值。方法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3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用药安全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4例纳入本次研究中,依据随机数字分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57例患者采取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研究组57例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手术 改良小切口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安全用药风险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性,并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3%,对比对照组20%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能够安全、有效的用药,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提高并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门诊输液 不良事件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护理的1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通过回顾分析的方式了解新生儿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技术、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为了提高对新生儿护理的质量,应当注意从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入手,对新生儿护理进行全面的管控,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和责任心,优化新生儿护理硬件设施等,确保护理的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常规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干预)两组。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避免和降低病患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肿瘤 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西药临床用药应对措施实施前后200张西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实施前阶段,共100张西药处方,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实施后阶段,共100张西药处方,比较西药临床用药应对措施实施前后的用药合理情况。结果应对措施实施后的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率,滥用抗生素率,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率,重复给药率以及其他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应对措施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临床应用过程中,对其开展科学管理,建立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可使西药临床应用更为安全合理,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确保。

  • 标签: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9例精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这三个因素。结论老年精神科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护理安全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价值,形成护理安全性提升的良好基础。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风险管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例数较少,对护理风险管理服务的评价较高。结论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极容易因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不佳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两组,管理前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管理后采取包含护理标识的统一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管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护理满意情况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统一、规范的护理标识,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情况。

  • 标签: 护理标识 血透室 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