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贴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CT、MR、DSA等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逐步成熟,传统的X线射片由原来的一屏一胶片方法,逐步向标准化、数字化、高影像质量方向发展。为使影像学更能满足现代医学诊断的需要,

  • 标签: CR成像技术 X线成像技 临床应用 数字化影像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OCTA和FFA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估FFA和OCTA诊断PM-CNV的一致性;以FFA为金标准,计算OCTA判定PM-CNV活动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OCTA和FFA对PM-CNV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好;OCTA判断PM-CNV活动性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7%。 结论 OCTA对PM-CNV诊断与FFA的一致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判定PM-CNV活动性。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例烟雾病的CT血管造影(CTA)特征,旨在提高对烟雾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行CTA检查确诊为烟雾病患者20例,在ADW4.5工作站上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结果本组病例CTA均可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is环血管近侧端以及明显增多、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影。结论CTA可显示烟雾病患者脑血管的病理特点,可作为烟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

  • 标签: 烟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 简介:来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具有很多理想的特性,被喻为活分子探针。GFP适用于作普遍的报告标记,尤其适用于活体细胞或组织,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对GFP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药学 综述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法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以了解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结果:75例本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7.3%(28/75),mdr-1基因平均表达量为10^4.88±1.15拷贝/ml。结论:FQ-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具有简便,准确,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对化疗方法的制定,疗效的预测及考察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荧光定量检测 RT-PCR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双低对比剂联合能谱CT成像技术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到本院接受门静脉检查的患者42例,依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低剂量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常规剂量组,其中,图像噪声、SNR、医师1评分、医师2评分比较(P>0.05),门静脉CT值、CNR比较(P

  • 标签: 双低对比剂 能谱CT成像技术 门静脉成像 图像噪声 SNR CNR
  • 简介:3位患者均静脉注射诊断用药荧光素钠注射液20min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对症治疗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症状好转。

  • 标签: 荧光素钠 过敏反应 诊断用药
  • 简介:目的外周脉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用于本病的导管技术,曾被看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它们的侵入本性,生来就有产生并发病的可能。无创的诊断技术,由于准确性低和依赖于高手的操作,其作用历来是有限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是一个新途径,其诊断的准确性,能与侵入性血管造影术相比。

  • 标签: 脉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 外周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导管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设计调整扫描参数、心律药物调控及不同匀场方法并回顾性分析图像质量,探讨心脏电影扫描中的质控因素。方法对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5例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在心脏电影扫描过程中不同VPS(每个心动周期内所采集的K空间数目)、不同心律状态及不同匀场方法所获得的心脏电影图像进行盲评并记录,所用设备为GE公司Signa1.5THDx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不同VPS、心律药物调控前后、不同匀场方法都会影响磁共振心脏电影图像。结论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过程中参数设置、药物辅助调控以及匀场方法都会影响图像质量并影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在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过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心律不齐患者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也需要合理的药物调节。

  • 标签: 磁共振 心脏电影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 标签: 生物粒子数 细菌数 空气细菌监测 荧光粒子计数器 撞击法
  • 简介:目的建立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黄黛片中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中“食品中砷的测定的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黄黛片中砷的含量。结果荧光强度IF对浓度C的回归方程为IP=15.1630+0.6466.在4-4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3.81%、5.74%.平均回收率为101.2%.复方黄黛片中砷的平均含量为2.6mg/片。结论本法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进行衡量物质分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复方 含量 荧光光谱法 RSD 食品卫生 测定
  • 简介:通过对694例双源CT冠状动脉影像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疾病诊断技术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1月—2021年3月,挑选64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35)和无效组(n=29),分析化疗前后表观扩散系数。以及两组的表观扩散系数,病灶残留率,复发率。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表观扩散系数增高(P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化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评估
  • 简介:1例68岁女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使用1%荧光素钠注射液5ml静脉注射行过敏试验。静脉注射后3min,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不清,BP40/20mmHg,心跳停止1min。立即给予肌内注射异丙嗪50mg,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治疗。后来查体:P124次/min,BP147/81mmHg,患者处于醒状昏迷。住院175d后,患者以醒状昏迷出院。

  • 标签: 荧光素钠 过敏性休克 醒状昏迷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6月我省上报的荧光素钠注射液413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413例报告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其不良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速发型,累及系统-器官以胃肠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占总例次的58.58%,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用药部位损害。严重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为主。过敏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不良反应。结论用药过程需重视和持续关注荧光素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做好用药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监护和救治工作。

  • 标签: 荧光素钠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异体骨髓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全血谷浓度测定结果,探讨CsA的理想治疗范围及CsA谷浓度与移植物抗宿主病、CsA谷浓度与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6例骨髓移植患者CsA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骨髓移植术后0~1月、2~6月、6~12月CsA谷浓度理想治疗窗为150~250ng/ml、150~200ng/ml、l00~150ng/ml;CsA谷浓度250ng/ml时肝、肾毒性作用明显上升(P<0.05)。不同患者使用相同剂量的CsA后,其血药浓度差异较大。结论骨髓移植术后早期,CsA谷浓度维持在l00~250ng/ml之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可以降低CsA的肝肾毒性作用的发生。

  • 标签: 荧光偏振免疫法 测定 骨髓移植 环孢素A 血药浓度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孕妇尿中雌三醇(E3)含量的测定,是临床上诊断妊娠中毒症和胎盘功能不良等疾病的重要指标。目前实验室测定多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气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法。这些方法中,有的步骤繁琐,有的需要昂贵的设备,难以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我们采用一种改良的荧光比色法。此法不用很复杂的仪器,具有简便,快速,无毒、无臭的优点,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现将测定方法及对206例孕妇尿中E3测定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 标签: 尿雌三醇 孕妇尿 比色法测定 荧光检测法 妊娠中毒症 930型荧光光度计
  • 简介:白术挥发油是白术药材抗肿瘤有效成分,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确切[1]。挥发油中苍术酮不稳定,易氧化分解[2]。研究表明,分解前、后挥发油对肿瘤细胞株均具有杀伤抑制作用,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正相关。分解前、后挥发油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分解前的挥发油主要在凋亡早期发挥作用,分解后的挥发油在凋亡早期、晚期均发挥作用,分解前、后挥发油均具有抗肿瘤药用研发价值[3,4]。

  • 标签: 白术挥发油 挥发油测定 环糊精包合物 荧光分析方法 苍术酮 最大激发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