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患者因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膈和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接受免疫治疗(卡瑞利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21 d)。免疫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示心肌肌钙蛋白I(cTnI)<0.01 μg/L,肌酸激酶(CK)69 U/L,CK-MB 16 U/L。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第1次静脉滴注卡瑞利单抗次日,患者出现乏力,未予治疗,自行缓解;第2次静脉滴注该药次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实验室检查示cTnI 0.14 μg/L,CK 440 U/L,CK-MB 39 U/L。心电图检查示ST-T段改变。考虑为卡瑞利单抗导致的免疫性心肌炎。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60~500 mg/d)。用药16 d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示cTnI 0.48 μg/L、CK 94 U/L、CK-MB 37 U/L。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类 心脏毒性 心肌炎 卡瑞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失眠患者行磁贴压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对科室收治的3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15例,接受磁贴压耳穴治疗)和对照组(15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行磁贴压耳穴治疗,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确保患者机体能得到充足修养,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曲妥单抗(Trastuzumab)是一种重组的带有人的功能性基因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克隆抗体,临床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和转移性胃癌。曲妥单抗在临床使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输注反应、心脏毒性、背痛等,本文将从上述方面概述曲妥单抗及其不良反应。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乳腺癌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是较为公认的治疗方式,但疗效仍有待提高。尼妥单抗作为中国第一个治疗恶性肿瘤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鼻咽癌、神经胶质瘤、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且生存获益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关注到其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本文拟对尼妥单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食管肿瘤/靶向疗法 尼妥珠单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安全性及管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奥马单抗治疗至少4个月的中重度哮喘患者79例,男30例,女49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50岁。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及不良反应等。两两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配对Wilcoxon分析,组间比较用非参数独立样本Mann-Whitney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分析。结果奥马单抗治疗4个月后,哮喘患者哮喘控制评分(ACT)从17.0(13.0,19.0)分升至20.0(18.0,24.0)分(P<0.001);急性发作次数从1.0(0,1.0)次/4个月减至0(0,1.0)次/4个月(P<0.001);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从16.5(13.8,27.3)%降低至10.4(6.0,16.2)%(P<0.001);PEF占预计值%从71.7(51.4,91.6)%升高至87.5(65.2,105.5)%(P<0.001);FEV1占预计值%从73.6(53.9,90.8)%升高至80.6(68.7,91.8)%(P=0.007);口服糖皮质激素(OCS)维持剂量从12.0(10.0,20.0)mg/d减至5.0(0,17.5)mg/d(P=0.001)。治疗总体应答率达74.7%,其中过敏性哮喘治疗应答率(77.3%)较非过敏性哮喘(25.0%)高(P=0.019)。5例完成1年期治疗资料显示,治疗1年后ACT评分、急性发作次数、PEF占预计值%、PEF变异率及OCS维持剂量较治疗前仍有改善。共有3例(3.8%)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3次(0.6%)。分层分析显示,奥马单抗治疗4个月后,达到推荐治疗剂量(足剂量)组ACT评分改善程度及PEF变异率下降程度[3.0(1.0,8.0)分,6.5(3.5,15.8)%]均较未达到推荐治疗剂量(不足剂量)组[1.0(-0.3,3.0)分,2.9(1.5,5.0)%]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足剂量组治疗应答率(80.0%)较不足剂量组(50.0%)高(P=0.019)。治疗有效但治疗时间不足1年停药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因素(70.3%),其次是患者认为症状已改善不需继续用药(21.9%)及疗效不及预期(7.8%)。结论应用奥马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初步观察具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足剂量组治疗应答率更高。经济因素是奥马单抗治疗有效但治疗时间不足1年停药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哮喘 治疗学 奥马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吞食磁力致胃肠道损伤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30例吞食磁力致胃肠道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1~10岁,患儿年龄为1岁的占33.33%(10/30),3岁以下占63.3%(19/30),6岁以下占80.0%(24/30)。所有患儿中26例有磁力接触史,其中13例吞食时间明确,吞食数目2~24枚。起病时间为数十分钟到数天不等,多在吞食数小时后发病。病程最短3 h,最长的3个月余。早期可无明显不适,逐渐出现腹痛、呕吐等,也可始终无明显症状。腹部X线片显示多个同等大小的圆形高密度影,呈串珠状或团状分布,动态观察可见位置固定,一般无膈下游离气体征象。根据磁力所在部位、是否出现胃肠道穿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胃镜取出的6例均有胃黏膜水肿、溃疡等。腹腔探查的24例中,均有胃肠道穿孔或瘘形成,其中致2处损伤17例,3处损伤1例,4处损伤2例,6处损伤2例,5处损伤1例,8处损伤1例;6例在胃肠道间同时夹有肠系膜,致肠系膜穿孔,3例在胃肠道间夹有没有磁力的其他肠管致该段肠管肠壁穿孔;2例同时出现肠扭转,1例同时出现腹内疝;1例发现合并有回肠梅克尔憩室。胃镜取出异物的6例,2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胃损伤恢复正常。开腹手术取出的24例,消化道功能恢复后予进食;十二指肠、结肠肠管内置蘑菇头乳胶管引流的均在术后2~3周拔除引流管;结肠造瘘在术后3个月行关瘘手术。1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术后3个月出现肠粘连遂行二次手术。所有患儿的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儿童吞食磁力危害极大,应及时采取外科干预措施,尽早争取胃镜下取出是关键。

  • 标签: 磁性异物 胃肠道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老年女性,65岁,持续性背部钝痛和腿痛四年余。三个月前行腰椎减压术,但术后仍有疼痛。查体无神经系统受损征象。患者正在接受高血压和慢性肾病的治疗,无法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曾口服扑热息痛、可待因、曲马多和阿米替林镇痛,无明显效果。予普瑞巴林试用,如果出现头晕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需继续随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76岁男性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C(依托泊苷+卡铂)方案化疗联合卡瑞利单抗治疗。用药后第22天,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行走困难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1 210 U/L,CK-MB 63 U/L。停止化疗和免疫治疗,但患者症状继续加重,实验室检查示肌钙蛋白T(TnT)336 ng/L,CK 1 025 U/L,CK-MB 74 U/L,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648 ng/L;肌肉磁共振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示肌肉受损;心脏磁共振检查示左心室心肌纤维化。考虑为卡瑞利单抗引起的免疫相关骨骼肌和心肌损伤。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13 d,患者乏力症状好转,CK及NT-proBNP降至参考值范围,TnT 491 ng/L,CK-MB 113 U/L。加用丙种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20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5 d,患者呼吸困难较前改善,TnT和CK-MB分别降至201 ng/L和59 U/L。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肌炎 心肌炎 卡瑞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大多数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根据国内外哮喘防治指南推荐的标准疗法可以达到临床控制,但仍有5%~10%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控制病情。奥玛单抗是哮喘的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频率、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改善哮喘症状,该药于2018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因价格较为昂贵且国内相关临床经验尚少,部分患者及临床医师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仍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本文对奥玛单抗在哮喘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哮喘 奥玛珠单抗 疗效
  • 简介:摘要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肺腺癌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第1天)联合卡瑞利单抗(第2天)免疫治疗,21 d为1个周期。第2、3周期给药后患者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考虑为化疗所致,停止化疗,仅行免疫治疗。第4次免疫治疗后患者面部、颈部、背部出现血管痣,大小不等(0.1~1.2 cm),红色或红黑相间,高出皮肤表面。考虑为卡瑞利单抗导致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因病情需要,继续予免疫治疗。择期予手术切除较大血管痣并加用贝伐单抗抑制血管生成。随访6个月,切除部位血管痣未再出现,但其他部位仍有新的血管痣出现。

  • 标签: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卡瑞利珠单抗 毛细血管增生
  • 简介:摘要1例66岁女性患者因不安腿综合征口服加喷丁0.3 g、1次/d。用药3 d后出现四肢肌肉酸痛、双下肢无力和浓茶色尿等。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5 U/L,肌红蛋白2 855.0 μg/L,肌酸激酶(CK)3 009 U/L,CK-MB 61 U/L,血清肌酐(Scr)542 μmol/L,尿蛋白(+++),尿潜血(+);下肢肌力1级,考虑为加喷丁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停用该药,给予补液、碱化尿液和利尿等对症治疗。5 d后,患者浓茶色尿消失,肌肉酸痛症状消失,双下肢无力症状好转,下肢肌力3级。实验室检查示ALT 35 U/L,AST 55 U/L,肌红蛋白929.0 μg/L,CK 325 U/L,Scr 557 μmol/L,尿蛋白(+),尿潜血(-)。1个月后复诊,患者未再出现肌痛及下肢无力症状,实验室检查示ALT 30 U/L,AST 38 U/L,肌红蛋白135.0 μg/L,CK 187 U/L。

  • 标签: 横纹肌溶解 加巴喷丁
  • 简介:摘要吉兰-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其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然而部分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法疗效欠满意。GBS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是探索GBS发病机制、开发新治疗方法的有力工具。目前,国内外报道的GBS动物模型多种多样,文中就这些模型的基本特点及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GBS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模型,动物 综述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多丝肼片单药与联合卡左双多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双盲法划入单药组与联合组(n=33)。单药组使用多丝肼片治疗,联合组使用多丝肼片与左双多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结果:单药组患者用药后的病情改善率是81.82%,联合组的病情改善率是96.97%,联合组的病情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多丝肼片与卡左双多控释片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巴丝肼片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贝伐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1月,将我院11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7例,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针对研究实施贝伐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IL-2指标、IL-6指标、IL-10指标、INF-γ指标、VEGF指标、CD133指标、DDX4指标、CA153指标、CA19-9指标、CA125指标和CEA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IL-2指标、IL-6指标、IL-10指标、INF-γ指标,以及VEGF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2指标、IL-6指标、IL-10指标、INF-γ指标,以及VEGF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CD133指标、DDX4指标、CA153指标、CA19-9指标、CA125指标,以及CEA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133指标、DDX4指标、CA153指标、CA19-9指标、CA125指标,以及CEA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贝伐单抗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西医常规治疗 贝伐珠单抗治疗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单抗在患多种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收治的应用奥马单抗治疗的患多种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性别、年龄、过敏疾病的种类、治疗前血清总IgE(TIgE)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水平、奥马单抗应用剂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接受奥马单抗治疗的28例患儿,男/女为17/11;年龄(9.6±2.7)岁。患过敏性疾病种类:哮喘24例(85.7%)、过敏性鼻炎24例(85.7%)、食物过敏9例(32.1%)、特应性皮炎7例(25.0%)、慢性荨麻疹2例(7.1%),其中26例(92.8%)有2种以上过敏性疾病。28例患儿均有TIgE或sIgE升高。血清TIgE 39.5~3 826.0 kU/L,中位数611 kU/L。治疗后24例哮喘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均减少,24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鼻部症状均减轻,特应性皮炎患儿6例皮肤瘙痒减轻,1例改善不佳,慢性荨麻疹2例症状减轻,9例食物过敏患儿3例达耐受。结论奥马单抗在儿童过敏性疾病治疗中,除哮喘外,也适用于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在食物过敏治疗中也有提高食物过敏原耐受阈值作用。对同时存在多种过敏性疾病或存在对多种过敏原过敏的患儿,有明显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童 奥马珠单抗 过敏性疾病 哮喘 过敏性鼻炎 特异性皮炎 慢性荨麻疹 食物过敏
  • 简介:摘要奥马单抗是治疗哮喘的生物靶向药物,推荐用于血清IgE升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控制不佳的≥6岁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奥马单抗有较好临床疗效,并且在季节性应用及IgE水平过高时,该药物的个体化应用亦受到临床关注。为规范儿童奥马单抗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达成了奥马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

  • 标签: 奥马珠单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疾病 儿童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替肽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31日),收集依替肽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依替肽应用情况、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临床处置和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4~86岁,平均63岁;依替肽用药指征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9例,盆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前心脏评估者1例。29例有合并用药记录者均联用了肝素类药物,同时联用阿司匹林者25例,氯吡格雷者22例。30例患者应用依替肽前血小板计数(PLT)为(129~398)×109/L,用药后降至(<1~78)×109/L,轻度、重度、极重度血小板减少者分别为1、2、27例。应用依替肽至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29例为1~24 h(≤6 h者21例),1例为174 h(连续用药168 h)。30例患者中10例无临床症状,14例有出血症状(其中5例合并血红蛋白减少),1例仅出现血红蛋白减少,5例出现其他症状。除1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前已停药6 h外,余29例患者均在血小板减少发生后立即停用依替肽;7例未给予其他干预,1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咖啡酸片治疗,其余22例给予输注血小板、输注红细胞等治疗。除1例患者无血小板减少好转时间记录外,29例血小板减少于停药后7 h~12 d好转。3例患者在停药后发现血栓形成(1例死亡)。2例患者再次应用依替肽后再次发生血小板减少,停药并治疗后均好转,但1例最终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死亡。结论依替肽可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6 h内,可无出血症状。停用依替肽并视病情给予输注血小板等治疗,症状多可好转。

  • 标签: 依替巴肽 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格林利综合征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相结合能够提高格林利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及肌力的恢复。方法:2021年收集1例因格林利综合征患者在我科进行治疗及康复的整个过程。结果:患者经过接近1个月的治疗及康复护理,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左上肢远端肌力5-级,右上肢远端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尿管已拔除,能自行排尿,Glasgow评分:15分;跌倒风险评分:3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90分,轻度依赖。结论:对格林利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早期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