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明会典》的纂修始于弘治,校订、刊行于正德,嘉靖间两次续修,万历间重修成定本。其体例远源《周礼》,近取《诸司职掌》,经历了模仿、沿袭与创新的过程。其纂修主要由史馆承担,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其资料主要来源于朝廷颁降之书、各衙门的见行事例、造表文册和档案资料以及历朝《实录》。刊行后,成为明代的大经大法,不仅在明代为百司所遵、万民所奉,而且在清初一度被奉为处理政事的政典,更成为清修会典的重要参考。

  • 标签: 《明会典》 正德《会典》 万历《会典》 纂修
  • 简介:康熙十八年,汪琬与试博学鸿儒,入明史馆。与总裁官叶方蔼修史意见不合,在史馆仅六十日即移出。康熙十九年撰成列传一百七十五篇,后刻成《拟明史列传》二十四卷。作为《明史》纂修史上第一部刊刻问世的文字,《拟明史列传》集中反映了汪琬秉笔直书、合经史为一以求致用、裁剪得体兼求史笔有韵的史学思想,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汪琬 《明史》纂修 《拟明史列传》 史学思想 史料价值
  • 简介:洪亮吉生活的时代,正是方志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修志活动遍及全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时期的志书普遍存在着质量粗滥的现象。洪亮吉的修志思想与当时志书的质量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修志理论正是在纠弊中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清代的方志名家,洪亮吉不但在方志理论上有所贡献,在修志态度上也为后世学者树立了榜样。

  • 标签: 洪亮吉 志书状况 修志思想
  • 简介:《蒙古王公表传》,全称是《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功绩表传》,一般均写作《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文译作。又作《钦定蒙古王公列传》,通常简称《蒙古王公表传》,或称《王公表传》。《王公表传》一书,中国清代学者早有研究,并有论述,有些方面还是较为深刻的。国外学者曾作过简单介绍。本文仅就所接触的史料,对《表传》的编纂情况、体例取材和成书年代及其版本等,略作考察。

  • 标签: 蒙古王公 乾隆朝 国史馆 回部 蒙古部落 阿拉善厄鲁特
  • 简介:一、明代广西通志编纂考广西通志之编,始于明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最早最详,兹录之:“周孟中《广西通志》六十卷,弘治间修”、“黄佐《广西通志》六十卷”、“苏溶《广西通志》四十二卷”、“张鸣凤《广西通志》”、“杨芳《广西通志》,万历间修”。今仅存黄佐、苏溶两部,其他三部未见。

  • 标签: 《广西通志》 万历 《千顷堂书目》 纂修 黄虞稷 明代
  • 简介:一、引言《地理志》为廿四史常设的志书之一,共有十六部之多(或称《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郡县志》、《职方考》)。这十六部《地理志》就其文献性质而言,其实是最後成书的定本。至於定本如何形成,纂修人员又如何组成,由於档案文献尤其是原始稿本的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多还粗略。

  • 标签: 地理志 纂修 清史 文献性质 档案文献 定本
  • 简介:<正>援用本刊规范:彭小瑜:“古代罗马宪法制度及其汉译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2000),第314—318页。一、一般体例1.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与(1)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

  • 标签: 引用文献 注释体例 文献资料 作者 出版时间 作品
  • 简介:援用本刊规范: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般体例1.引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 标签: 引证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控制 信息特点 元杂剧 文献
  • 简介:<正>援用本刊规范:彭小瑜:"古代罗马宪法制度及其汉译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2000),第314—318页。一、一般体例1.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与(1)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

  • 标签: 文献资料 汉译问题 信息特点 宪法制度 等相区 注释体例
  • 简介:<正>摄用本刊规范:彭小瑜:"古代罗马宪法制度及其汉译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2000),第314—318页。一、一般体例1.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与(1)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2.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3.本体例要求注释与正文分开。在正文需加注释处右上角以加圈的阿拉伯数字标记。脚

  • 标签: 注释体例 文献资料 汉译问题 信息特点 宪法制度 等相区
  • 简介:<正>援用本刊规范:彭小瑜:“古代罗马宪法制度及其汉译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2000),第314-318页。一、一般体例1.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与(1)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2.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

  • 标签: 引用文献 注释体例 文献资料 作者 出版时间 作品
  • 简介:<正>援用本刊规范: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一般体例1.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 标签: 引用文献 文献资料 引导词 大学出版社 注释体例 网页
  • 简介:自东汉之后,史籍大量涌现,史书种类增多,史学日益受到重视,朝廷设立史官和史馆,目录中也列出了史部。这些都表明史学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 标签: 史学 纂修 史书 朝廷 史馆 明史
  • 简介:本文在对澳门历史的主要特征及口述资料的重要性做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纂修具有“中国眼光”、“澳门视角”和“世界认识”的澳门方志,必须处理好口述资料的入志工作。进而,文章就口述历史资料与方志纂修的关系,口述历史资料对澳门方志纂修的特殊意义,口述历史资料如何与澳门方志纂修相结合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口述历史 澳门 方志
  • 简介:孙奇逢是唯一收入《明儒学案》,复又收入《清儒学案》的明清之际学者,全祖望将之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徐世昌编纂《清儒学案》,以《夏峰学案》为开卷首案,除遵循于《凡例》外,也是对孙奇逢学术的表彰和推崇。而就《夏峰学案》的纂修言之,其渊源则始于1914年徐世昌所倡修的《大清畿辅先哲传》及稍后的《大清畿辅书征》。同时,此二书的编纂也为《清儒学案》的纂修,特别是与畿辅人物相关的学案的纂修,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因此,从《先哲传》《书征》,到《晚晴簃诗汇》,再到《清儒学案》,于徐世昌的清代学术著作编纂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以《夏峰学案》的纂修为中心,借此探讨《清儒学案》各案纂修情形之一端。

  • 标签: 孙奇逢 《大清畿辅先哲传》 《清儒学案》 徐世昌
  • 简介:在志搞总纂阶段,完善体例,端正文风,锤炼语言是决定志书成败的三个关键性环节。体例涉及志书指导思想、记述内容、结构体系、体裁章法和规范要求等各个方面。文风和语言则是实现体例规范要求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三者自身的完善和紧密结合就成为达到志书质量标准的主要途径。总篡阶段,完善体例的工作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 标签: 志书质量 总纂 志稿 修志 记述方法 方志学