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HBV)携带产妇感染状态同胎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20年5月内疑似乙肝病毒携带产妇116例,其中,对其血清、乳汁及唾液采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待新生儿出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部分孕妇实行HBN-DNA检测。结果:116例HBsAg阳性孕妇中,分娩的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为7.76%(9/116),经相关检验四种感染方式并未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组间乳汁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乙肝病毒(HBV) 胎儿宫内感染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以E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结果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EICU收治的38例重症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并进行多次痰细菌培养。观察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分布特点。结果:患者入住EICU时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5.26%,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68%、84.21%、94.74%、100.00%。组间比较,治疗2周、3周、4周时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入住EICU时(P<0.05)。从痰培养病菌分布情况上看,早期多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等,后期主要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结论:EICU重症感染患者早期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偏低,随着病程延长其阳性率有明显升高,且病变早期及晚期的病菌分布有所差异,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 标签: 痰细菌培养 抗感染治疗 重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并分析CRP/SAA比值在老年肺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数据库内登记有效且确诊为肺部感染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感染组(n=100)与细菌感染组(n=100),同时选择该时段内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并进行CRP和SAA水平的测定。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RP/SAA比值,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结果,以探究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的CRP/SAA比值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SAA比值作为辅助指标在老年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通过对CRP和SAA水平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指导合理的治疗决策。

  • 标签: SAA CRP CRP/SAA比值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于了解感染科传统护理模式,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护理方式,使感染科护理人员自身被感染机率降低,护理的效果变得更好。结果感染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概率高于其他科室,在护理过程中常规的护理方法针对病人的日常护理、饮食护理、病房护理以及自身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讨论针对减少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被感染率。仅仅延续常规的方法远远不够,探讨新的、更有效、更安全的护理方式是必然要求。因此提出从病人、护理人员及医院三方面为降低感染科护理人员被感染机率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闽东地区 感染科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行集束化抗感染治疗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70例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对症治疗组(对照组)35例和集束化抗感染治疗组(研究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休克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28.57%,死亡率为17.14%,研究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8.57%,死亡率为2.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急诊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抗感染治疗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感染新冠病毒,入住“长春通源方舱医院”的患者。剔除重复登记和治愈后再次复阳入院患者。总结归纳病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分析患病情况,为未来疫情防控及传染病防控提供借鉴。结论:1.感染患者年龄阶段与人口普查比较,无明显差异。2.性别构成与人口基数相比男性患者感染多于女性。3.传播途径统计不明原因感染最多,明确原因患者也以家人邻居传染为主。4.职业特点分析感染者以无业退休人员和打工创业人员为感染最多人群。5.症状分析以咳嗽为首要症状,其次为无症状患者居多。6.疫苗接种情况,接种2针患者感染最多,其次为3针患者。7.基础疾病分析,多数为无明确基础疾病患者,有基础疾病人员以高血压病,心脏病和糖尿病居于前3位。

  • 标签: []SARS-CoV-2感染 患者情况 感染患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感染预防结合细节护理,探讨对妇产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感染预防,观察组实施感染预防结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实施感染预防结合细节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医院感染 感染预防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肝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获取体检者血清HBV标记物指标,并对检测方式进行描述。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280例献血者丙肝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作为统计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体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其中,观察组为HCV感染患者,以ELISA法对两组患者血清指标进行标记,检测对象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Ag、抗-HBc,对两组HBV标记物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HCV标记物组合阳性率,描述抗-HCV与抗-HBc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HBV标记物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V标记物组合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HCV与HBV合并感染者血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HCV感染组标记物检出率与组合阳性率差异明显,对合并感染症状进行研究时,应关注病毒感染调查数据。

  • 标签: 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 合并感染 280例患者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疝修补术后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去除感染补片后肠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03年2月至2014年4月共36例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其中5例去除感染补片术后发生肠瘘,对这5例肠瘘发生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相关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无肠瘘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未见明显肠瘘,去除感染补片术中也未发现明显肠瘘,但均在手术去除感染补片24~72h后引流管发现肠液,证明肠瘘发生,肠瘘量约为(15—40)ml/d。发生肠瘘后5例患者均未手术,在给予充分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异常。结论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去除感染补片后发生微小肠瘘,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补片对肠管的侵蚀有关,但也不能排除手术操作因素。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上,充分引流后多能自愈。如何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补片对肠管的侵蚀。此外去除感染补片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肠管。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疝修补术 感染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采用五水头孢唑啉钠预防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术后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术前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观察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8%,产褥感染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采用五水头孢唑啉钠,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切口感染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五水头孢唑啉钠 切口感染 产褥感染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抗感染干预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找坡的不良影响后果。方法:专门选取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所收治分娩的100例感染B族链球菌孕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科分娩期处理干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抗感染处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指标。结果:我院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在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各项指标上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更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染干预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的影响较大,有效杜绝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感染干预 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 胎膜早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口腔护理液清洁口腔+体外振动排痰在感染科重症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肺部感染率为4.76%,均远远优于参照组的83.33%和19.05%,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口腔护理液清洁口腔+体外振动排痰在感染科重症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可于临床将此方案推广。

  • 标签: 感染科 重症患者 预防肺部感染 口腔护理液清洁口腔 体外振动排痰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迅速传播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COVID-19定点收治医疗机构作为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前线,在奥密克戎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医院内疫情传播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孕产妇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需求。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资阳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通过总结收治四川省首例晚期妊娠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期间的具体对策,以探索医院感染防控策略,为国内同类型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孕产妇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次的研究当中,来对患有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胎儿宫内感染率进行试验与检测。方法:在实验中,抽取的是我院进行检查的并且确诊患有梅毒的孕妇患者117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TPPA的实验来检测患者孕妇当中存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在对这些患者孕妇中存在的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的胎儿宫内感染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检测。结果:通过实验能够得出在对这些患者孕妇进行TPPA实验检测,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比率为百分之百,并且包含有不同梅毒抗体滴度的孕妇,其中的胎儿宫内感染率也是不同的,检测的感染率结果分别是78.13% 、92.59%以及96.67%和100.00%,从实验结果中能够了解到,患者孕妇与原倍滴度孕妇的胎儿宫内感染率相比较其感染率高出许多,并且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和关联检测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感染 梅毒抗体滴度 胎儿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感染的预防护理和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内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可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改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态度和行为。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 眼科手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中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接收的4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另选取42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CRP、WBC水平更高,P<0.05。与细菌感染患儿比较,病毒感染患儿CRP、WBC水平更低,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检验中应用血常规+CRP检验效果突出,可实现感染类型的有效鉴别,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检验 小儿感染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对感染科护理工作的影响。通过分析最近几年的流行病数据和护理实践,揭示了不同感染性疾病在传播途径、高发人群及预防控制方面的变化和趋势。研究发现,流行病学知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感染疾病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此外,流行病学数据的及时分析和应用,对于制定和优化护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感染科护理的整体效能和安全性。

  • 标签: 流行病学 感染性疾病 护理工作 传播途径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