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科护理学生(护生)作为未来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医疗安全。传统的护理带教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4C”教学法对骨科护生进行带教,以期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

  • 标签: “4C”教学法 骨科护生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有无全身炎症反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hs-CRP。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hs-CRP、IgG及IgM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和健康受检者,对照组高于健康受检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IgA、C3及C4指标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低于健康受检者,P<0.05。治疗后,三组受检者的免疫指标对比,没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联合检验免疫功能和hs-CRP,能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 标签: 免疫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组33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组3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因素,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入院时患者血清CysC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心房颤动和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CysC水平、NIHSS评分较预后良好组高。入院时血清CysC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入院时血清CysC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高血清CysC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肾脏疾病患者114例,根据利用血肌酐值计算血清Ccr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将病患分为三组,肾小球滤过率≥80mL/min以上的病患为B组,肾小球滤过率为40~80mL/min的病患为C组,肾小球滤过率<40mL/min的病患为D组,每组病患各38例,另外选择无肾功疾病的健康体检者38例为A组,对四组病患的血清胱抑素C以及血清肌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B、C、D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B、C组的增高最为明显,A、B、C组的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D组,说明只有肾小球滤过率<40mL/min的时候,血肌酐水平才会发生异常。结论在对肾小球过滤率进行评估的时候,血清胱抑素C是较为敏感的指标,就算是肾功能受到了轻微的损伤,血清胱抑素C也会有显著的升高,所以血清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肾脏疾病 血清肌酐
  • 简介: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头晕10余年,加重1周"于2015年8月10日入院。查体:右侧乳突部位可见局部皮肤隆起,可触及搏动,边界不清,活动性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检查:右侧颈内动脉间发现一个4cm×5cm瘤样扩张,位于C1远段,近段迂曲成角约90°(见图1)。术前造影检查:颅内Wills环完整,

  • 标签: 颈内动脉 C1 巨大动脉瘤 侧乳突 瘤样扩张 tomographic
  • 简介:摘要重症肺炎是指肺部炎症程度较为严重,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休克和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通常是肺炎病情发展而来,在治疗中与普通肺炎相比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及早诊出该病以调整治疗方案。临床上,重症肺炎是通过患者在治疗中症状进行确诊,极易忽略早期症状轻微的患者,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不便。实验室检查是重症肺炎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和内毒素均为重要检测指标,为了提高重症肺炎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根据其发病机制,总结出各个指标在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供参考。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比率 内毒素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中细菌感染40例,病毒感染30例,将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CRP及血常规检验,对比检验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细菌感染患儿CRP及WBC水平有显著差异,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的CRP及WBC水平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儿科 感染性疾病 CRP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73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水平,按照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硬化性脑梗死组(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组(SAO组)、心源性脑梗死组(CE组)及不明原因脑梗死组(UE组),对比四组的CRP水平。结果CE组CRP阳性率为92.11%,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CO中毒患者CRP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其它患者(P<0.05),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患者(P<0.05)。结论CRP在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水平因脑梗死类型不同,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检测
  • 简介:目的讨论移动C型臂cT在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6岁;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2例,D级4例,E级2例。术前进行CT检查,术中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对所有患者行骨折撑开复位,再行移动C型臂cT检查骨块复位情况,确定下一步是否实施椎板切开椎管减压、骨折块复位处理。术后再次进行CT检查,并跟踪监控骨折复位和椎管管径复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椎体平移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上指标术后第3天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脊髓功能恢复良好:B级1例改善为C级,C级4例改善为D级,5例改善为E级,D级3例改善为E级。结论术中移动C型臂cT扫描在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对是否进一步行切开椎板减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手术计划的确定和修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C型臂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常规治疗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 2015年 3-2017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分为 2组,观察组 38例采用常规治疗 +维生素 C治疗,对照组 3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心肌酶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94.74%vs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 CK、 LDH、 CK-MB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 CK、 LDH、 CK-MB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小儿心肌炎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 C,有助于改善患儿心肌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儿心肌炎 维生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解剖钢板、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及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的AO-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纳入标准的AO-C3型Pilon骨折患者6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患者分为解剖钢板组(A组=21例)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B组=24例)及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C组=23例),对3组手术固定术治疗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质量重建、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的骨折质量重建情况较A组和B组相差不大,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5.2%)明显高于A组(57.1%)和B组(5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O-C3型Pilon骨折而言,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及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就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而言,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的发生率较低,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术后恢复情况,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AO-C3型Pilon骨折 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 骨折质量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的检查侧结果以及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情况。结果2组人员接受检查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且C反应蛋白所检测出的敏感度较白细胞计数监测出的高,从而得出C反应蛋白水平与咳嗽、咳痰缓解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对细菌性肺炎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更能诊断出其的临床特征以及体征缓解的具体情况,能作为临床较为理想的辅助检查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予以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对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患儿50例为研究组,时间2018年2月~2019年2月,同时间选择阶段50例病毒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对组间的C-反应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指标进行数据对比。结果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39.55±2.11mg/L)、白细胞计数(16.66±0.97×109/L)指标数据均比对照组更高,且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检验异常率(94.00%)与血常规检验异常率(64.00%)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有效区分小儿感染类型,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进行。

  • 标签: 小儿感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不同采血部位与放置时间对样品检测高敏 C反应蛋白结果的影响。 方法: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8 月, 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 50 例(对照组)、 心脑血管疾病者 50 例(观察组) ,分别采集肘静脉血及手指末梢血标本,分别在即刻、放置 24h 、放置 7 天进行检测,观察 高敏 C反应蛋白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 肘静脉血及手指末梢血 放置 24h 与放置 7 天检查, 发现 高敏C反应蛋白 水平低于即刻检查, P < 0.05 ;观察组肘静脉与手指末梢即刻检查、放置 24h 与放置 7 天检查 高敏C反应蛋白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 能为心脑血管疾病预测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可采集手指末梢血液作为标本,并且进行即刻检测。

  • 标签: 采血部位 标本 放置时间 高敏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手足口病中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组均为我院接收的手足口病患儿,共40例;选择同期接收并体检健康的45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2组免疫功能、hs-CRP等检验,对比2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IgM、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IgA、IgG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功能和hs-CRP在小儿手足口病中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免疫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手足口病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