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东、西半球版多圆锥投影世界地图(经线世界地图),在表示世界海陆分布格局世界大洲、大洋等巨大地理实体空间关系方面有很好效果,但两极地区变形过大和北冰洋不能完整表示也是缺陷。郝晓光首创纬线世界地图(即南、北半球版世界地图)采用地图投影,把南、北极置于投影中心位置,能使南极洲北冰洋及其周边大陆变形很小完整表示。纬线世界地图优点弥补了经线世界地图缺陷。从地图投影拓扑结构出发,通过引入中央经线对称型曲经线族、闭曲线、邻域、环极纬线族等概念,分析阐释了经线纬线世界地图投影经纬网结构特点,给出了系列世界地图投影数学模型。

  • 标签: 拓扑变换 地图投影 竖版地图 环极纬线族 经纬网 数学模型
  • 简介:5最新全球重力场模型EGM96介绍与分析如前所述,最近几年地面海面观测数据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观测密度精度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联合应用最新卫星观测数据、测高资料、地面重力高程数据确定一个新位模型自然提到议事日程,为了这个目的,美国宇航局(NASA)哥达德航空飞行中心(GSFC)国防制图局(DMA,现改名为国家影像制图局NIMA),于1994年4月签署一个有关共同研究重力场模型理解备忘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善地球重力场模型(EGM)精化全球大地水准面结构,以满足地球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平均重力异常 位模型 全球重力场 跟踪数据 卫星测高
  • 简介:合理观测值权阵能提高BDS、GPS及其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对比分析了各系统在实测数据模拟观测条件下等权模型、高度角模型、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3种随机模型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模拟观测条件下,BDS/GPS组合系统精度最高,BDS系统次之,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精度最优,高度角模型次之;在正常观测条件下,BDS系统平面精度高于GPS系统,但高程精度低于GPS系统,其余结论与模拟条件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在提高BDS、GPS及其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方法中起参考作用。

  • 标签: BDS/GPS 单点定位 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 高度角 观测条件 定位精度
  • 简介: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对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 标签: 地壳形变 航天测控站 形变影响
  • 简介:介绍了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通信接口软件实现原理方法,详细讨论了程序中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以Visual++为开发平台下软件实现关键代码,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 标签: 超短基线 水下定位 通信接口
  • 简介:把普遍使用"QQ交流平台""手机终端APP"跑向软件"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等工具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定向运动教学,搭建基于QQ群、服务平台手机终端体育教学大课堂、大平台,改变了传统定向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育发展;通过对"互联网+校园定向运动"教学模式实践,得出"互联网+定向运动"教学模式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智慧校园共享网络资源建设与共享,实现体育教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定向运动 教学 实践
  • 简介:分析比对了GPS单点测速技术与其他已有测波手段不同,讨论了基于多普勒频移GPS测速方法,并分析了各类误差对测速精度影响。分别利用原始多普勒值导出多普勒值进行了静态测速试验动态测速试验,将导出多普勒测速结果与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系统)位置差分测速进行了比测。结果表明,使用静态数据采用高频导出多普勒值测速精度可以达到亚厘米级每秒,而采用原始多普勒观测值进行测速因接收机型号不同,结果差异较大;动态测速试验中,采用导出多普勒测速方法与RTK位置差分测速符合精度可达cm/s。

  • 标签: GPS 单点测速 多普勒观测值 海浪测量 误差分析
  • 简介:针对海洋二号(HY-2)卫星如何实现厘米级定轨问题,提出下列建议:海洋二号卫星不必采用DORIS定轨;给海洋二号卫星装备无电功耗需求激光后向反射镜阵列,以便对它进行多个SRL测站观测激光厘米级定轨;给海洋二号卫星装备具有双频载波相位测量能力GPS信号接收机,实现高精度星载GPS测量定轨.

  • 标签: 海洋二号卫星 观测 定轨
  • 简介:利用鱼眼相机对水天线成像实现舰船姿态解算,为海上天文导航提供水平基准。引入两个欧拉角作为姿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高度角约束水天线拟合算法,推导了详细公式。采用实测水天线数据对该算法与基于半视场角约束水天线拟合算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算舰船姿态,此外,其对参数初值要求更低,且在参数解算内符合精度鲁棒性上均有所提升。

  • 标签: 天文导航 鱼眼相机 水天线 舰船姿态 水平基准
  • 简介:从Web3.0、媒体融合入手,深入分析图书馆服务面临现状与困境,从用户思维出发,提出嵌入式馆员制度、提升阅读体验、决策采购变更等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期刊服务创新发展。

  • 标签: 融媒体 用户思维 图书馆服务
  • 简介:XCTD作为深海探测一种最为重要仪器,是深海水文数据获取重要手段,但传统金属漆包线信道存在一些难以解决技术问题,成为XCTD发展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传输信道。本文首先对使用漆包线作为传输信道所面临难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分析了单模光纤技术优势;最后,针对XCTD工作环境中海水温度变化对光纤传输信道带来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单模光纤信道在海水介质及0-20°海温变化下,以10MB/S传输速率传输数据时误码率为0,且损耗变化几乎可以忽略,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速率传输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传输信道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XCTD剖面仪 单模光纤 海洋温度效应 传输性能
  • 简介:为解决传统舰载雷达岸基雷达很难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时间-Doppler分析法来检测小目标。该算法用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实测海杂波数据分析得到不同距离门时间-Doppler速度图,通过分析比较距离门含有小目标的Doppler展宽和Doppler速度大小与其他距离门不含有小目标的Doppler展宽和速度大小不同,即可检测出小目标。实验证明,该算法是有效

  • 标签: 海杂波 小目标检测 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Doppler速度展宽 Doppler速度
  • 简介: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在水产养殖面积或产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传统水产养殖主要是是依靠人力来对水产生物进行繁殖、培育收获,但是随着生产规模日益增大和科技不断进步,这种传统养殖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迅速渗透到了传统水产养殖行业中,并极大提高了水产养殖行业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基本情况,并对国内外计算机视觉技术水产养殖行业中应用做了总结,并进一步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 标签: 计算机视觉 水产养殖 生物识别 行为监控
  • 简介: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能值理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区域能值密度将各项消费项目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生物生产性面积,并以此来反映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资源利用程度,衡量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足迹为1.74×106hm~2,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承载力为1.60×107hm~2,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反映出山东海洋经济具有较强可持续性。更多还原

  • 标签: 海洋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能值 山东省
  • 简介:在分析传统断面测量作业流程基础上,将简码作业方法引入河道断面测量,内业处理采用VisualBasic6.0国产数字化成图系统南方CASS5.1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纵横断面测量数据自动分类自动化成图,大大减少了内业数据分类处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内业作业时间。

  • 标签: 断面测量 简码作业 自动化
  • 简介:本文根据1970~1996年某验潮站(1)1964~1995年某验潮站(2)水位自记曲线资料,分析了这两个港湾假潮(振幅大于20cm)基本特征,给出了假潮出现频数、周期、延时峰值出现时刻,还讨论了假潮类型及成因。

  • 标签: 大振幅假潮 基本特征 类型
  • 简介:依据海道测量定位数据实时处理要求和异常定位数据特点,提出了将定位数据实时处理过程与异常数据检测过程相结合思想,构建了一种用于海道测量异常定位数据实时检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处理定位数据异常值,对测线异常定位数据具有良好检测能力,适用于海道测量中定位异常数据实时处理。

  • 标签: 海道测量 异常数据 定位 抗差估计 自适应因子
  • 简介: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是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重要举措。从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意义出发,针对当前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症结进行全面剖析,围绕学生组织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提升,提出实现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长效运行机制。

  • 标签: 学生组织 民主治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近年来,大亚湾周边经济人口快速发展;自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运转以来,大亚湾海洋环境生态状况尤其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实测卫星遥感数据比较分析了大亚湾水温和藻华在1983-19931994-2004两个时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后(1994-2004)比运转前(1983-1993),年平均表层水温和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别升高1.1℃1.9mg/m^3;月平均有害赤潮(HAB)发生次数也有增加;有害赤潮在1994年以前只出现在春季秋季,而在1994年以后则全年都有发生;表层水温、叶绿素有害赤潮发生次数都在5月份增加最明显。这些水环境生态变化与来自大亚湾核电站热排放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 标签: 水温 有害赤潮 叶绿素A 核电站 大亚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