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火炮耳轴调精度决定了火炮的初始水平基准,进而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工程上常因缺乏耳轴调的定量要求而存在一定的技术争议.笔者在分析火炮耳轴横倾引起仰角和方位角偏差的基础上,从火炮的射击精度出发探讨了耳轴调精度的确定原则及耳轴横倾许用值的大小;采用单经纬仪法调火炮耳轴,分析了经纬仪布站工况对耳轴横倾角度的影响,给出了火炮耳轴调的具体方法.实践证明,按许用值确定的耳轴调精度及其方法能够指导火炮的总装调试工作.

  • 标签: 火炮 耳轴倾斜许用值 耳轴调平方法
  • 简介:为实现经纬仪在操作中自动化操作,提高经纬仪方位测角精度。对具有调误差补偿功能的经纬仪自动调对心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研究;选用高精度的倾角传感器作为水平倾斜检测传感器,保证了调误差补偿的有效性;利用面阵CCD,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定位站点圆形标记中心,对心测量精度可达到亚像素级,为经纬仪精确对心提供了可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经纬仪调对心实现自动化操作的同时,对心精度可达到0.04mm,经调误差补偿后的方位测角精度较传统手动操作精度有所提高。满足对经纬仪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的要求。

  • 标签: 电子经纬仪 自动调平对心 调平误差补偿
  • 简介:利用2006年度车评选入围乘用车测试数据,分析研究乘用车特别是轿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测试评估指标.根据各项测量曲线,分析了轿车0~400m加速以及紧急制动和紧急避让过程的特点,指出了由紧急制动减加速度变化趋势判断车辆制动性能的可能性.

  • 标签: 测试评估 动力性 制动性 操纵稳定性
  • 简介:前面听院士讲解了现代预警机设计制造等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后,我们还很关心军队中实际是如何使用预警机的?因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空军指挥学院的李仕大校,请他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目前各国预警机的作战使用情况。

  • 标签: 空军指挥学院 作战使用 预警机 大校 教研室 装备
  • 简介: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作为国内专业研制生产军用无人机的重点单位,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展出了十多款无人机产品,其中不乏首次公开的全新无人机技术产品,成为本届航展国产无人机集群的亮点之作。本刊记者在展会现场见到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某型号研制总设计师马晓教授,并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请他重点讲解了爱生公司的几款新型无人机产品。

  • 标签: 军用无人机 技术产品 集团公司 总设计师 型号研制 爱生
  • 简介:本文译自“美国核武器主动防控组织。官方网站上的一篇有关以色列弹道导弹研发历程的分析报告。本刊编译此文并不代表证实其事实和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弹道导弹 以色列 家族谱 杰里科 王之 大卫
  • 简介:战乱中树立爱国信念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黄院士您好,您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参与并领导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设计研制,首先请简单介绍一下,您在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之前的经历情况。

  • 标签: 总设计师 核潜艇 第一代 院士 黄旭 中国
  • 简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首要问题是能否设计出来,其次是能否生产出米。显然,生产这一步足决定产品“好”、“坏”的问题,而设计这一步则是决定产品“行”、“尼”的问题,战略弹道导弹的设计究竞存在哪些技术难点?本刊特邀请弹道导弹专家文超先乍为我们加以解读。

  • 标签: 战略弹道导弹 导弹专家 王文超 设计 “好” “行”
  • 简介: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上,一个展台被围的水泄不通,走近之后,两条高挂的横幅首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在横幅写着“世界上最简陋的航空科研小基地感谢您的关注”,左横幅写着“中国最具潜质的航空科技小民企欢迎您的合作”。为了看个究竟,记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挤了进去,原来大家都对展台上的一架无人机和许多微型涡喷发动机品头论足。为了弄个究竟,记者现场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季承和副总经理赵

  • 标签: 副总经理 航空科技 航空科研 公司 北京 潜质
  • 简介:2008年2月26日印度进行了一次潜地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这次试验据说是在水下50米的一个浮简中完成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浮筒”?在“浮筒”试验之前和之后,潜射弹道导弹还要经过哪些实验环节?印度海军还需多久才能实现潜射弹道导弹的上艇服役?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潜地导弹设计师文超,请他为我们详细分析和点评了印度这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 标签: 导弹试验 印度海军 王文超 设计师 潜射弹道导弹 解读
  • 简介:在2009年北京航展上,噶桑国际飞行器公司展出了一种名为滑翔软翼机的新型飞行器。这是一款豪华的航空娱乐飞行器,相比一般的动力伞,它有座舱,人不必完全暴露在外,可免受气流和阳光照射的影响,也不用怕刮风下雨,既能体验飞行的感觉,又能更舒适的飞行。

  • 标签: 开发公司 飞行器 舒适 动力伞 航空
  • 简介:自从去年国庆阅兵,中国预警机高调亮相之后,各方面对预警机的报道相当密集,以致于很多人对预警机已经有些“视觉疲劳”。说实在的,在采访院士之前,我们也有些担心这次采访没有新意,但见到院士之后,我们才发现,这种担心完全多余,院士为我们揭示了太多我们此前从未了解过的预警机知识,直到采访结束,我们仍在感慨。关于预警机,我们还是知道得太少、太少!有太多新鲜的知识,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 标签: 预警机 院士 总设计师 国庆阅兵 视觉疲劳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