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丰富,人均寿命也逐渐上升,许多曾经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急诊(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 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如果发病后治理(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脑部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围栓期护理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极为关键,该阶段患者处于应急状态之中。本文对本院神经内科近年来收治的 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围栓期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经过研究分析比对,证明通过及时的科学合理的护理介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上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围溶栓期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从制备工艺角度对诺氟沙星胶囊的出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药物进行出度检测,分析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所制备出来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是否一致,并探讨影响其出度质量的因素。结果: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存在较大差异,判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大概有辅料选择、材料混合方法以及药包材特征等。结论:制药厂家在生产诺氟沙星胶囊药物时,应当合理控制各项工艺标准,以改进和提高药品出度,保证药品性能。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急诊脑梗死患者栓治疗中纤酶原激活物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 2017年 9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脑梗死诊断治疗的患者 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进行栓治疗与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纤酶原激活物对急诊脑梗死患者进行栓治疗,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达到确保患者身体健康的最终目的。

  • 标签: 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诊脑梗死 溶栓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片剂赋形剂的内在出速率对于药物出的影响。在这方面由于缺乏有关药物出速率的信息,这使得该问题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主题。方法:模拟了三种不同形状的片剂,分别为圆形、长方形、双凸形状,以制备多潘立酮片剂。使用USP出度仪II完成体外出度测试。通过计算各种出参数评估药物出速率;例如,出效率(DE),平均出速率(MDR),平均出时间(MDT)。结果:关于崩解时间,较大的片剂表现出更快的崩解时间。当片剂尺寸较小时,释放的药物量显着减少。另外,具有平坦或双凸几何形状的药片对DE值有明显的影响。通常,双凸片剂具有比扁平片剂更高的DE百分数。结论:不同的几何形状出参数存在明显差异,这在药物释放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对口服快速起效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片剂赋形剂 药物溶出 内在 溶出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超早期静脉栓进行治疗,研讨其围栓期护理措施。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超早期静脉栓治疗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4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各 32 例,两组 围栓期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措施 ,将两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 后观察组患者栓治疗成功率以及 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从对照组相比均具备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栓期及时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栓治疗,减轻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

  • 标签: 超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围溶栓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激酶栓与瑞替普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栓治疗,观察组使用瑞替普酶栓治疗,栓后,通过心电图、心率变化、心肌酶及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时间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记录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栓后1、6、12 h的再通率[37.78%(17/45)、62.22%(28/45)、84.44%(38/45)]均高于对照组[15.56%(7/45)、37.78%(17/45)、64.44%(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0.77±0.14)h]短于对照组[(1.36±0.20)h],且CK[(1 657.22±334.52)U/L]与CK-MB[(196.65±26.51)U/L]峰值低于对照组[(2 756.29±425.71)、(430.78±37.6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病死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替普酶栓起效快,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梗死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CK与CK-MB峰值,且出血与MACE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尿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 再通率
  • 简介:摘要 :固是一项重要的工艺,通过固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钢或者是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处理做好准备工作。固工艺是平常十分常见的一种加工处理工艺,由固可得到固溶体,使得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相应的韧性。本文就对铝合金空气炉固工艺进行简单的研究。从铝合金固工艺的作用出发,对铝合金空气炉固工艺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铝合金 空气炉 固溶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尿激酶动脉栓与rt-PA静脉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8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rt-PA静脉栓治疗的对照组(n=40)和尿激酶动脉栓的观察组(n=40),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0.49±2.61)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尿激酶动脉栓治疗方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疗效确切。

  • 标签: 脑梗死急性期 尿激酶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尿激酶动脉栓与rt-PA静脉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8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rt-PA静脉栓治疗的对照组(n=40)和尿激酶动脉栓的观察组(n=40),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0.49±2.61)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尿激酶动脉栓治疗方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疗效确切。

  • 标签: 脑梗死急性期 尿激酶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栓治疗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2例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患者,入院后均接受rt-PA治疗,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好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均完成90 d临床随访,其中预后良好组55例,占53.92%(55/102);预后不良组47例,占46.08%(47/102)。2组文化程度、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栓前NIHSS评分是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卒中患者预后不良与文化程度较低,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较高,有家族遗传,栓前NIHSS评分较高有关系,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及早采取针对性对策,最大限度改善青年卒中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预后 卒中,青年
  • 简介:摘要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s)是一类新的治疗药物,通过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和诱导全身抗肿瘤免疫的双重作用机制实现抗肿瘤效果。OVs优先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调节肿瘤的微环境,肿瘤细胞的裂解会释放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触发先天和适应性免疫,介导局部和全身性的肿瘤免疫根除。此外,OVs可以被工程化以优化肿瘤选择性和增强免疫刺激,并且易与其他药物组合。OVs的有效性已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得到证明,FDA批准了美国首个OV(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尽管目前OVs用于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OVs的功能以及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探讨了OVs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总结了OVs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并对OV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癌症药物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溶瘤病毒 抗肿瘤免疫 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药物出试验仪(Drug dissolution tester)的功能主要是检测药物制剂出的程度及速度,是研究人体药物利用度的重要仪器,对我国研究药物的利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Drug dissolution tester定义、设备原理及校准方法展开研究,以期增加Drug dissolution tester在我国用于药物出检测的利用度,推广它在校准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药物溶出试验仪 校准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 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差错往往隐藏着正确的结论,或成为引发正确结论的基石,对于差错资源要有效利用。课堂上,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出错,即“融错”。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的差错,不可轻率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宽容,即“容错”。容错的背后是要冷静地分析,及时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就会“大有作为”,进而给出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即“措”。

  • 标签: 课堂 融错 容错 溶措 尊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神经介入栓术联合静脉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8月-2020年8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静脉栓治疗,观察组40例基于此,联合DSA下神经介入栓术治疗,就两组血管再通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7.50%)较对照组(70.00%)高(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DSA下神经介入栓术与静脉栓相联合的方法来治疗,能提高血管再通率。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 静脉溶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110例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分层、栓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栓塞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体征、血压、血气分析、出凝血、影像学)。纳入标准:符合高危、中高危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中低危及低危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依据入院时危险分层、出院时预后分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临床特征、血气分析、出凝血、出血并发症的组间差异,分析栓后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11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61例,年龄(65±16)岁。高危组12例,中高危组98例,高危组呼吸频率更快,血压、栓前PO2、SaO2更低(P<0.05)。109例患者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栓治疗,70例采用50 mg,39例采用100 mg。1例因阴道活动性出血,直接介入局部栓;另有5例行介入治疗,为栓后症状缓解不佳,行补救性介入治疗。存活102例,死亡8例(7.3%),其中高危组死亡3例(25.0%),中高危组死亡5例(5.1%);死亡组年龄高于存活组,心率、呼吸更快,栓前PO2、栓后PCO2更低。共发生22例栓相关出血,18例为轻微出血,4例为中重度出血,分别是脑出血、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rtPA 50 mg组出血13例/70例,rtPA100 mg组出血9例/39例,低剂量组出血比例显著较低(P<0.05)。结论栓治疗是急性高危PE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中高危PE栓疗效确定,中重度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 标签: 肺栓塞 急性 危险分层 溶栓
  • 简介:摘要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目前传统肿瘤治疗方法对某些癌症效果不佳,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肿瘤免疫疗法的兴起,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药物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增强其他抗肿瘤药物效果等多种功能,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能抗多种类型肿瘤等优势。此文综述瘤病毒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前景与挑战等。

  • 标签: 肿瘤 溶瘤病毒 免疫疗法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总结我院胸痛中心2年来实施的15STEMI院前栓情况。通过实践进一步证明了STEMI院前栓可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提高栓再通率、降低死亡率、救治效果较好,可操作性、适用性强,适合基层版胸痛中心推广实施。STEMI再灌注策略包括药物栓治疗PPCI及急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不能及时给患者进行PPCI的情况下,药物栓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其再灌注效果不亚与急诊PCI。各项数据均显示,患者在院前进行积极有效栓治疗效果入院后的效果更好。与院内疗效相比,院前进行积极有效的栓治疗的早期死亡率降低17%,尤其是发病时间<120分钟的患者。

  • 标签: STEMI 院前溶栓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