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盘状半月板由Young[1]在1889年最先描述,是一种半月板的异常形态,因其体部肥大,呈圆盘状,故而得名。盘状半月板又被称为盘状软骨,但笔者认为称之为盘状软骨并不准确,因为腕关节中的三角软骨也呈盘状,椎间盘其本质也是位于椎体间的盘状软骨。盘状半月板多发生于外侧半月板,内侧罕见。据报道,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为0.4%~17%,而内侧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仅为0.06%~0.3%[2]。外侧盘状半月板在黄种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日本的发生率约为16.6%[3],在韩国约为10.9%[4],但在白种人群中的发生率很低(0.4%~5%)[5]。另外,外侧盘状半月板多双膝同时发生,有研究发现东亚人群中双膝同时发生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几率达79%[6]。由于盘状半月板体部肥厚且活动差,在膝关活动时的剪切应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撕裂,进而有可能造成软骨损伤。外侧盘状半月板肥厚的体部对外侧关节间室应力传导可能有影响,近年来已经有研究关注盘状半月板对膝关生物力学负荷的影响,提示其与膝关关节(osteo-arthritis,OA)有一定相关。现就外侧盘状半月板研究进展及其与OA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半月板 胫骨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评估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对内侧膝骨关节患者活动、疼痛、膝关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骨关节患者。按平均、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以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美洛昔康联合治疗,B组单用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器治疗,C组单用美洛昔康治疗,每组12例。从入组起,每3周门诊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评分表、KOOS评分表、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过去24hVAS疼痛评分表以及Tegner活动积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总疗程为12周。结果(1)治疗后12周,A组患者Lysholm膝关评分:85.64±4.74,KOOS评分症状:73.17±8.29、疼痛:70.33±5.96、日常生活:77.08±4.32、体育及娱乐:81.67±5.77、生活质量:80.58±5.76,SF-12生活质量评分:19.08±1.88,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25±0.754,Tegner活动积分:7.45±1.08,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ysholm膝关评分:85.33±4.68,KOOS评分症状:71.33±10.63、疼痛:68.83±5.01、日常生活:75.92±5.18、体育及娱乐:80.00±7.07、生活质量:78.17±6.63,SF-12生活质量评分:18.83±2.52,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4±0.809,Tegner活动积分7.55±1.3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Lysholm膝关评分:76.17±5.557,KOOS评分症状:60.92±7.75、疼痛:57.67±8.69、日常生活:68.17±4.61、体育及娱乐:70.00±8.53、生活质量:69.33±8.24,SF-12生活质量评分:14.18±1.81,过去24hVAS疼痛评分2.2±0.669,Tegner活动积分:4.36±0.9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评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C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整体趋势而言:C组患者症状好转快,最终疗效不如A、B组。B组

  • 标签: 骨关节炎 矫正装置 临床方案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前瞻干涉开放单臂多中心试验设计评价海兰G-F20(欣维可)注射治疗症状膝关关节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入选患膝关关节的合格受试者237例,接受连续3次隔周关节腔内注射2ml海兰G-F20。在给药后第8周、第12周、第26周,对受试者进行膝关检查并对WesternOntarioandMcMasterUniversities(WOMAC),患者对目标膝关的整体评价(patientglobalassessment,PTGA)、研究者对患者疾病的整体评价(clinicalobserverglobalassessment,COGA)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注射海兰G-F20后,232例受试者在第8周、12周、第26周时目标膝关行走痛评分均值较基线期都显著降低。其中给药后第26周时,主要观察指标目标膝关行走痛(WOMACA1)评分均值较基线期显著降低33.0±17.71(x-±s),(P〈0.0001)。与基线期比较,降低幅度达59%。此外,第26周时受试者目标膝关的疼痛程度(WOMACA)、僵硬程度(WOMACB)和关节功能(WOMACC)评分均值较基线期显著降低121.5±77.2、36.6±39.8、358.4±270.5(P〈0.0001)。受试者PTGA和COGA在第8周、第12周和第26周时的分布相对于其在基线期时的分布变化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受试者自评或研究者评价受试者的总体状况随试验进行不断改善。共66例(27.8%)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AE),其中9例(3.8%)受试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AE。整个试验期间,无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无死亡病例。结论使用海兰G-F20,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功能都得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其中关节行走痛的改善程度具有临床意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海兰G-F20治疗的临床副作用少,严重程度低,患者耐受好。

  • 标签: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黏弹性补充疗法 膝关节 海兰G-F20
  • 简介:目的报告1例血友病关节病误诊35年的病例,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方法患者,男,42岁;7岁起发病,35年,多家医院均未能确诊,术后方明确血友病关节病的诊断。结果患者7岁时出现“双髋、双膝酸困不适及疼痛,渐进加重,伴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减小”等症状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类风湿关节”对症治疗,因效果不佳,于1个月后在当地人民医院误诊为“双膝骨结核”,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之后双髋、双膝关反复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达35年。于近期加重,我院以“双膝关类风湿关节”收住院。行膝关表面置换术,尽管术后给予伤口处加压包扎、冰敷、常压引流等处理,术后第1天引流量高达2400ml,且伤口敷料持续出现大量渗血。始考虑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漏诊即请血液科会诊。查:特异性凝血因子Ⅷ为13.70(正常值:O.60~1.60)、Ⅸ103.30(正常值:0.80-1.20)方确诊为甲型血友病关节病。结论本例甲型血友病关节病长期误诊,教训深刻。提示临床医师须强化病史问诊的能力,重视相关疾病的体征以提高对不同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必要时,应及时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

  • 标签: 关节炎 血友病A 误诊 关节炎 血友病
  • 简介:目的观察膝关脱位合并动脉损伤诊治后的疗效。方法10例中,闭合损伤6例,开放损伤4例,伤后10h转运至我院,及时予以膝关复位外固定器固定、修复断裂血管、小腿切开减压以及神经缝合、韧带重建等处理。结果患肢均得以保存。随访3个月至6年。2例在术后2年内重建交叉韧带,膝踝关节活动良好。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2例后期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肌肉坏死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术后9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术后即重返工作。3例术后2年仍有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症状。1例术后3年失访。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尽早重建膝关交叉韧带,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脱位合并动脉损伤的疗效。

  • 标签: 膝关节 膝脱位 动脉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成人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伴有Cobb’s角〉10°的脊柱畸形。成人脊柱侧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所有原因引起的脊柱畸形,根据Aebi分型,可在病因学角度将成人脊柱侧凸分为4型(表1)。

  • 标签: 脊柱侧凸 分型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全膝关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TKA术后感染的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TKA且未发生感染的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OR,2.21;95%CI:1.10~4.50)、BMI≥24(OR,1.29;95%CI:1.09~1.56)、糖尿病(OR,4.50;95%CI:2.28~10.25)、ASA评分≥3(OR,1.19;5%CI:1.01~1.43)、出血量≥200ml(OR,1.15;95%CI:1.02~1.37)以及引流时间≥24h(OR,1.30;95%CI:1.08~1.54)是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TKA术后感染受患者机体因素和手术因素的共同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细菌感染 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关节置换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各类中晚期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关节置换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目前全世界每年接受髋、膝关置换手术的患者已超过了100万,而且接受关节置换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地增长.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手术 中国 关节置换术 关节疾病 缓解疼痛 关节功能
  • 简介:先天性膝关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knee,CDK)是较为少见的畸形,Katz,Grogono和Soper在研究了155例先天性膝关脱位后发现,45例合并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Nogi和MacEwen报道的17例患者中有8例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013年,我院收治1例双侧膝关脱位合并髌骨脱位,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膝脱位 髌骨脱位 髋脱位 先天性 膝关节 髋关节
  • 简介:夏科氏关节病(charcotarthropathy)也称为神经源关节病(neuropathicarthropathy),是一组以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受损,关节严重破坏、活动不稳和骨质疏松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主要病因——梅毒,所致夏科氏关节病已逐渐减少,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夏科氏关节病则逐渐增多。夏科氏膝关病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全膝关融合术、全膝关置换术。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源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即将施行的膝关置换术,术中、术后康复相关诊疗行为等的关注程度。方法对128例即将施行全膝关置换术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关注问题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1个问题,按关注程度分为1~4级(1=不关心,2=有些关心,3=比较关心,4=非常关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24例患者对所有项目的平均关注度是3.11。平均关注度最高的5项是:术后能否行走自如(3.78),手术医生的经验(3.73),手术是否会失败(3.68),人工关节使用寿命f3.63),术后生活能否自理(3.63o家属的平均关注度是3.18。家属最关注的5个项目是:手术医生的经验(3.86),术后能否行走自如(3.82),术后疼痛缓解是否理想(3.74),术后关节是否僵硬(3.72),出院后是否疼痛(3.72o〈65岁的患者对6个项目(术后能否照看小孩、术后是否可以进行娱乐活动、人工关节使用的寿命、术后能否骑车、术后能否搬抬重物和置换后人工关节周围是否会骨折)的关注度要显著高于≥65岁的患者,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麻醉意外发生的关注度分别为:3.71、3.38,(P=0.036);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麻醉医师的经验的关注度分别为:3.73、3.47,(P=0.040);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出院后是否疼痛的关注度为:3.70、3.41,(P=0.048),麻醉意外、麻醉医师的经验、出院后是否疼痛是老年患者较为关注的3个项目。在所有项目平均关注度上,年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分别是3.14和3.09,P=0.624o结论中国患者在人工全膝关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前最关注的问题是:术后膝功能的恢复,医生的水平和假体的使用。在术前,中国患者的关注度显著高于西方患者。但与国外患者一样,高屈曲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人工膝关节 膝关节 心理现象和过程
  • 简介:目的:通过明确膝关周围皮神经各个分支的相对位置为临床通过去神经化手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具成年防腐尸体(4下肢)及2具新鲜成年尸体(2个下肢)进行解剖,明确各个神经支及皮神经走行的毗邻关系。并通过对这些神经进行磁共振扫描,给临床提供直观立体的形态学参考。结果膝关周围恒定出现三支皮神经,其分别为股内侧皮神经、隐神经髌下支、股中间皮神经。这些神经位置表浅、直径较细,局部视图较难分辨。通过磁共振三维成像,能够进一步明确神经的走行关系,使各个分支与膝关周围骨标志和相对位置易于观察。结论通过膝关周围皮神经的解剖,可明确在实施膝关置换术后引起疼痛的病变神经,为指导临床实施去神经化手术解除膝关置换术后的神经源疼痛提供指导。

  • 标签: 膝关节 皮神经 解剖 疼痛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 简介:目的通过监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其对妊娠期子宫肌瘤退行变的诊疗价值.方法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有临床症状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退行变患者22例作为研究组,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但无退行变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C反应蛋白值情况.结果研究组CRP值为(22.06±10.96)mg/L,对照组CRP值为(3.79±1.58)m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CRP对早期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退行变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妊娠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退行性变 诊断
  • 简介:关节(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关节病,涉及到整个滑膜关节,包括软骨、滑膜和软骨下骨。OA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疼痛,这不仅会导致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是老年人行动不利的主要原因[1]。有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在X线片上有骨关节表现,80%有骨关节症状,并且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尽管目前对于OA疼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与膝关局部炎症相关,炎症细胞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诱导痛觉过敏是OA疼痛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炎症细胞因子 疼痛 退行性关节病 滑膜关节 软骨下骨
  • 简介:亚洲技术产业联盟(ATA)和《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联合举办的"2015香山国际关节成形外科峰会"将于2015年3月14~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届时将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际知名医院的顶尖关节专家,深入交流复杂髋膝关成形的手术经验。本次会议通过现场手术、专题演讲、视频解析、现场问答、专家点评等多种交流形式,努力把手术方法讲深讲透,让参会关节外科医生学会一套顶级的、学成后即能在术中成功使用的、并能收到良好效果的手术方法,从而医治更多患者,提高国内关节外科诊治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手术经验 现场手术 专家点评 国家会议中心 产业联盟 专题演讲
  • 简介:亚洲技术产业联盟(ATA)和《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联合举办的“2015香山国际关节成形外科峰会”将于2015年3月14~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届时将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际知名医院的顶尖关节专家,深入交流复杂髋膝关成形的手术经验。本次会议通过现场手术、专题演讲、视频解析、现场问答、专家点评等多种交流形式,努力把手术方法讲深讲透,让参会关节外科医生学会一套顶级的、学成后即能在手术中成功使用的、用了就能收到良好效果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关节成形 手术经验 关节外科 国际 髋膝 聚焦
  • 简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率越来越高,效果也越来越受到肯定,但是仍有较多可能引起手术失败的因素,其中术后感染是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此,控制术后感染是保证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膝关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是TK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将带来灾难的后果。早期文献报道TKA术后感染率为1%~5%[1],现在的感染率可控制在0.5%~1.0%[2-3]。但是随着手术患者基数的不断增加,TKA术后感染的绝对例数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感染未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清除将可导致关节的长期疼痛和功能障碍,最终不得不进行感染的清除,进行二期翻修手术,这将增加平均住院日,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4]。所以如何提高TKA术后早期感染诊断率将是广大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现就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诊断TKA术后早期感染中的意义综述如下。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C 反应蛋白质 血沉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用于腰椎退行滑脱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17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滑脱的单节段病变患者进行了后路椎板开窗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3岁。手术节段分布:L3/4间隙3例,L4/5间隙10例,L5/S1间隙4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术前及随访时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比及椎间活动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5.4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2.7,末次随访1.8±1.2;VAS腿痛评分:术前3.1±2.4,末次随访1.2±0.9。ODI指数:术前(39.4±17.3)%,末次随访(14.8±11.2)%。术前及随访时所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间高度比:术前2.5±1.2,随访时2.8±1.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活动度:术前(4.6±1.5)°,随访时(1.8±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内固定是轻度腰椎退行滑脱的一种早期疗效满意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随着社会明显老年化,膝关关节膝关创伤性疾病越来越多,人工全膝关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及膝关因创伤引起继发性骨关节临床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适合患者的假体类型,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此外,临床上,还要考虑膝关基本病变、畸形类型与膝部肌肉、韧带、软组织的质量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些因素使得临床医生的选择变得愈加困难。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适应证
  • 简介:目的比较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在腰椎不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退行腰椎不稳患者143例,其中男51例,女92例,年龄45-65岁,平均56岁。其中60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双侧椎小关节融合(A组),83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的结合椎间融合(B组)。记录术前与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前与术后6周Oswen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nstrydisabilityindex,ODI)以评价临床效果,术后9个月采用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及CT评价椎小关节融合情况,对A组及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前与术后6周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9个月随访行腰椎过伸过屈侧位开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手术时间[A组(65.3±15.8)min,B组(118.4±15.2)min]、术中失血量[A组(103.4±30.2)ml,B组(350.6±30.9)ml]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A组(60.5±15.7)ml,B组(123.1±25.6)ml]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并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不稳为一种简单易行,手术效果及融合满意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关节融合术 腰椎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