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OFNF)住院患者的人口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骨科收治的1 227例OFN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7例、女850例,观察近十年OFNF构成比、年龄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趋势,分析不同性别间人口特征及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自2010至2017年,OFNF患者的构成比呈逐年攀升趋势,2018年和2019年OFNF患者的人数略有减少;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均在80~89岁构成比最高为46.8%(574/1 227);文化程度分布中未受教育人群占比最高为36.7%(450/1 227);发病季节分布中秋季构成比最高为27.8%(341/1 227);城乡分布中城区的构成比高于农村[54.6%(670/1 227)比45.4%(557/1 227)];骨折类型分布中男、女性患者均为31-B2型骨折构成比最高;致伤原因分布中跌倒和室内活动损伤构成比最高;伴随疾病中,高血压、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膝髋骨关节炎位列前3位。女性既往骨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近十年OFNF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整体呈递减趋势,平均住院费用的变化呈折线波动,2009年至2016年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2016年为历年最高,之后逐年下降。结论近十年OFNF患者的人数及构成比从最初的逐年递增后,近两年略有下降或已达到平台期。OFNF患者的文化程度、骨折史、高血压、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膝髋骨关节炎与性别具有相关性,而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城乡分布、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其他伴随疾病与性别无相关性。近十年OFNF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整体呈递减趋势,2009年至2016年平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2016年之后逐年下降,2016年的医疗政策改革在控制医疗费用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外籍就诊患者的人口特征、疾病谱和就诊需求等医疗信息,为推动精准化的国际医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近3年期间就诊的所有外籍患者共1 500例,并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2例和中年对照组898例,对入组患者进行人口学及临床就诊信息的统计和比较。结果老年外籍就诊人群主要来自欧洲(40.5%、244/602),其次分别为北美洲(27.9%、168/602)、亚洲(14.5%、87/602)和非洲(11.0%、66/602),而中年组主要来自亚洲(35.9%、322/898)。两组患者前5位从事的职业相同,分别为教师、经理高管、经商商人、工程师和公司职员。老年外籍患者就诊的前5位疾病种类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与中年组住院率2.4%(22/898)、持医疗保险率65.6%(589/898)、慢性疾病患病率15.9%(143/898)比较,老年外籍就诊患者住院率高、持医疗保险率低以及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分别为4.7%(28/602)、56.8%(342/602)、29.6%(178/602)(χ2=5.420、11.799、39.886,P=0.020、0.001、0.000)。结论本研究的抽样数据统计反映了宁波和沿海地区的外籍中老年人群的地域来源广泛和从事职业较为集中,并具有特征性的疾病谱和诊疗需求,这些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有助于涉外医疗政策的制定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优质国际医疗服务。

  • 标签: 国际医疗 外籍患者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地区甲型流感流行的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与甲型流感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对高原地区甲型流感的流行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高原地区甲型流感的流行受到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的双重影响,只有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强防控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甲型流感这一全球性挑战。

  • 标签: 高原地区 甲型流感 气候因素 人口特征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高血糖危象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防治高血糖危象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6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就诊的高血糖危象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类型分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HHS)和DKA-HHS三组,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各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到1 668例患者资料,其中DKA组1 388例,HHS组113例,DKA-HHS组167例,2型糖尿病占DKA的比例为90.1%。城镇居民医保、农民和退休人员在三组所占的比例较高,≥60岁患者高血糖危象发生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6年间DKA和HHS的发生率变化较小,而DKA-HHS组显著上升,DKA-HHS组发生休克、意识障碍、住院费用、死亡率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不同类型高血糖危象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有差异,临床上对于≥60岁,DKA-HHS这一类高血糖危象患者应更加重视。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以减少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发生。

  • 标签: 高血糖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南地区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562例(562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人口特征、致病因素、致病菌属、用药史、临床体征及治疗方式。结果农民为主要患病人群,共332例(59.1%)。41~80岁年龄段为主,共484例(86.2%)。男女比例为2.7∶1。主要分布地区为温州市鹿城区共65例(11.6%)。植物外伤为主要致病因素,共225例(40.0%)。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163例(41.6%)。413例(73.5%)可见明显溃疡灶。130例(23.1%)接受手术治疗。联合角膜共焦显微镜、刮片镜检、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95.7%(201/210)。结论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要患病人群,镰刀菌属是主要的致病菌属,植物伤是主要致病因素。联合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刮片镜检,培养鉴定这三者检查能提高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阳性检出率。

  • 标签: 角膜炎,真菌性,外伤性 南部,浙江省 人口学 特征,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口社会学资料对临床研究型护士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为提高临床科研水平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6月选取河南省郑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0名负责临床研究相关工作的临床研究型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对临床研究型护士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共发放1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36%(106/110)。结果106名护士的CTDI-CV总分为(296.25±24.1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是临床研究型护士批判性思维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研究型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受年龄、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等影响,建议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护士的临床科研水平。

  • 标签: 护士 临床研究 批判性思维 人口社会学资料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了解贵州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在不同人口学变量间的差异。结果贵州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躯体化、强迫、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编辑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高于女性编辑;31~40岁组编辑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评分上高于20~30岁组、41~50岁组和51~60岁组;已婚编辑在躯体化因子评分上高于未婚和离异,未婚编辑在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上高于已婚和离异编辑。结论贵州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学报编辑人员及管理部门应给予重视。

  • 标签: 编辑 高等学校 学报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探讨带状疱疹患者急性疼痛强度与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200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人口统计学数据,采用单样本K-S检验、M-W检验和多个样本的K-W检验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急性疼痛的平均得分为(56.8±24.6)分,急性疼痛的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免疫抑制、有无前驱期及其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体重指数、有无糖尿病史和发病部位与疼痛强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免疫抑制状态、前驱期的存在和持续时间是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强度的主要相关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社会营养工作中正确引导的调节居民食物结构的焦点,就在于正确地把上述需求和可能结合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个人和家庭是关系防病、保健和安排生计的大事,而对国家和地区则是牵涉多方面的发展战略问题。

  • 标签: 合理饮食 社会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现状,探索人口特征对医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为改善医学生学习投入度、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2至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等6个专业的1 92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人口特征与学习投入度的关系。结果医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评分为(3.53±0.56)分。相关分析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r=-0.048)、年级(r=-0.105)、成绩排名(r=0.177)、家庭所在地(r=0.103)、父母受教育程度(r=0.110,r=0.121)、家庭年收入(r=0.090)与医学生学习投入度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成绩排名、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是医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学习投入度整体较好,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学习投入度。

  • 标签: 医学院校 医学生 学习投入度 人口学特征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昭觉县农村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防治认知特征进行了探究。方法应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本县部分农村区域的15~50岁的总计1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放1200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74份,回收有效率为97.83%。对回收到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中流动人口567人,非流动人口607人。此外流动人口中知晓艾滋病比例跟非流动人口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病相关态度上面,非流动人口要显著优于流动人口(P<0.05)。结论我县农村区域的人口流动性比较高,导致艾滋病的易感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利用多种渠道跟方式来进行艾滋病医学常识的宣传,对提升我县农村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营造出正视艾滋病跟预防艾滋病的良好范围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彝区农村 流动人口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张家港市2008-201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和三间分布。结果张家港市2008-2012年共登记肺结核2520例,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164例,占全市病人总数的46.19%。其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921。年龄分布中,15~24岁组、25~34岁组、35~44岁组发病最多,占全部病人的84.79%。职业分布中,民工发病最多,占病人总数的41.73%。结论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所占比例接近50%,以青壮年为主,应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并保证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经费。

  • 标签: 结核病 流动人口
  • 简介:临朐县人口计生局印发了计生便民服务手册。为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重点宣传“单独两孩”政策、一孩免费登记制度、违法生育人员落户和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关系、怀孕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确保计生新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 标签: 临朐县 人口 文化 社会抚养费 便民服务 登记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5~2018年四川省达州地区尿路结石患者人口特征及结石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583例尿路结石患者,经体外振动波碎石、手术、自排等方式获得结石标本583份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组后均采集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一般资料,获取结石标本后以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583例患者中单纯性结石289例(49.75%),二重混合性结石288例(49.40%),三重混合性结石6例(1.03%)。从结石成分分布上看草酸钙占比最高,为94.00%,其次是磷酸磷灰石37.04%、尿酸及尿酸铵14.92%。女性患者磷酸铵镁占比为4.31%,明显高于男性的1.35%(P<0.05)。其他成分不同性别患者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的患者结石成分为草酸钙占比为96.69%,明显高于60岁及以上者的89.55%(P<0.05)。其他成分不同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居民患者草酸钙、磷酸磷灰石占比分别为96.69%、40.38%,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89.82%、28.74%(P<0.05)。其他成分不同居住环境患者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达州地区尿路结石患者结石化学成分易草酸钙为主,其次为磷酸磷石灰石、尿酸及尿酸铵。不同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对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尿路结石 四川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氟骨症患者人口特征,以及患者治疗意愿、治疗现状、治疗效果,为下一步制定氟骨症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3 - 6月,对内蒙古11个盟(市)全部3 570名氟骨症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治疗意愿、治疗现状及治疗效果。不同人口特征氟骨症患者治疗意愿、治疗现状比较,以及不同种类药物治疗效果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调查氟骨症病例3 570人,其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1.29 ∶ 1.00,2 014/1 556);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79岁(95.4%,3 406/3 570);蒙古族患者占36.0%(1 285/3 570);低学历(小学及以下)患者占82.2%(2 935/3 570);85.0%(3 035/3 570)的患者有药物治疗意愿,37.1%(1 325/3 570)的患者已经开展了药物治疗;37.5%(1 338/3 570)的患者有手术治疗意愿,0.2%(8/3 570)的患者已经开展了手术治疗;联合用药(98.5%,194/197)和单独服用软骨保护类药物患者治疗有效率(98.3%,173/176)均高于单独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患者(84.2%,48/57,P均< 0.05);手术治疗效果良好(8/8)。结论内蒙古氟骨症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蒙古族患者占一定比例。目前,全区有治疗意愿氟骨症患者尚未全部得到有效治疗,且治疗手段较为单一。应提倡开展多种氟骨症治疗形式,以缓解症状、减少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氟骨症 人口学特征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0年6月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最新统计,全球人口现已达到65亿。

  • 标签: 人口问题 爆炸 VS 健康 国际社会 基金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都市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人口特征及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捐献的44 50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献血者共计捐献112 836人次单采血小板;其年龄为18~60岁;男性献血者为31 260例,女性为13 248例。对本中心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献血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血液检验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其中,献血者的人口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单采血小板捐献次数、文化程度、职业;血液检验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同人口特征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于献血前与所有献血者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44 508例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为4.96%(2 206/44 508)。不同性别、年龄、单采血小板捐献次数、文化程度及职业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48、108.012、390.095、168.835、122.255,P<0.001、0.001、0.001、0.001、0.001)。②男性献血者的ALT检验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女性,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351/31 260)比0.17%(23/13 248),χ2=100.618,P<0.001]。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者的ALT、HBV、HCV、HIV检验不合格率最高,36~45岁者献血者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01%(138/13 688)、1.85%(253/13 688)、1.63%(223/13 688)、0.64%(87/13 688)、1.79%(141/7 898),并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上述检验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7、51.130、51.591、32.236、41.021,P<0.001、0.001、0.001、0.001、0.001)。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HBV、HCV、TP、HIV不合格率分别为1.57%(537/34 264)、1.27%(435/34 264)、1.41%(484/34 264)、0.44%(151/34 264),均显著高于献血次数≥2次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742、26.792、56.858、13.501,P<0.001、0.001、0.001、0.001)。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献血者的ALT、HBV、HCV、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分别为1.14%(112/9 792)、2.31%(226/9 792)、1.39%(137/9 792)、2.03%(199/ 9 792),并且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的上述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9、80.894、11.244、80.429,P<0.001、0.001、0.001、0.001)。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其他职业献血者的ALT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农民职业献血者的HBV、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19%(186/15 529)、2.01%(106/5 266)、2.15%(113/5 266),并且不同职业献血者的上述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489、36.368、92.329,P<0.001、0.001、0.001)。结论2015-2019年成都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18~25岁、初次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其他职业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血液检验不合格率较高。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在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宣传及招募过程中,应注意提高不同人群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并且加强对血液检验不合格高风险人群的献血前指导及献血时征询,从而提高无偿献血血液检验合格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检验不合格率 招募 无偿献血 人口学特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