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温经活血止痛汤合关元、三阴交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肾虚或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给予口服中药自拟温经活血止痛汤,结合关元、三阴交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缓解程度。结果120例患者痊愈67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结论中药自拟温经活血止痛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肾虚或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温经活血止痛汤 穴位注射 肾虚或寒凝血瘀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法收集我院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自拟中药汤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结果研究组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疗效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8%(P<0.05);研究组和治疗后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认为自拟中药汤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 标签: 汤剂 穴位 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热敷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以保肾康(阿魏酸哌嗪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20毫升加用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加用中药穴位热敷,病程均为20天,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主要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显著(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热敷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特别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脏微循环,恢复肾功能,从而达到有效阻断或逆转病程进展速度,为糖尿病肾病优化组合方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药穴位热敷 银杏达莫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曲池穴位注射退热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5例,观察组予柴胡注射液双侧曲池穴位注射,对照组予柴胡注射液臀大肌肌注,对两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观察。结果退热效果评分观察组为2.91±0.32分,高于对照组2.64±0.14分。结论柴胡注射液曲池穴位注射较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退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柴胡注射液 曲池 退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注射中药油剂涂擦联合疗法在红皮病型银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19)。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油剂涂擦疗法,对照组单用中药油剂涂擦疗法。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比对照组的68.4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穴位注射中药油剂涂擦联合疗法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施治,可取得比单纯应用中药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中药油剂 红皮病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使用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治疗,探讨对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腹胀、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我科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术后4小时以vitk3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术后第一日给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38例,按常规术后护理,不给予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易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有效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轻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 标签: 穴位注射 中药热奄包 全麻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注射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型眩晕患者45例。分为①穴位注射组②牵引+针灸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CD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穴位注射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在对TCD检查参数变化改变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穴位注射 红花注射液 颈椎病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穴位注射中药熏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20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胫腓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比参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中药熏洗联合治疗可以迅速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胫腓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注射 中药熏洗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2例贝尔氏面瘫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人,显效8人,有效6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扩血管、抗病毒、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可改善面神经组织水肿,促进疾病的治愈,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穴位 注射 治疗 贝尔氏面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瘫进行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其有效恢复,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三九脑科医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102例小儿脑瘫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和诊断,再下一步,应用穴位治疗,将以上10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人员为51位,然后对对照组的51名患者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和知识及健康教育。在这种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一些早期的康复护理,总结并分析不同组别的小儿脑瘫的疗效影响。结果各组年龄组间比较,运用穴位注射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令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的效果,早期诊断,康复治疗的是当今医学治疗脑瘫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穴位注射 小儿脑瘫 加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部5年来收治的产后/术后尿潴留病例82例、术后腹胀76例、慢性盆腔疼痛84例、妊娠呕吐56例、更年期综合征59例患者采取穴位注射疗法。结果经过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后,均收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妇产科疾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简单易行,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注射疗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透刺针法在治疗肩周炎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种,实验组运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除采用常规针刺和穴位注射,针刺、取穴方法均与实验组相同。对两组患者每隔一天或者两天注射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B12,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总结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能够有效的治疗肩周炎,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透刺针 穴位注射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32例,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采用下腹部局部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双侧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组单纯采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每日一次。观察治疗后患者排尿情况。结果电针配合穴注射组治疗后小便自利通畅,而且见效快。十次即见效至多治疗5次后全部痊愈。单纯肌肉注射组治疗后只有部分小便自利通畅,而且见效较慢。两组治疗后比较,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P<0.05),电针配合穴注射组总有效率100%,优于肌肉注射组的78%(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注射疗法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立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2组均观察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2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穴位埋线 自血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医学瑰宝,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当代中药注射剂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年代,突破创新中药新剂型,其在疑难重症、危急抢救、慢性疾病等方面起效快、作用强,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中药材不确定性大,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低,可控性差,临床使用不合理和疗效安全性评估等因素,造成了临床安全性问题频频遭到质疑,如何预防、避免和减少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