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智能术前规划的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系统的可行性与精准性。方法术前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民医院就诊的115例头颅无异常的成年患者的CT影像,男57例,女58例,年龄(40.3±9.1)岁,就诊时间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另选取115例肿瘤侵蚀下颌骨的成年患者的CT影像,男62例,女53例,年龄(55.6±7.2)岁,就诊时间2008年3月至2019年8月。建立智能颌骨重建手术机器系统,主要由工作站、UR5六自由度机械臂、光学定位跟踪仪、六自由度力传感器、截骨手术工具组成。将2组患者的颌面CT图像数据用于训练残差连接的3D V-Net分割网络自动分割下颌骨,并用该网络对1例54岁需腓骨重建的下颌骨肿瘤男性患者的头颅CT数据进行自动分割,形成下颌骨模型,以手动分割结果为标准,评价自动分割的精度。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颌骨特征点还原法根据该患者的上颌骨特征点自动还原下颌骨特征点,形成重建方案,以下颌骨未缺损部分实际特征点与还原的特征点位置的误差值评价精度。利用该患者的下肢CT数据,制作5个3D打印的腓骨仿真模型。应用智能颌骨重建手术机器系统,基于术前规划的图像,结合光学定位系统以及力传感器信号,实现机械臂与手术医生协同操作进行腓骨塑形,完成30次截骨。以CT影像下的术后腓骨段截骨面与术前规划的位置距离与角度偏差为精度标准,验证手术机器系统精度。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表示。结果设计的分割网络自动分割下颌骨肿瘤患者下颌骨的精度为96.581%,耗时小于30 s。该病例下颌骨特征点的误差值为(2.24±1.74) mm。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能精确、快速地实施腓骨模型塑形,截骨的位置误差为(1.02±0.45) mm,角度误差为(0.96±0.42)°,术中耗时约15 min。结论智能术前规划能精确地分割下颌骨并定位下颌骨特征点,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系统能精确地实现功能性下颌骨重建。

  • 标签: 下颌骨重建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手术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应用现已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应用场景及其优势和局限性,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在不久的将来,AI将会全方位应用于临床检验中,使检验医学在疾病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更加精准的作用。在AI技术的助力之下,检验医学的发展未来可期。

  • 标签: 人工智能 检验医学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例骨科机器辅助下骨盆骨折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2~9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机器辅助下骨盆骨折手术10例。术前访视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测试手术仪器,准备手术器械;术中有效管理手术间,正确摆放手术体位和手术仪器,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执行安全核对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紧跟医生操作;术后妥善处理手术仪器和器械,总结每台手术所需的手术物品,体位摆放要点,回访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与手术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总结出适合该手术所需的专科器械和体位摆放方式。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详细的术前准备,专业的术中配合,妥善的术后处理是保障手术成功和提高手术护理配合效率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骨科机器人 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公共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老年的自我护理能力低,主要体现在:护理费用高,劳动强度高,家庭护理任务重。而卫生护理机器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老年人和残疾的生活质量以及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在洗澡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站立或坐着,而且由于衰老或意外伤害,下肢的关节不足以支撑自己的体重。同时,用于个人卫生保健机器的空间是有限的,并且擦洗装置需要连接到座椅,从而允许人体在站立和坐着时进行擦洗,这需要特殊的辅助站立装置。

  • 标签: 站立支撑 医疗机器人 运动控制 实验调试
  • 作者: 许莉莉 杨智 田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图像实验室,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应用将极大减轻眼科临床医师的工作量。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最重要的算法。目前人工智能在眼科已有了成熟的应用。本文汇总近年文献,总结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应用,探讨眼科人工智能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以期为在眼科临床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作用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65-469)

  • 标签: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诊断技术,眼科 诊断,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是一门正处于发展前沿的新兴学科,随着第三次技术浪潮的兴起,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飞速发展。通过探讨AI 技术目前在智能检验领域的优势与挑战,展望下一步 AI 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检验医学的下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标签: 人工智能 检验医学 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是辅助脑血管介入手术最有优势的新兴技术,可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辐射、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实现远程协助手术。然而因为脑血管的特殊性,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对精确性、安全性的要求较其他介入手术机器更加严苛,目前已有报道的脑血管介入机器多处于动物实验或小规模临床应用阶段。本综述简述了介入手术机器的一般原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的研究现状,并对在研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标签: 机器人 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肝切除术后的护理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达芬奇机器肝切除术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术后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肝切除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肝切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华科Sinovation机器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精准定位靶点,并顺利完成穿刺打靶,5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血肿体积明显减少,其中3例基底节出血,2例脑干出血,引流管在位良好;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均获得阳性病理: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2例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术后即刻疼痛消失;2例STN-DBS术后微毁损效应明显,模拟电场与电极重合良好。术后无症状性出血1例,余均无神经功能损伤及感染发生。结论:机器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微创、精准、安全等优势,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 标签: 机器人 定向技术 微创 精准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I)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肺癌及乳腺癌筛查、消化内镜图像辅助诊断等健康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提出人工智能助力健康中国的设想,并进行深入讨论。

  • 标签: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健康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I)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肺癌及乳腺癌筛查、消化内镜图像辅助诊断等健康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提出人工智能助力健康中国的设想,并进行深入讨论。

  • 标签: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健康
  • 简介:摘要: 分析、研究人体髋关节的结构特点、运动特性及其运动空间范围;对以3-SPS 型对称并联机构为核心的髋关节机构构型进行运动学建模,并描述机构的空间位姿,建立了机构位置逆/正方程、速度逆/正方程及雅克比矩阵;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3-SPS 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以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分析机构各部分质心处的运动学参数,考虑并联机构的整体势能和动能,建立动力学方程。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并联机构 运动学 动力学 3-SPS
  • 简介:摘要机器辅助手术目前在成人泌尿外科中有明显的实用性和优势,因各种因素所限,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仍较局限。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手术的成本较高,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对机器手术的满意度更高。机器肾盂成形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年长儿童,并已经在婴儿和二次手术中使用。在儿童中进行的其他机器手术包括输尿管再植术、肾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膀胱憩室切除术和膀胱扩大术等。机器手术也被用于肿瘤手术,如部分肾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随着适用于小儿的机器设备的生产和改进,以及接受过机器培训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经验的增加,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机器在小儿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手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端驱动型下肢康复机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9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中频脉冲电刺激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训练组接受末端驱动的下肢康复机器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6 d、持续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FMA-LE)、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AC、FMA-LE、WGS及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训练组治疗后FAC分级[(2.61±0.70)级]、WGS[(23.29±3.85)分]及BBS评分[(35.40±8.41)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末端驱动型下肢康复机器训练较传统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步态及平衡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机器人 下肢 步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期、相同供者供肾下使用完全腹膜外化的机器辅助同种异体肾移植术(robot-assisted kidney transplantation,RAKT)与开放性肾移植术(kidney transplantation,KT)的疗效。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一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的40例受者行肾移植术,机器组选左肾,开放组选右肾,分为机器组(20例)与开放组(20例),分别行RAKT及KT,供肾均来源于同一死亡供肾捐献,供、受者血型相同。分析术前资料,手术数据和术后结果。结果机器组与开放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开放组相比,机器组在手术时间、髂血管阻断时间、静脉吻合时间、输尿管吻合时间方面长于开放手术;并发症方面机器组发生淋巴管瘘、淋巴囊肿比例高于开放组;在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开放组。在髂血管分离时间、动脉吻合时间、失血量方面、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KT在有经验的机器手术中心开展和开放性KT同样是安全、可行的,早期证据表明,RAKT可加快受者的恢复速度,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肾功能恢复效果。随着术者对RAKT技术的精通,有望逐步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肾移植 机器人辅助技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器微创手术是当代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机器结直肠癌手术专家共识(2015版)》的发布对机器结直肠癌手术的规范化开展与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理念更新与技术进步,机器结直肠癌手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在2015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修订并发布了《机器结直肠癌手术专家共识(2020版)》,对理论技术体系进行了补充、更新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机器人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机器微创手术是当代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机器结直肠癌手术专家共识(2015版)》的发布对机器结直肠癌手术的规范化开展与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理念更新与技术进步,机器结直肠癌手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机器手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该领域专家,在2015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修订更新形成《机器结直肠癌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对理论技术体系进行了补充、更新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机器人手术系统 微创手术 专家共识
  • 作者: 何法霖 王治国 刘俊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国家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100730,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国家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本文就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在非整倍体产前筛查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简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及研究方法、产前筛查现状,详细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整合产前筛查指标、提高筛查性能、优化筛查策略方面的研究,说明人工智能在融合各类筛查数据提高疾病预测能力、实现数据增值、降低社会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也需要科学、理性、全面地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否则人工智能在产前筛查领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标签: 人工智能 非整倍性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